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95,首富从挖参开始 > 第37章 真正的起步
    第三十七章真正的起步

    当天下午,陈海赶着驴车带苏玉回了村子里,那17寸的黑白电视顿时引起了轰动。

    因为陈江临走时的特意交代,陈海和苏玉回村后,对陈江在县城的所作所为三缄其口。

    农村就是这么回事,嫌你贫,怕你富,恨你有,笑你无。

    陈江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从挖到人参开始,他出手虽然阔绰,可却并未像是前一世的李二愣子一样四处招摇。

    再加上警车来了村子里两次,村里的人一直都以为陈江是赌博发了横财。

    有不少人都在背后戳陈江的脊梁骨,说他这钱不是好道儿来的,也不会好道儿走。

    这些风言风语瞒不住人,总会被苏玉和大哥大嫂听到后告诉陈江。

    而陈江也不解释,反倒觉得让他们这么认为挺好的,否则麻烦事情将会更多。

    至于苏玉,陈江想租个大房子让苏玉娘俩留下来。

    可苏玉心疼钱,说自己见到了陈江没日没夜的辛苦,自己不能再给陈江添麻烦。

    至于陈海担心的,陈江和石燕的事情,苏玉则是丝毫不往心里去。

    她是聪明的女人,从石燕敢当着自己面怼陈江的那一杵子开始,她就明白这俩人绝对没事儿。

    就像是陈江说的,这俩人只有姐弟的情分。

    第二天,那四个工人各自带了一个工人回来上班,陈江又在头一天的十个临时工中留下了两个工人做长工。

    工人的工资加上吃喝费用,每天就达到了一百多块。

    如果再算上石燕和孙毅二人的工资的话,马上就要直逼二百大关。

    可在支出增长之后,收入也大幅度上涨。

    因为陈江带着陈海满县城的宣传大奖,冰爽饮料大卖,每天基本上都维持在了两万瓶左右。

    这还是陈江又拿出两千块钱,让夏知秋给又做了一万个饮料瓶的结果,否则原本那两万个饮料瓶,根本不够来回循环的。

    现在冰棍每天赚的那几十块钱,已经完全沦为了陪衬。

    陈江本来打算放弃这一部分收入,毕竟费时费力盈利还不多。

    当初卖冰棍儿就只是为了打开销路的引子而已,现在已经算是完成了使命。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饮料的大卖,冰棍的销量竟然也开始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打听之下,陈江才知道,原来很多零售商竟然开发出了新的组合卖法。

    有不少在路边支小摊位的人,都没有冰箱这样的制冷设备。

    他们卖冰棍,也就是推着一个大大的泡沫箱子而已。

    这大热天的,卖冰棍的人不少,但是汽水被晒得温热,却是根本没人想买。

    于是他们想出了办法,将温热的汽水和冰棍一起卖。

    就像是往啤酒里面泡一根冰棍一样,冰棍化了就可以得到一碗冰凉的甜水,一下子就让好多人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不过这样的卖法,一般都要走出县城,到周边的村子上去卖才行。

    毕竟在县城里,同样是花三毛钱,大多数人还是会多走几步,去买一瓶带气的哈哈饮料喝的。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都有大概一千八百多的纯利。

    陈江的日子也算是真正的安稳了下来。

    他还欠夏知秋两万五的瓶子钱,可欠钱这种事儿,欠的多了反而就不急了。

    这一个礼拜,夏知秋来找陈江两次,都是来要钱的。

    可态度却再也没向之前的那般傲娇,反而每次都陪着笑脸,显得十分和善。

    原因没别的,只是因为小作坊里面的东西,已经抵不上陈江欠下的货款了。

    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印证。

    “陈江,现在咱们公司手头上有了一万多,但是欠下的货款和各位老板的押金,还有将近三万。”

    石燕叼着烟,手里拢着一大把各类单据说道。

    “咱们是先还一部分欠款,还是要扩大再生产?”

    石燕虽然不知道陈江到底在想些什么,可她明白,陈江的目标绝对不只是这一个小作坊和每天的两千块钱。

    他的心,比天大!

    “马上天气就要转凉了,北风一吹,再大的太阳人也不出汗了。”

    “尤其是上冻之后,外面根本呆不住人,少了那些摆摊的小商小贩,冰棍和甜水这两样买卖的销路肯定会迎来腰斩。”

    “咱们现在卖的这么火,并不是靠饮品本身的味道,而是营销和宣传。”

    “要是冬天断档了,明天想要再复制现在这个销售量,可就难了。”

    “咱们得出新!”

    陈江坐在门口叼着烟说道。

    “钱一分都不能动,我这几天找了一个新的厂房,准备租下来做新的生产车间。”

    随着销量稳定,陈江也彻底变成了撒手掌柜的。

    这些天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开始寻摸起了新的厂房。

    耿大爷这里虽然便宜,可毕竟这小作坊太小了。

    现在每天都有几百个饮料箱屋子里根本放不下,都快摆在了外面的土道上。

    而且每天清洗瓶子的大量废水和半夜施工的吵闹声,也开始引起了周围邻居的不满。

    干买卖靠的是和气生财,搞得周围怨声载道,少不得就会有小人要使绊子了。

    “新厂房?”

    石燕抬头看向陈江。

    “你可想好了,那玩意可不是随便就搞的。”

    “咱们这买卖,对新厂房要求可不低,不仅地方要大,还要有干净的地下水。”

    “最主要的,咱们现在的销路基本上都在县城之中,新厂房不能离城区太远。”

    “那些老板都是骑着倒骑驴来回取货,要是路不好走,或者消耗的时间太多的话,人家可就不一定来了。”

    陈江将手里的烟狠狠掐灭。

    “他们不来取,我们就给他们送!”

    “反正夏知秋那有大解放,平日里放着也是放着,我直接租来。”

    这几天,陈江早就想好了接下来的布局。

    这一万多块钱,他早就做好了分配。

    一是要购置一个全制动的灌装机,第二个就是留出一部分收山楂的钱。

    农忙收秋的活计,这几天也该完事儿了。

    之前他和陈海说的收山楂的买卖,也该提上了日程。

    只要能闯过这一关,自己这第一桶金,就算是真正的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