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把棉花装好之后,先送回去一趟了。

    现在天冷,吃饭得吃点热乎的,不能像秋天那样随便吃点冷馒头,不然胃不舒服。

    四千五百斤棉花到了新坝的扎花厂码头,也有其他船在干活儿。

    大家看到他家用船舒服,自然会学习的,江南水乡也不缺船。

    此时的扎花厂两组力工热火朝天的干着,七个大棉垛子一字排开。

    虽然没有仓头那边仿佛一看不到头的震撼,但却也有着高效的运转方式。

    三班倒二十四个小时不停歇,人休生产线不休息。

    两个生产线的吞吐量还真不算少,毕竟是新机器。

    听二虎的老爸讲,厂里的钱已经盈余了。

    但为了感谢那些当初借钱的人,特意保留到年关才还钱,让大家多挣一些。

    这可给大家乐坏了,稳稳的印子钱借出去,一万块年底就是好几百呢。

    到了上面,收棉是四个人在干,两人一组交叉审核。

    秦家的棉花从来都是标准线往上一些,测完湿度立马通过,然后二虎的姑父也就是村里的会计立刻结账。

    厂门口一个大大的办公桌上面全是现金,摞的老高,棉花一过立马结账。

    秦家父子加上今天收了五轮,还差最后一千斤就满十万斤了,光是这个都赚八九千了。

    关键是这钱赚的轻松,一个礼拜跑两三天就搞定。

    接下来到年底起码还能干两个月,所有的司机领钱都喜气洋洋的。

    钱过过手就放秦大河身上,晚上还得带到市里去,一个人在家看着钱老娘不放心。

    厂里的几个大领导现在都和工人一样在吃盒饭,工人三班倒,领导可不行,他们是两班倒。

    一天干十二个小时,哪有功夫回家吃。

    随着资金利用率越来越高,厂里的效益不断变好,大家都憋着劲儿干呢。

    秦大河也颇为羡慕,自家就老丈人投了几股,估计半年就能回本哦。

    从棉花厂出来,直接开船去木匠作坊吃饭了。

    现在三家就宝儿一个女人,她天天早上和娃儿一起到老木匠家开始忙活。

    一天三顿饭,顺便帮师傅做点家务。

    秦家父子到地方都十二点半了,宝儿见状马上把热好的饭菜端了出来。

    “阿爷,大哥,你们先吃,师傅他们还在忙。”宝儿麻利的给他们添饭。

    “这几天辛苦了。”秦大河对这个弟媳妇满意至极,憨娃儿能娶到这个婆娘真的是烧高香了。

    父子俩吃了饭,秦父就回去休息了。

    就一千斤棉,什么时候从村子里拉点棉花送过去,或者不送也无所谓,反正就几十块钱的利润。

    他顺便打了个电话给二虎他阿爹,老头儿也在外面收棉呢。

    知道那边还剩个三千斤额度,就把自己家剩下这一千斤直接转过去,让那边一起收。

    为了这一千斤棉花单独跑一趟不划算。

    “阿爷,忙着呢。”到了木匠作坊,师徒俩正在给板材上漆。

    “嗯,你那个东西还没抛光好,自己去弄啊。”阿爷指着角落里的那些航母战斗编队。

    这段时间他只是做了六套出来,阿爷他们也忙着做一些小摆件,自然就耽搁下来。

    “行,我等会再去做几套出来,一起抛光。”他笑呵呵的掏出香烟给师徒俩都散了一根,正好都坐下来抽烟休息。

    “机床好用吧?我看你们家具都干完了。”他嘿嘿笑道。

    老木匠脸色黑了一下,确实好用,有了木床,他的工根本不值钱了。

    人家机床三个小时顶他一天的工作量。

    “哥,我做了好多竹鞭串。”娃儿喜滋滋的说道,“到时候卖多少?”

    竹编就是竹根,把最硬的大把节车成珠子,然后抛光,细密的斑点煞是好看。

    “你一个小时能车几串?”秦大河饶有兴趣的问道。

    “十几串吧,就是挖竹鞭难了些。”

    “哈哈,那就卖三块钱一串,也值这个价。”

    成本就是时间,竹鞭到处挖都能挖到。

    娃儿把自己手上戴的一个竹鞭串拿了出来,秦大河看了一眼,“嘿,比阿爷去年搞的小东西精致。”

    “讨打。”阿爷气呼呼的在他脑门子上拍了一下。

    “开个玩笑。”他讪讪的笑道。

    “有了工具,抛光肯定更好看啊。”原来他都是手工抛光的,几块钱的东西总不能做细工吧。

    看了一下里面的板材,就知道活儿干的差不多了。

    “马上还得忙吗?”

    “不忙了。”阿爷深吸一口香烟,“家具订单早就交了,这是在准备寿材,豆腐坊家老头儿的,估计这个冬天难熬。”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对于老人来说,就是一道难关,该给自己准备后世了。

    现在用棺材的还比较少,一个棺材可不便宜,哪怕是薄皮的都要大几百,好一些的防虫香木都能上万。

    “豆腐坊啊?”秦大河皱了皱眉头,他和豆腐坊老板还有些交情呢,去买豆渣和老头儿也说得上话。

    “是啊,昨天就腿疼,上午就叫我去把木头拉回来备着呢。”

    老人的寿材基本都是早就准备好的,自己阴干处理,到了时间再去做。

    也没谁闲的蛋疼,提前做个棺材摆家里,又不是大户人家。

    阿爷他自己搬不动,都是憨娃儿骑摩托三轮过去拉木头的,这个徒弟真的找到他心坎里了。

    人壮实,心眼少,学起技术来快得很,带出去很有面子的。

    一根烟抽完,师徒俩就去忙了,秦大河看了一会儿,甚至自己还动手玩了一下。

    这种成套的木匠工具,什么年龄段的男人也抵挡不住。

    做了一把铁木的宝剑出来,入手很沉,毛茬子也没处理好,但他就是乐呵。

    “阿爷,这种宝剑你们搞松木这些便宜的材料做点儿出来,五块钱一把都有人要。”大人不说,小孩儿肯定吵着买的。

    那些塑料的都卖十来块呢,木头的怎么也比塑料扎实。

    “你小子。”阿爷笑着摇摇头,“行,等板材弄好了我去做一些出来。”

    “要好看的,威武霸气一些,我给你们画图。”现在他也不想打电焊,就在木匠作坊这里混混时间了。

    随手画了一些比较夸张一些宝剑图形,都是比较方便雕刻的那种,没有瞎几把搞什么镂空的绝世宝剑。

    工价成本得算好,但就这样式,小孩儿看到能走得动路算他输。

    “明天给你们带点红绸回来绑上,肯定带派。”

    干木匠的,要的就是专心致志,娃儿脸上都无奈了,这还怎么干活。

    眼看着这个叼毛左右骚扰,阿爷不胜其烦,直接让人滚蛋。

    灰头土脸的从木匠作坊出来,秦大河心里吐槽,这车床还是自己买的呢。

    浑然忘了,他专心打电焊的时候,边上两个学徒放屁都得躲远点,不然也开口骂人。

    和宝儿打了声招呼,就去电焊铺子了。

    还得多焊点儿航母战斗群呢,想到自己摆摊一字排开,他心里就高兴。

    赚钱还在其次,多拉风哦,肯定是大集上面最靓的崽。

    就为了这航母战斗群,都废了多少功夫了,最新到手的纯金法手竿都没玩过瘾呢。

    到了上面,二虎他们两个也没在打电焊,正在和人聊天。

    这人好像是过来谈价格的,说批发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