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盘录制作坊出来,秦大河艰难的拉着推车,上面有八箱子光盘。
两万张光盘八百斤重,这里可没人帮他忙,只能自己一个人抬了。
一箱子一百斤,抬到车子上人都汗湿了。
这陆巡开时间久了,他还蛮喜欢的,拉货是真猛啊。
八百斤载重,点一下油门就窜出去了,跟空车差不到哪里去。
随后开着车子去了顺丰,给每个代理商、渔具店发货。
只要和他合作的店铺,必须承担一些光盘销售任务。
四个代理商每人四千张,剩下的则是那三十多个渔具店承担。
这玩意不赚钱,但大家都乐意卖,甚至主动推销光盘。
每多一个鲢鳙佬,一个月最少要贡献几百块钱呢。
还要给一些散店配货,这些人要货很凌乱,艳艳有时候总汇账单的时候,都有点头疼。
六月份虽然增加了一个代理商,但散店发货量还是有一万五千斤。
这个月八百斤光盘发出去,一万斤快递任务都快凑够了。
顺丰的秦老板看到他都满脸堆笑,每个月快递费都干两三万,这么稳定的户可不好找。
“秦哥,这是光盘分配方案,单子你们自己填啊。”
这玩意有点烦,将近四十张单子,他一个人得填半个小时。
“还有300斤鲢鳙饵料,60斤玉米,发到江西赣州那边的。”
所有的发货点顺丰都有记录的,他只需要把大致的地点说一下就行。
“好,这个我来弄。”顺丰的秦老板笑着说道,“中午去喝一杯?”
“开车呢,哈哈。”婉拒了对方的邀请,这会儿都十一点了,他也要回家吃饭。
太阳越来越热,打个招呼他就上车了。
车里的空调吹了一下,顿时舒服起来,一脚油门驶出了新市口,往长江大桥方向开去。
下午,他又龙王拐去跑了一趟,把窝子给养了一下。
做生意归做生意,哪能耽误钓鱼啊。
都多久没钓了,白天又晒,他对这个青鱼窝子可是抱了很大的希望。
回到家里正好憨娃送东西过来。
“哥,鱼籽。”
看着兄弟递过来的一大串鱼籽鱼泡,秦大河眼睛一亮。
“那个大口鲶杀了?”
“嗯,出了好多籽,还有鱼泡和肉。”鱼腹还切了一半送过来。
“呵呵,大口鲶的鱼籽有重金属,咱们少吃些,一人一半,你回去也尝尝。”他乐呵的用手拽一半出来。
这玩意有微毒他知道,但是好吃啊,只要不频繁吃就没事。
反正那一大块鱼腹也够吃了,放一起烧烧就行。
“刚刚我把窝子养了,你这两天多陪陪宝儿。”他就差鞠躬尽瘁了,哪天晚上不折腾两次。
马上出去夜钓,老婆肯定要哄好的。
“我晓得。”
天热,憨娃把鱼送来就准备回去了。
“先等等,和我讲讲模具的事儿。”把人拉到阴凉的地方坐下,抽出香烟递了过去一根,自己也点上。
“挺好用的,就是打磨费劲,师傅弄半个小时才能打磨出来一个合格的模具。”
“效率怎么样?”
“有这个辅助的话,我一天能做六七十个,就是准备材料费功夫。”
秦大河点了点头,这是手工生产的弊端,什么都是大师傅一个人干,产量上限就在这里了。
“单独做漂肚呢?一个小时能做多少个?”
“大概十几个吧,师傅也一样。”娃儿憨笑一声,美滋滋的吸了一口香烟。
有了模具,师傅的速度有时候比他还慢呢。
秦大河算了算,若是搭建流水线的话,以老丈人和憨娃为核心,一天生产两百支重漂没什么问题。
一个月就是六千支了,四个代理商手下差不多80个渔具店,加上三十多个散店,也就是一百一十多个销售点。
平均分下来,一个店每月摊到六十支浮漂,每天卖两支。
这还卖个蛋啊,开流水线也不够。
“你先回去吧,我琢磨点事儿。”
“哎!”憨娃儿点点头就走了,他也不会做生意,帮不了大哥的忙。
秦大河拿个笔写写算算,又打电话给湖北的万老板这边。
“万哥,饵料销售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我自己的店一天都要卖四五十包,这个月批出去7000斤了。”
“厉害的。”他真心实意的说道。
“哈哈,二十块钱一包,我们这不少钓手都开始赚钱了。”
“给我说说渔具销售情况呗?”
