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用餐完毕,又稍事休息,就开始赶路。这条锦绣谷一路走来,倒也收集了如山药、枸杞、当归和地黄等的多种名贵药材。
再往着偏西南的方向行走了一段路便到了仙人洞,其间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三丈,幽深处有清泉下滴,仔细看去,泉水旁的石牌上赫然刻着“一滴泉”三字。再往洞壁处看去却又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放置着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这位剑仙就是在此修道成仙。而身旁的另一座石像却不知是何人。每当云雾缭绕之时,这里就又骤添几分仙气。只是从洞口到里面的范围也并不大,也就是数十丈的空间。
“义父,这个石像是什么人呢?”瞻仰着在正中的这两座庞大的塑像,杰仁发问道。
“这位就是龙威的开山师祖龙云,而另一位就是吕仙师了”
“想必这吕仙师也和本派有些渊源吧!”
“的确如此,如果真要说起来的话,他也能算是龙威功夫的启蒙者。吕大仙一生收徒不多一共才三个,一是锺离权,第二个其实之能算是半个,也就是曹国舅,只是这二人都是八仙中人。而我派的开山始祖龙云就是他的另一门生,也是唯一留在凡间的弟子。”龙辰子解释道。
“哦,那他为什么没跟着成仙呢?”一旁的小芸也问道,她虽说对于庐山的情况十分了解,但对于这些私密的事情,却也是很难知道的。
“这就要归宿到很久以前的一次争斗了,或许也只能算是传说吧。”龙辰子轻咳了下,便接着介绍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很久以前,八仙未升天之际,他们其中便有龙云始祖。而且论起排行来倒还在第三。只是到了快要准备飞升的那日,大伙都等待着天界大门的时候,而且听着渐渐接近之音,便知大门的打开时间已经在即。可就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被禁制庐山无数年的恶龙突然在这一刻冲破了封印,开始在大地上到处肆虐百姓。始祖不忍下界苍生遭受涂炭,虽处于天界大门打开的关键时刻,却他还是毅然决定离开人群,直奔事发地点。
虽然其他人都处于关键时刻而无处分身,但是吕仙师却发现了这个问题,连忙抓住了预备离去的龙云始祖。
“龙云,你这是做什么?”吕洞宾问道。
“下界除妖!”龙云义正辞严地回应道。
“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知道你有心除恶,只是你若是现在离去,就是连我也帮不了你了,今后也不再会有这样的机会,而我们师徒也再无见面之日。”吕洞宾解释道。
“这我知道。只是人间妖魔未能除尽,我等又有何德位居仙班。恶龙一日不铲除,我便一日不回天庭,此乃我辈之职责所在,望师傅能够原谅徒儿的不能相随之过。”说着却还是甩掉了吕洞宾抓他的手,扬长而去。
本来的八仙之中是没有吕洞宾的,因为他本人原本就是作为师傅下届来寻取有缘人,度他们成仙的,可是开山始祖既然已经无法跟着大家一起晋升仙籍,无奈之下才决定把自己也算在其中,反正王母娘娘在交给他任务的时候也没说自己不能算。
吕洞宾其实是很想帮他的,只是自己也正处在打开阵法的关键时刻,实在是有心无力。而龙云也在到达庐山后即刻与恶龙展开了战斗,而那条恶龙也确实顽强,所以在经过了足足三昼夜的激战之后,尚才压制住它,将其镇压在庐山山底。可是龙云虽然制住了它,却也将自己的功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则也不放心那条暂时被再次封印住的恶龙,怕它将来有一天会重新出来为害人间,便也在这庐山待了下来。闲来无事,便在这儿开宗立派,创立了龙威。只是他老人家在开派后的三十年之后却不知去向,关于这个事情的传说也众说纷纭,而龙威经过五代人的传承也已有近一百年了。有人说是吕洞宾又下来,并带他上天去了,也有人说是他感觉寿命将至,所以找一隐蔽之处度过余生,此事越传越玄,也就不了了之。]
