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95,首富从挖参开始 > 第99章 商场如战场
    第九十九章商场如战场

    七天!

    建和县的山楂罐头价格,从两块五直接跌到了两元钱。

    三轮的降价,彻底将两个厂子的利润压缩到了极致。

    陈江的生产成本,每瓶将近一元,再刨去三毛钱左右的分销抽成,一瓶的利润被压榨到了不到七毛。

    “江哥,不能再这么降下去了。”

    办公室里,刘明吐着烟雾说道,随即伸手将一摞单据分别摆在了陈江的面前。

    “你看一下这个,这是昨天分销的单据。”

    陈江低头看去,快速合了一下上面的数量,九千七八多罐的拿货数量,和生产力应该是差不多的。

    “每天都能清空库存,这是好买卖啊,有什么问题么?”

    “祖宗,我不是让你看他们的拿货数量!”刘明伸手指着单据上面的标记说道:“我让你看的是分销路径。”

    陈江等人为了控制下面分销散货的价格,采取了区域保护政策。

    以一瓶三毛钱的佣金给那些分销,并且以乡为单位为他们分好了区块儿,互相之间散货不能越界。

    建和县下面一个二十一个乡镇,辐射面积很大。

    可刘明给陈江指出的几张票据上标记的区块却是并不是建和县乡镇的名字。

    “新开岭,巴什罕,杨树湾子……”

    陈江读者上面的乡镇名字眉头亦是皱了起来。

    这些乡镇都是建和县左右两县的相邻乡镇的名字,这说明冰爽罐头已经散到了建和县以外,这是好事儿。

    可随即陈江却是反应了过来刘明为何如此担忧的原因。

    “妈的,分销区块从21个变成了28个,总数却没变!”

    陈江嘀咕着道出了其中的问题。

    这件事儿体现出的可不只是销路打开的问题,更体现出了生产力不足和建和县内罐头销量下降的问题。

    生产力不足这件事儿,是冰爽罐头厂的生产上限决定的。

    现在几个大炉熬制罐头,已然是满功率运转,生产线更是24小时不停,可一天最多也就是一万零点的罐头数量。

    如果想要提高生产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对应的生产线和大炉。

    这是硬件问题,解决方法就在那里摆着,但是陈江却不能去做。

    他搞罐头厂,弄的是快钱。

    他敢这么砸钱做山楂罐头的生意,是因为现阶段山楂产能过剩,几分钱一斤的价格就跟白捡一样。

    陈江靠着坑蒙拐骗搞出了这么一个厂子,基本上就算空手套白狼做起来的。

    可做到了现在这步,想要在继续扩大规模,要不就是替换成全自动生产线,要不就是在厂子大院里,盖新的厂房继续添加半自动生产线和大炉。

    这两个方案无论哪一个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可问题是,这罐头的买卖陈江到底还能做多久?

    随着天气转凉,当年新下来的山楂品相也在不断降低。

    而且一旦入了冬,山楂罐头的运输又将是一大难题。

    陈江心里有一笔账,以价格战打到双方两败俱伤来计算,最少还能保证每天三千以上的盈利。

    如果这买卖能做到过年,那他重生后第一阶段的大资金积累就已经完成,到时候他会放弃罐头厂而做其他的生意。

    他可没有王明鑫那样稳定的水果原料供应链。

    如果死守着冰爽罐头厂不放,那明年开春到黄桃草莓等水果应季之前,他这个厂子要么就是停工,要不就只能转型做肉类罐头。

    但那将是又一种工艺,他并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

    生产力的上限问题卡在这里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陈江便只能将目光放在销量的问题上。

    他观察到,往外县乡镇分销罐头的几个人,同时也掌握着本县乡镇的分销权。

    这就有意思了,本县内销售明明更节省运费和人力,他们为啥要费劲的开辟外县的分销?

    原因只能是因为,他们在本县之内,已经卖不动了。

    “把树营子乡的往日进货单给我拿来。”

    陈江交代说道,一旁的石燕赶忙拿出了文件夹开始快速翻找。

    “五百,五百,五百……三百五……”

    陈江一张张的数着单子上的进货数量,最后无奈的点燃了一根烟。

    “从甜心罐头厂降价的第三天开始,树营子乡的订单便开始大幅下滑,其余的乡销量也差不多吧?”

    石燕在旁边微微点头:“其他的乡或许没有树营子乡下滑的厉害,可进货量也全都少了不少。”

    “这就对了。”

    陈江抽了一口烟叹息说道。

    “整个建和县,盘子就这么大。”

    “老百姓买了甜心罐头厂的罐头,自然就不会买我们的了。”

    “更别说,他们做的罐头还比我们的好吃。”

    “这事儿绕不过去,没办法解决。”

    刘明坐在桌子上,皱紧眉头看着桌子上的单据。

    “现在已经降到了两块钱,咱们一瓶罐头的盈利,被压缩到了七毛。”

    “每天就这么五六千块的往里面烧,而且还看不到头,太肉疼了。”

    听到这话,石燕一脸愁容的凑到了近前。

    “陈江,现在你和王明鑫俩人,都是在真金白银的往里面砸,实在是没必要。”

    “我的意思是你让黄宁摆一桌和气酒,两个罐头厂讲和吧。”

    “不行。”陈江摇头拒绝:“燕姐,现在已经不是我想讲和的程度了。”

    “价格战一旦打起来,就是你死我亡的博弈。”

    “现在一天少赚四五千块,你们就觉得心疼了?”

    “我告诉你们,真正大企业的商战,那是几百上千亿的砸钱。”

    “谁认怂,绝对死无全尸。”

    陈江这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回想前世,外卖行业的百团大战,打车软件的千滴争鸣。

    一块钱吃一顿午饭,一毛钱坐一次出租,那是实实在在的赔本赚吆喝!

    还有小黄车,社区团购……

    哪个领域的翘楚不是如过江之鲫一般涌现?

    可最后呢?

    永远都是阿里和藤讯两大集团以强横的财力胜出。

    你没钱砸,那户就不用你。

    你跟不住,那市场就淘汰你。

    价格战,就是要榨干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

    只要你比对方更狠,能站住的更久,才能笑到最后。

    陈江看着桌子上的单据缓缓吐出一口烟圈

    “明天再降两毛,让他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