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总就去上三楼,秦大河也只是笑了笑,换上衣服去疤爷那里。
昨晚睡到十二点,现在他也不困,去和疤爷谈点事情,顺便去鬼市转两圈,看有没有好的渔具。
到了冰冻街的档口,一群人正在搬货呢。
门口停着一辆大水车,各种大口鲶和翘嘴在往车子里面倒。
“阿虎,你爸呢?”拿出红南京开始发烟,自己也点上一根。
“在里面,直接进去就是了。”
“行。”秦大河估摸着,这水车要往金陵送。
附近消费最高的城市,好货送过去才能卖上价。
鱼档里面,疤爷正在埋头算账,最近鱼获吞吐量大了起来,形势还算比较好。
“疤爷,忙呢?”
“大河来了啊,先坐。”疤爷笑呵呵接过香烟,把账单合上。
“跟你讲个事儿。”
正好这会儿档口没人,他压低了声音。
“您这两天想办法租到一批电瓶,去找个电工过来。”
“干嘛?”疤爷有点纳闷,还要电工?
“后天晚上不是最后一波嘛,收竿的时候用电瓶再电一批,您自己开船干就行。”
意思是,这笔帐就不分了。
“您这段时间做生意也算公道,就当帮你出口气了。”秦大河笑吟吟的说道。
电一批,那一片地方基本就搞不到货了,下围网也没用。
因为长江不是野河,要多搞点电瓶,直接进行范围魔法攻击。
疤爷闻言大喜,这方法好。
“话不多说,大河,以后咱俩交情不断,你就看好了。”
想到被弋江渔民威胁的时候有多憋屈,现在就有多爽。
哪怕最后这一批鱼钱他一毛都不要,他都不愿意让另外那个威胁的渔民赚。
“事儿您自己看着办,把电瓶车借我用用。”
“行,哈哈,多谢了。”疤爷直接把钥匙丢给他。
秦大河点点头就出门了。
骑上小电驴,动力还挺强的,一溜烟就窜出去了。
直接到了古玩市场,这边现在更冷清了,大早上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不过地上有一些狼藉,环卫工人正在清理,估计昨晚刚进行一场鬼市。
一般鬼市也不是天天开,基本都是一个礼拜一场到两场,东西卖的贼便宜。
不要想着坑人什么的,但凡来鬼市的,就没想过花大钱买东西。
很多人过来就是玩,瞎逛逛看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很有意思。
眼看着这些古玩店还没开门,他就去了边上报亭看杂志。
没想到还有惊喜,这边居然有《中国钓鱼》,秦大河把能买到的六期全买了。
现在获取钓鱼信息可太难了,这些杂志上面的投稿天南海北的,很有意思。
翻看了一下当月的期刊,上面有个报导,丹江口今年出现四条百斤巨青。
羡慕哦,这资源绝了。
秦大河记得,二十年后的三峡、丹江口这些地方,有些水下摄像头拍到的巨物,跟特么潜水艇似的。
要是能钓一条两百斤的“潜水艇”上来就爽了。
往前面的期刊翻,更有意思,在黑龙江还有五六百斤的大鱼。
秦大河仔细翻看了文章一遍,原来是达氏鳇,当地人称为皇鱼,也就是鱼中的皇帝。
可惜,太远了,不然现在趁着还没进入保护动物的时候狠狠的去干一条大货多爽。
后世也有一些钓鱼博主钓养殖的鳇鱼,他看到过原视频,两百多斤的巨物十五分钟钓上来,简直就是在侮辱巨物。
他一条八十七斤的大口鲶,三十号线都干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和他没把竿子抬起来有关,但也能看出来野生鱼有多凶猛。
随着野钓越来越多,他也明白黑坑鱼和野生鱼的区别有多大。
黑坑十五斤的鲢鳙三号子线都能拉上来,只要竿子软一些就行。
到了野钓,他用极度护线的玻璃竿的情况下,五号子线都被切过。
当时鱼儿洗腮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顶多十七八斤,线组扛了一波洗腮直接切。
一直到九点半的时候,这些古玩店才开门,秦大河再次开启扫货模式。
第一家店就有惊喜,买到了两个纺车轮。
虽然没有竿子,但有轮子就足够了,到时候带二虎他们去大闸后面的水库搞鳜鱼去多爽。
不过这个轮子是矶钓竿配套的,阻力有点大,收线会累一些。
不像他那个禧玛诺,顺滑的很,还能调节锁力。
他还特意问了两个轮子为什么没有鱼竿,没想到老板说鱼竿被高价卖了。
