杳杳赞同地点了点头。

    俞闵本以为小女儿把他的话记在心上了,结果一低头发现自家女儿又在跟承明侯家的世子爷窃窃私语,索性捂脸不再给自己添堵。

    俞家插曲过去,众大臣也想起正事。

    皇后宣布太子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了。

    听说太子无恙以后,徐国公立马带着跟自己站队的人跪下,“当今圣上德行有失,不配再为帝王,还请皇后娘娘为大局考量,早日选取明君,以正国风!”

    魏丞相出声反驳,“太子即位,太过年轻!只怕周围小国会生出不轨心理!若是在此时趁虚而入......”

    “太子之位本就是未来储君,怎能由年纪来定!”

    “如今国情动荡,更应为百姓考虑!”

    很快,徐国公与魏丞相又在朝堂之上争了起来。

    虽然皇后本就是徐家人,辅佐太子登基理所当然。

    但敦王带来的先帝遗诏上原先定的是当朝的三皇子,正是如今皇帝的亲哥哥。

    只是三皇子一早就被当今皇帝下毒害死,三皇子膝下又没留下什么子嗣。

    但三皇子与敦王是一母同胞。

    敦王年幼时也颇得皇帝宠爱。

    于是便有人站出来提议敦王可以担任摄政王,辅佐新帝登基。

    只是这样一来,国家大权真正掌握之人就变成了敦王。

    在国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皇后听到群臣各有意见,突然觉得有些心累。

    其实她打心里并不是很想让自己的孩儿登基,光是身为皇后,她都已经身心力疲。

    如果自家孩儿坐上那样的位置,定要操心过度。

    一想到自古以来多少帝王为了争这一个位置手足相残,杀妻杀子,皇后便觉得当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她无法替自己的孩儿做决定,万一她的亭儿心里还是想当这个皇帝的,她总不能断了自家孩儿的路。

    就在这时,敦王开口:“诸位臣子的好心本王心领,只是本王无心皇位之争。”

    话音刚落,魏丞相就站出来反驳,“但先帝原先,并非想立如今的皇帝,所以太子的位置也不该他来坐!”

    徐国公冷声:“照丞相的意思,这朝堂上下,无人能坐这个皇位了?”

    魏丞相看向敦王,“先帝剩下唯一血脉,是最佳人选!”

    虽然魏丞相先前与敦王并无太多交集,但这一次,魏丞相一心想要辅佐敦王上位。

    幸好承明侯早就跟敦王通过信,告知过他魏丞相的小心思。

    敦王也同承明侯明说过自己的心思。

    因此,在这个时候,敦王依旧保持初心,“太子宅心仁厚,本就是帝王最佳人选,魏丞相也不必为此鸡蛋里挑骨头。”

    底下。

    诸多大臣也开始互相争执。

    杳杳虽然没有参与,但她耳边的声音一直没有停下。

    听得她有些犯困,打了个大大哈欠,一时忘了自己爹还在身边,习惯性地凑到谢亦行身边,“世子哥哥,我们回去睡觉吧,我累了。”

    俞闵本想站着中立,正跟身边的大臣激情讨论,听到自家女儿已经打算跟别人家的小子离开了,立马被分走心思。

    俞闵急匆匆拦下自己女儿,“乖女儿,你要去哪儿?”

    杳杳这才想起跟自家爹打个招呼,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去睡觉啊。”

    “咱家人都给这儿呢,你要去哪里睡觉啊?”

    “去跟世子哥哥睡觉啊。”

    杳杳一本正经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