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 > 第425章 孟常德
    圣旨已下,按道理来说孟常德应该即刻领旨才对,谁知道他却跪下谢罪:“请陛下恕罪,制药之事只怕太医署无能为力。”

    “什么意思?药方你不都品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臣虽品出了药方,却不熟知整个配伍还有炮制过程,中药膏方里配方固然重要,可是这炮制过程却更加是重中之重。药材如何炮制,入药先后顺序如何皆会影响到最后的药效,是以膏方向来不易外泄,因为即使知道了药方,也非本家不能制作。”

    听着这些对话,江秋意难免的嘴角上扬,有些得意,确实如此,即使孟常德知道配方也没有用,九十九道炮制工序,他差了哪一道,做出来的龟龄集都不会如她的药效那么好。

    这龟龄集可是她的看家本领了,前世那位老中医一辈子最得意的药方就是龟龄集,那可是堪称国宝级别的药方了。工序繁杂,耗时需久,用药精细,这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龟龄集。

    孟常德只负责如实回禀,下面的事情怎么着他可不管,他不说话,江秋意也乖觉的不说话,还是等着皇帝大老爷自己拿主意吧。

    沉吟了片刻,老皇上说:“既然如此,不如谢夫人入太医署传授龟龄集的炮制方式,如何?”

    如何?

    你丫的高高在上的问人家一句如何?还半点商量的语气都没有,你说说如何?皇帝了不起啊!不知道孕妇最大吗?公交车上都要给孕妇让座,进来老半天了你就这么让我一直跪着!跪的我腿都快断掉了,皇帝了不起啊!

    心里头对这种不公平不人道的封建制度吐槽了一万遍泄愤,江秋意才低眉顺眼的回了一嘴:“陛下有命,民妇自然不敢不从,只是民妇入长安是因为有人命官司缠身,只怕一时半会的不能为陛下效命。”

    我就不信你半点没收着风声,你家二儿子又又又绷不住冲你家大儿子下黑手了,你这个当老子的打算隔岸观火?好,那你就慢慢观吧,龟龄集吃完了这一罐谁也没空给你做,谁让我还要打官司呢!

    一来就被江秋意那张神奇的药方模糊了重点的老皇上,总算是想起了自己个为什么召见这位将军夫人了。

    其实他问药也不过是习惯性的随口一问,毕竟他最近只要听说是个人会用药的,都要问问人家有没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保不齐还真的有呢?这不就被他问着了嘛!

    要不怎么说民间自然高手在呢,吃惯了太医署不温不火的正统药汤,老皇帝心里头对那些神奇的偏方那是痒痒的不得了啊!所以最近都不时兴给皇帝送美人了,时兴送偏方,最好是长生不老药!

    沉吟了片刻,皇帝说:“这件事朕也略有耳闻,既是和大秦律法有关,朕也不能徇私舞弊,案件已经移交大理寺,不日就会开堂审理,大理寺卿素有铁面无私之名,一定会公正的审理此案的,夫人不比过于担忧。”

    “民妇并不担忧,清者自清,救人和杀人,真相到底如何,就是石屏县的仵作都能分辨出来。不过碍于死者是妇人,仵作不便查验尸身,而石屏县唯一的稳婆又牵扯本案,所以也不能提供佐证,以证民妇清白。提及此事,民妇正想像陛下求一个恩赐,还望陛下能看在民妇献药有功的份上,恩准民妇所请。”

    要是一般懂事的人呢,是绝对不会这么赤露露的邀功请赏的,江秋意的话说的很直白,就差直接跟皇帝说:你不能白拿我的药,不想给钱也行,那就拿别的什么来换吧!

    果然,老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了,连孟常德都开始替江秋意捏一把汗,可她却还是装作脸色都看不懂似的,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民妇想求陛下恩准宫中专门接生皇子的稳婆随民妇出宫一趟,只怕是大理寺的仵作也是不方便给死者验尸。而外头的稳婆自然不如宫中专门替贵人们接生的稳婆医术高明,倘若她们来验尸,无论结果如何恐怕都不足令人信服,还是宫中的稳婆高。”

    “再者陛下让民妇入太医署协助制药之事其实也不必那么麻烦,民妇可以将炮制方式教给宫中稳婆,这个中工序虽然繁复,可只要是为陛下尽忠的,就没有什么不会的。此后无需太医署医术高明的太医,宫中稳婆也能为陛下制药延年的。”

    这一套套的说下去,说到了最后皇帝重新展露了笑颜,可孟常德那张脸却黑了。

    龟龄集往后要是交给了宫中的稳婆去做,那还有他们太医署什么事?也就是说,往后陛下身轻体健了得赏的会是炮制龟龄集的稳婆们,可要是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哪儿不舒服的,苦差事可又落到了太医署头上!

    孟常德咬了咬牙,再看看江秋意平稳的跪在地上嘴角却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就知道她是故意的,她哪里是想要稳婆啊!

    “启禀陛下,谢夫人一案民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宫中若是指派一个连开方资格都没有的稳婆前去验尸恐怕不妥,老臣自愿前往大理寺协助调查本案,以期早日结案,谢夫人能入太医署为陛下炮制灵药。”

    皇帝显然是没有想到孟常德这个向来明哲保身的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强出头,谁不知道江秋意是安王的人,而背后主导这一切让她的人命官司闹的这样沸沸扬扬的,却是禹王。

    这相当于是站在了安王一边,皇帝想起了,说起来,孟氏和安王到底还是姻亲,虽然太子妃死了也有十几年了,可到底孟氏还是嫁过一个嫡女入东宫的。而且他们还和梁王有瓜葛,孟常德就是梁王的亲舅舅。

    朝廷里的人脉关系错综复杂,倒不是老皇帝记性不好,而是世家子弟众多,嫁过来娶过去的,时间长了谁的家里头没几个外姓人?

    而这孟常德自孟妃死后谨小慎微到几乎让人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尽心尽力的待在太医署效命,从不参与任何党争,倒是让人想不起来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