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琉光一面喊着,一面往沈海生的方向跑,可是却怎么也追不上沈海生。
她一下子就惊醒了,猛然就坐了起来。
身旁的杨秀珠听了,也被喊醒。
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琉光,你做梦了?”
沈琉光摸了一下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
她说道:“没事!”
然后盖好了被子,又躺了下来。
可是她却怎么也睡不着。
心里想的都是刚才的梦境,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得让她不敢相信。
又躺了一会儿,她实在是睡不着,然后就披上了衣裳,起身做早饭。
因为几个孩子回来了,她想着给几个孩子改善一下伙食,就特意跑到养殖池那边,抓了几个鲍鱼回来,准备做鲍鱼粥,然后又清蒸了一条鱼,一碟子海带丝,热几个馒头。
一家人的早饭就这么解决了。
才吃过了晚饭,就有人找上门来。
是惠云楼的那个小二。
他远远地看见了沈琉光,就开始朝着她挥手。
到了近前,他说道:“这是我们掌柜临走之前吩咐的,说是这批匣子一到,就立马给姑娘送过来!”
沈琉光看着满满两马车的匣子,然后拿了一个看了起来。
不算是精致,匣子上面只雕刻了简单的梅兰竹菊,正面有五个字,分别是沈记,和惠云楼的标志。
沈琉光笑道:“劳烦小哥给送过来了,真是不好意思!”
那小二笑道:“分内之事而已,还有这个红绸,也是掌柜的交代的,说是给姑娘,姑娘自然明白。”
沈琉光接了过来,就知道这个是用来做内衬的。
其实沈琉光觉得用黄绸更好,然而这话还没有说出口,自己就被惊了一身的冷汗。
这可不是她前世,要是普通人用黄绸,只怕要下大狱的。
因为黄色本来就是皇家使用的颜色,若是普通人,可以用黄色,但是不能用黄绸。
她心道:还好没有说出来,不然小二哥还不得以为我是敌国的探子啊!
她检查了一遍,然后喊了杨家兄弟和沈家几人来卸车。
沈海生走到近前,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到了?”
“嗯!”沈琉光点了点头,然后抱住了那两匹红绸。
几人一起努力,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已经将马车上的东西全都卸了下来。
小二见了,又对沈琉光说道:“我们掌柜的说了,若是不能在新年之前回来,姑娘也不必担忧,有他在京都,定然不会有事的!”
沈琉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多谢小哥儿了!”
小二和沈琉光告辞,然后离开了沈家。
沈琉光看着炕上堆满的匣子,然后说道:“秀珠来裁剪绸布,用来垫匣子的。”
杨秀珠会意,急忙拿了剪刀和针线过来。
几个小的站在一旁,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匣子。
沈琉光说道:“你们几个去练字!既然已经开始读书了,就不可以懈怠!”
沈天华尤为的不愿意,他想看看沈琉光在他不在的这几日究竟在干什么,有没有好好的赚银子。
然而看着沈琉光坚决的模样,还是噘着嘴走了。
不多时,西窗下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沈琉光自己的针线实在是见不得人,要不是因为有杨秀珠在,只怕她就要头疼死了。
沈琉光将早就烘干的海参和鲍鱼都拿了出来,然后对沈海生说道:“海生哥不如去帮帮杨大哥他们,我这里不需要帮忙!”
沈海生又看了一眼,然后还是将干货帮着沈琉光抱进了屋里,然后才带着铁锹去了山路上。
因为以后去镇上可能都要走山路了,所以杨家兄弟正在修建山路。
除了上次剩下的砖,还有从山上找来的石头。
沈海生去的时候,兄弟两人已经铺了有三十米的路了。
沈琉光这边,打开装海参的袋子,然后将匣子打开,用杨秀珠剪裁好的红绸铺了,然后一排一排地将海参和鲍鱼码放整齐。
原本她打算一个匣子放一层海参,再放一层鲍鱼的。
但是后来又一想,若是一匣子里面什么都有,那别人就只会买一匣子了。
可是若是海参还鲍鱼是分开的,那些人买的时候会不会就要买两匣子了呢?
想到这里,她将手里的匣子放下,然后按照图案给匣子分两类。
梅花和兰花的用来放海参,竹子和菊花的用来放鲍鱼。
本来打算放两层的,也就放了一层就放在一边了。
要说杨秀珠的手也真快,沈琉光装得还没有她裁剪得快一些。
两人直到中午吃了晌午饭,还没有装好,又干了两个时辰,眼看着天色就要黑了,才终于装好了所有的海参和鲍鱼。
王掌柜定的五百个匣子已经装得满了,却还剩下一百多个海参和鲍鱼。
就这还是瑶柱一类的根本没有装进匣子里。
杨秀珠看着剩下的海参和鲍鱼,她问道:“这些怎么办?”
沈琉光想了想,然后说道:“当做年礼吧,送给王掌柜和平安书院的先生蔡先生和傅先生,还有回春堂的柳郎中!”
杨秀珠看了一眼,然后欲言又止。
沈琉光说道:“你是有什么想要送的人吗?还有剩余呢!”
杨秀珠犹豫了半晌,才终于说道:“我有个姨母,过得也挺艰苦的,我和哥哥们过得不好过,她还帮助过我们几次……”
沈琉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年底你们去看一看姨母吧,也带些海鲜过去!”
杨秀珠说道:“那个就不要了,太贵重了,我姨母也会怀疑,我就是想要些罐头,不用多,两罐就够了!”
沈琉光看着眼前的姑娘,心里也有些莫名的心酸。
因为没有了父母,别人对她一点好都会记在心里。
沈琉光说道:“好!”
不过是两罐罐头而已,她又不是那么抠门,连两罐罐头都舍不得拿出来。
“嗳!”
杨秀珠顿时一脸的高兴,就好像捡到了钱一样。
第二日送走了几个孩子,沈琉光特意将那些方便面都拿出来,给他们解释。
沈琉光说道:“书院也不能大半夜自己做饭吃,你们带上这个,饿了的时候用小炉子烧一壶水,用热水泡一会就能吃了。”
“吃的时候别忘了放点紫菜和干贝一起泡,都是蒸熟又烘干的,不怕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