“哇,果真如此呀!太厉害了!”听完龙辰子诉说的小芸也是兴奋地叫道。
“嗯,这里墙壁上的道道裂痕就记录着当时争斗的情景!”龙辰子补充道。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没注意到,现在经龙辰子提起,再仔细的查视下还这是如此。墙壁上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裂痕,就记录着当时的争斗有多么的激烈。
“咦,真的很激烈呀!不过这些争斗难道都是发生在这洞中的吗?”一旁的杨晓传问道。
“其实并非如此,原来这个洞穴是没有的。当时只是当时的争斗拳气与恶龙的身体交织在一起,对周围的环境破坏极大,使得原本庐山这一带平缓的地形发生了巨大的波动,有些土丘也由此形成,而后又在恶龙气竭之时,摔入了一片谷底。为了封印它,祖师他竭尽全力将周围的土块再次汇集起来,形成了这么一个洞穴。而他自己也常年居住在其中,看守着这块地方,至于收徒创派的事,也是他在守洞口的时候一日无意中有个浪荡的落魄青年误闯入其中所致,始祖看他天资聪颖,便收了他为徒,而那位青年便是龙威的第一代掌门人龙震天。后来龙震天开创龙威武馆,便立了龙云为开山始祖。直到第二代掌门人的时候,龙云始祖也尚在,高阶弟子们也时常来这儿聆听他的教诲。不过始祖他老人家还是在三十年之后不知所踪。”龙辰子进一步解释道。
“哦,这件事可是只有历代掌门继承人方可知道的,怎么今日师兄居然就说出来了呢。”龙虚子问道。
“呵呵,其实这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多年来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门派帮规只是指导和规范弟子们的行为的,再者今天在场的众位也不是外人了,所以有何必如此拘泥呢!”
众人在此拜祭了一下这位两座石像之后便继续赶路了。也许是刚才耽误的时间太长,等到众人出来时,已经离午后过去了约有两个时辰。为了赶进度,所以并没有去看在经过天池山的时候,并没有去看那个听说是碧水悠悠、光灵如玉的大天池。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渐进黄昏,而众人也在这个时候抵达了最后两个景点乌龙潭和黄龙潭。
乌龙潭就处在东谷山冲底部头,两山夹峙,中为一线幽涧,树木交翠,绿荫掩映,恬静凉爽。潭上平列着一排一丈多高的巨岩,彼此乱杂形成瀑床,泉源来自长冲、芦林之水,终年流不间断,水分五股从隙缝中轻飘而下,就象五把灿烂银梭斜立崖前。其势,短而有力其声,响而有调。真是怪石奇悬、诸瀑分流、如琴悦耳、美妙动听。下端潭面平阔不深,河中石多,河水清澈,成为幽雅静坐观瀑佳处,坐而静听,仿如一把银锻竖琴拨动着婉转悠扬的丝弦。潭旁左石上面,刻着“龙泉”二字。
在往下面走一段就是黄龙潭,此潭处在峡谷之间,又藏于林荫小峡中,两边岩壁颇深且峭,中间倾斜裂石形成落差。上面一股山泉沿绕石垒林缝隐露惊涌窜至,如化一缕银丝直下,又象白绫飘然而落,泻声轰轰隆隆中击潭内,打着漩转水涡,呈碧色,难以见底,寒沉阴森冽冷逼人,深不可测,恍惚潭底真藏有龙。潭周三壁矗立,正面峭悬如阶,飞瀑长年而下,似龙俯首坠潭,潭顶绿吓遮盖,凉爽静谧宜人,身坐潭旁,酷暑顿释,潭旁前面崖上,与乌龙潭相比,它也有“龙泉”二字作为石刻,只是在这旁边还多了“静听”二字。
通过黄龙潭后便进入了小树林,在林中走了一小段,就看到一条羊肠小道盘曲而上,通过小路直上,就到了龙威的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