听到这个他有点好笑,轮子才是套杆的精华,不识货哦。
还有剩下的一些软饵和铁皮都让他包圆了,总共花了200,算是小惊喜。
随后去第二家店,每次进去他都问有没有渔具,除了鱼竿什么都要。
现在的鱼竿他是真看不上,有七米二的玻璃竿已经很够用了,价格更贵的碳纤维其实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的高碳竿还不如后世几百块的双吊牌,花一两千买回去太心痛了。
真要去干巨物的话,直接上生竹竿就行。
连续扫了大半条街,手里也只是多了两袋虾粉,以及五卷进口鱼线。
很多二手渔具人家都直接丢了,不值钱,而且钓鱼人也少,玩台钓的就更少了。
现在钓鱼的主流还是岁数大的,传统钓为主,他们还在玩七星漂和蚯蚓呢。
这时候王总打电话过来,问他在哪。
他报了个位置,古玩街就在浴室背后,走两步路就到。
看到他手上拎了不少东西,还好奇的问了一下,得知在扫货倒也不奇怪。
“这边晚上挺热闹的,人好多。”
“呵呵,我就是买点渔具,其他东西没兴趣。”
又是一家店铺,问了之后发现有一个五米四的台竿,进口的碳纤维竿。
要价三百五,秦大河看不上,但王总居然喜欢。
“这个好,很轻,比玻璃竿好多了。”他喜滋滋的把钱付了。
秦大河接过鱼竿,去街面上把竿子打开,抖了抖。
只能说不尽人意吧,还是有点软,但确实轻了很多。
比他用的那个玻璃竿舒服多了。
“王哥,这个可钓钓不了鲢鳙,你拿去钓钓草鱼、鳊鱼差不多。”
“钓不了鲢鳙?”
“嗯,炭布等级不够,本身腰力也差,很容易崩碎的。”他把鱼竿的情况简单说了下。
玻璃竿虽然也没腰力,但是耐造,钓大鱼其实没问题的。
但同样没腰力的碳纤维可就不行了。
“好吧,回头去挂玉米钓鳊鱼。”他无所谓的说道。
也就三百块钱,还能得个稀罕玩意,去渔具店买要一两千呢。
看着这边没什么东西了,秦大河把电瓶车还了回去,上王总拿的车子回院子了。
傍晚六点,一行人再次出发钓鱼,秦大河还在院子里休息,等十二点接班。
不过今天的江边有了不速之。
两条拖网船好像是从南边回市里,路过边上的时候把拖网放了出来,直接在他们鱼窝三十米处,当他们的面拖了一网。
大家脸色都很差,都开始夜钓了,没想到还是有人过来分一杯羹。
把渔具放好,眼睁睁的看渔船走了,秦父黑着脸打电话给疤爷。
“两条船并排着拖过去的。”
“嗯,还是上次那个,我看的很清楚。”
“好,我们继续钓,要是鱼获少就打你电话。”
挂断之后,老男人阴沉着脸开始钓鱼钓鱼。
另一边,疤爷恨恨的放下电话,说好的等两天。
今天儿子回来之后居然还去拖网,而且是双拖。
通过和秦父的电话他就知道,对方这次是大网。
两条船像撑着口袋两端一样,趁着天没黑,拉着巨大的网兜从河面掠过。
他心里气愤不已,麻痹的,一点规矩都不讲。
打了个电话给强子,让他去大市场盯着,一会儿船回来肯定要入池的。
过了一个小时,电话就过来了。
“疤爷,他们今天鱤鱼和翘嘴挺多的有一千多斤,大口鲶也不少,还有一条六十多斤重的。”
“策那,找死。”疤爷怒喝一声。
他的心都在滴血,这拖的鱼可都是他花了大钱聚集起来的。
挂断电话,立刻让伙计们开始给船上装电机。
电瓶根本租不到,只能用传统的电打鱼去。
他准备早上收鱼的时候直接开始电,策,再不电明天夜里就没货了。
九点的时候,秦父又打电话过来,今天的鱼口变差了。
刚开始溜边钓小鱼还挺顺利,大家飞起鱼来不亦乐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口越来越弱,甚至出现十几分钟才来口的现象。
这就很离谱了,鱼情最暴躁的时候,他们钓大口鲶跟抽小白条一样的。
疤爷听到消息一刻都不想等了,立刻打电话喊伙计过来,顺便打了个电话给秦大河。
秦大河正在睡觉呢,迷迷糊糊的接起电话。
得到消息心里也不爽,好好的带着兄弟们发财的路子断了,策。
不过也没太好的办法,人家都贴脸开大了,明天早上肯定要过来再弄一出。
鱼口越来越稀肯定是因为外围被捞过一次,得不到补充,起码要等一晚上才行。
但现在哪有功夫等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