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95,首富从挖参开始 > 第45章 车间主任
    第四十五章车间主任

    听到陈海的话,陈江拧了一下午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一瓶罐头,基本上是由六两山楂和一两半的白糖和一两半冰糖熬出来的。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哪怕是算上罐头瓶,人工、电费和燃油等费用,成本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元钱。

    粮食局那边陈江已经通过黄宁打点好了关系。

    他收来的粮食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都会按照五毛八的价格,以精品粮的价格回收。

    当然了,粮食局的领导不会白忙。

    这五毛八的单价里面有五分钱,陈江是要送回到领导的腰包的。

    处处关系,处处回扣。

    有钱大家一起赚,那大家就会都希望你赚的更多。

    将近九百瓶罐头,换了五千斤粮食。

    这一趟的纯利,纯利至少一千三四百块钱。

    而这还只是这个小工厂第一天的试运行,算上反复确定罐头用料配比,生产线只运转了半宿的结果!

    这个新的厂房周围没有民宅,不存在什么噪音扰民的问题。

    如果再招些人,二十四小时两班倒,将生产线全力运转起来的话,一天至少能搞出三千瓶罐头。

    那样的话,一天的纯利就是四五千块!

    “把宿舍的人都交出来给山楂卸车。”

    陈江对着石燕开心说道。

    “明天我去市场招人!”

    陈江叼着烟坐在院子里,脑子里则是开始盘算起了这买卖后续的发展。

    建和县生产罐头的厂家不止自己这一个,大大小小的罐头作坊足有十几家。

    其中还有一个大型的综合罐头厂,比他的还要大一些,产品更是撒便了整个丰林市。

    只不过这些老板的思路实在是太古板了些,虽然有分销渠道,可最末端也就是到了一些供销社而已。

    这种分销方式,好处是一旦谈妥,销售渠道便十分稳定且长久。

    可坏处却是,这种销售是被动销售。

    只能等待谁家有事情,或者逢年过节走动的时候,百姓自己上门去买罐头。

    这也就是黄宁口中说的,做罐头的大有人在,可发家的却一个没有。

    而陈江现在的销售模式,相当于是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主动营销推广。

    尤其是六斤玉米换一瓶售价四块钱的罐头,这种心理暗示让老百姓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更是直接刺激了消费。

    但是这方法就好似是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大家都想不到。

    可只要听说了陈江的玩法,别人也可以毫无门槛的模仿。

    别的小作坊还好,他们最多也就只是和陈江一样,做一些应季的山楂罐头,照葫芦画瓢的一起用罐头换粮食,倒也挤占不了多少市场份额。

    可那个比陈江这个还要大的工厂,一旦走相同的路子,那绝对是极大的冲击。

    不说别的,单说人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罐头。

    上下游的原料供应商和分销商,就不是陈江玩得过的。

    到时候,人家黄桃,山楂,草莓各种口味的罐头一起上车,只是几天就能把陈江的势头彻底压下去。

    到那时候,就只能打价格战了!

    陈江正叼着烟想着,嘴里的烟却是被一只手直接抢走。

    石燕?

    陈江侧头看向了来人,却见到石燕叼着烟猛地吸了一大口。

    “姐姐,烟可不是这么抽的啊!”

    陈江赶忙将那烟蒂抢下扔到了一边,目光则是看向了石燕的身后。

    “我不是让你叫人卸车么?人呢?”

    “宿舍里玩牌呢。”石燕没好气的说道:“我刚才去叫了,人家说昨晚忙了一宿,说好的今天放假,现在天都黑了,有活明天再说。”

    听到这话,陈江的脸直接沉了下来。

    “谁说的?”

    “招的那些人里,有一个胳膊上有刺青的。”石燕冷声回道。

    这些人都是陈江招的,自然知道石燕说的是哪个。

    稍作思量,陈江转头看向解放车的司机。

    “小袁,你辛苦点,再帮我跑一趟饮料那边,把孙毅和几个工人全都带来,就说我喊他们!”

    小袁是司机,可以说是亲眼看着陈江是如何从小作坊,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搬进了这个大工厂里。

    对陈江,他十分佩服。

    此时听到陈江的话,小袁二话不说,答应一声便发动车子离去。

    而在工厂的三层小楼中,一个光着膀子,有些干瘦的青年趴着窗户看着门口离去的卡车。

    “刚哥!卡车走了诶!”

    宿舍中间的饭桌旁,几个人正打着扑克。

    其中一个斜叼着烟,眯着眼的汉子呵呵轻笑。

    “走了更好,那不就不用卸了么?”

    一边说着,汉子抽出两张牌用力扔在了桌子上。

    旁边有人迟疑看向汉子:“刚子,咱们今天歇着,老板也是照发工资的,现在这么撅他面子,不太好吧?”

    汉子闻言斜眼看向那人。

    “你他妈的要愿意去卸车就自己去!别在这里和我放这些屁!”

    说话的人被这么一骂顿时不再搭腔,而汉子则是冷笑了一声。

    “这是卸车的事儿么?”

    “这是在给他立规矩!”

    “我告诉你们,咱们来这儿是上生产线的,卸车应该另算钱才对。”

    “今天咱们要是帮他把车卸了,那以后这活就全是我们的了。”

    “这个头,绝对不能开!”

    众人听到,纷纷应喝称是。

    而那被叫做刚子的汉子,则是得意的咧嘴笑了起来。

    大约二十多分钟,解放大卡车再次开到了院里。

    孙毅带着小作坊的八个员工从车上跳了下来。

    “咋了江哥,是不是有啥急活?”孙毅走上前来笑着说道。

    陈江闻言微微点头。

    “就车上那些山楂,得卸到厂房的大仓里。”

    孙毅脸上笑容收敛,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迷茫之色。

    刚才他就是坐车来的,车上的山楂一共不过两千多斤,加一起不过三十多个编织袋。

    就算是往厂房里面扛,有几个人多走几趟,也就完事儿了。

    住在厂区里面的工人足有十几个,全都是青壮劳力,这点活咋还特意把他们给找来了?

    “哥,就这点活?”孙毅依旧不确定的问道。

    “对。”

    陈江伸手勾住孙毅的肩膀。

    “孙毅,咱们那个小作坊,早晚都是要并入到大厂来的。”

    “哥想让你当个主抓生产的车间主任,你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