“钓箱卖的很快,我这都卖了二十多个出去,就等形成风潮了,现在批发还是有点难度。”
钓箱批发价起码要200左右他才能赚一些,这个价格很多小渔具店都不太敢进货。
“钓台的销售要差一些。”
“这样啊,我问你个事儿,手工漂你散卖的话,一天能卖几支?”
目前这些浮漂到了二级代理手中,都是不批发的,直接自己卖了。
利润高不说,拿给熟还能卖个好。
现在的渔具厂家也很少生产重漂,市场需求还是很大。
“emmmmmm,我这应该算是比较难找的渔具店,一天卖个十几支没问题。”
好找的渔具店都在汉江边上,他主要是做批发生意。
“重漂的需求量和鲢鳙饵料售卖成正比,你确实要想办法多搞点重漂了,很多人都是普通浮漂上面插泡沫。”他哭笑不得的说道。
秦大河点了点头,去湖北的时候,那些个鲢鳙佬很多都是这么操作的,不然浮力不够。
钓鲢鳙是钓浮,经常遇到走水、风浪等问题,需要双铅定位,加上弹簧钩和一大坨饵料,普通四五克的浮漂根本没用。
“行,我找人生产去”
“钓台的话,有些小比赛你去赞助几个钓手免费送,算我头上。”
“好。”
钓台在黑坑和比赛中应用还是很广的,野钓就不行了,太重。
他当初也就定了五百个,怕卖不掉呢。
随后又拨了电话给其他三个代理商都询问了一番。
钓箱的售卖普遍比较好,新式钓鱼还是有人愿意买单的,能当伸缩板凳,能装东西。
还有支架、饵盘等等配套渔具,着实方便的很。
钓台的话,售卖情况都很差,也就大刘这边卖的好。
还让他发50个过去,再补100个钓箱和5000斤鲢鳙饵料,这样能省运费。
一个钓台二十多斤,加上100个十斤重的钓箱,就是一吨多重,走快递有点亏,还不如叫个货车,再加5000斤饵料,下个月返点都多一些。
秦大河把订单给记下了,这货也不怕压资金,听说在附近还弄了个仓库。
“怎么卖这么快啊?万哥那边都卖不动。”
“哈哈,我这边给一些朋友送了些,这些人也给面子。”大刘嘚瑟的说道。
沪市黑坑不少,还有人去太湖那边钓鱼的,大家很乐意和一个大少爷结交。
而且魔都私家车多,钓台销售这才起来的,湖北那边钓台卖不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出行方式不一样。
没有私家车,一个钓台一个钓箱都三十多斤了,到了钓位人都得累死。
“牛逼,送出去的记我账上,多少给你补。”
“算了,好歹我也是股东,咱俩这点账不用算的。”他对这么些东西是真无所谓。
而且也不记得送多少出去了,自己的人情自己拿着多好。
“行,明天给你安排发货。”
又询问了一下手工浮漂的事儿,没想到一个个都要货,甚至下面的渔具店都开始打听。
十几块钱一支的芦苇重漂,现在根本买不到。
秦大河闻言心里就有数了,浮漂要扩产。
流水线的事儿还是不急,厂子还没建起来,先用家庭作坊这种生产方式来看一下市场反应。
这么多个渔具店,售卖也是有区别的,他可不会盲目扩大产能。
阿爷给那些个木匠下发个任务,可以卖一份人情,做浮漂可是比干木匠赚钱。
没有那种庄园类似的大活儿,一天两三百就到顶了。
以后搞流水线扩大生产的时候,就直接把人招过来干,自家老丈人再当领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