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 > 第341章 再看戳瞎你的眼
    “别墨迹了,赶紧回家!”

    “不是你刚才说的不想跟俺一块回家的吗?要不咱今天在街上住吧!俺现在有官职在身,咱可以去住朝廷的驿馆,不要钱的,还有酒菜热水供应。”

    “你有病啊!放着好好的家不回,住什么驿馆啊?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公款吃喝不花自己钱是吧!我告诉你朝廷的银子就是被你们这帮大蛀虫这么糟蹋掉的,可知道那全部都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咦,跑题了好像……

    “娘子说的是,走,咱现在就回家。”

    江秋意还没从那一声“娘子”的颤栗中反应过来,已经被谢六郎扔上了马,他利落翻身上马,然后一打马狂奔。

    脖颈间是他偶尔低头喷洒上的炙热呼吸,后背因为颠簸而撞在他的胸膛上,那喷张肌肉轮廓分明的印在后背上,惹的心头一阵阵的小鹿乱撞。

    打马回到家中,才想弯腰下马却又被他整个抱住了,江秋意觉得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自己后半辈子都双脚都不用沾地了,他俩的体型如今相差太远,别说抱了,就是拎着她的衣领,谢六郎都能轻易的将自己拎起来。

    还没被抱进家门呢,一直在家里头候着的陶厂管事的程程就颠颠的冲出来了。见着了窝在一脸宠溺的忠武将军怀里头娇羞不已的谢家当家主母时,一脸的震撼,然后赶紧乖觉的低下头缩头缩脑。

    忠武将军一脸的“再看戳瞎你的眼!”吓的他差点连自己来的目的都忘了。

    “秋姐姐,您没忘了之前答应俺的事情吧?就是今天了。”

    那一声“秋姐姐”叫的谢六郎听的是十分的不舒服,不悦的睨起了双眼,居高临下的看着面前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男子,打量的意味十足。

    江秋意却听完之后一个激灵,顿时从谢六郎怀里头立了起来,紧张兮兮的问:“就是今天了吗?瞧我这记性,忘的一干二净了简直!你,那你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就等秋姐姐把苗苗带过去了。”

    “好好好,走,咱这就是走,你放心,我一定把人给你带过去,你先去准备着,别紧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苗苗又不傻,这几年你待她的心意如何,她不可能不知道的。”

    “嗯,一切就拜托给秋姐姐了,事成之后俺请姐姐喝三大坛喜酒!”

    “好,快去快去!”

    这边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谢六郎却听得一头雾水,只知道他的秋娘脚还没迈进门槛呢,就又要往外走,是以他赶忙拉住:“干啥去?那男的是谁?”

    江秋意闻着了一股子酸味,可她没工夫跟这个打翻醋坛子的小心眼男人磨叽了。

    “去陶厂,程程是陶厂的第一批学徒,他喜欢陶厂的大师傅,就是我的义妹苗苗,我看着苗苗心里头也不是没有程程的,就想成全他们,我给程程出了个主意,让他跟苗苗求婚,时间就定在今天,谁知道到了跟前却让我给忘了!差点没误了大事!”

    “求婚是啥?”

    “就是,就是……哎,你跟着一起去吧!不好解释,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好!”

    是以本打算回家好好拷问清楚某人关于春游事件前因后果的谢六郎,又被拉去围观了求婚。

    这几年陶厂越做越大,之前的平地堆烧已经无法满足陶厂的庞大的供给需求了,挨着原来陶厂的地址整一片的扩建了之后,江秋意还设计专门烧陶的陶洞,有效的减少了之前平地堆烧中的损坏,提高了成品出品率。

    谢六郎面前的品秋陶厂,面积已经是原来陶厂的五倍有余,几乎是承包了整片山头,而事实上,江秋意早就将这一整座小山头全都买了下来,朝廷批复的地契就在她房间里的百宝箱里压着呢!

    如今上了供应着整个大秦紫陶制品的品秋陶厂,还开始陆续接到一些大燕的订单,价格低廉的紫陶在大燕很受中下层百姓的欢迎,毕竟不是谁家都能用得上上等的白瓷的!

    而紫陶价格虽然便宜,质量却并不比金贵的白瓷差,造型外观上更是比传统的土陶不知道强出去多少倍!所以紫陶一进如大燕的市场便受到广泛的欢迎,可惜路途遥远,在运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去年开始燕秦就恢复了通商,邺城如今成了两国货物流通的重要关口,远在北秦的安王极力促成的这件事,改善了边塞之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因为商旅的往来,整座邺城都繁荣了起来,老百姓自然对安王感恩戴德。

    江秋意最近都在想,是不是应该在邺城再办一家陶厂,毕竟大燕的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值得一试。

    至于人手方面她根本不用担心,苗苗教徒弟从来不像传统的手艺人一样藏私,她尽心尽力倾囊相授,品秋陶厂如今除了她这个大师傅,已经拥有几十名技艺高超的陶匠了,独当一面再撑起一家陶厂绝对没有问题。

    就是这生意铺排的距离太远,安排谁去都得是背井离乡,江秋意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该让谁去好,这事就这么一直搁置着。

    “俺姐,你来了!”

    陶厂里忙碌却有条不紊的伙计里走出一名女子,身上就穿着品秋陶厂的同一制服,玲珑绣坊出品,翠竹亲自设计改良的。

    陶厂的人整日里跟烈火打交道,是以夏天的制服选用了最轻薄透气的云麻,袖子裤脚全都改成了窄小方便干活的款式,颜色上选用了深褐色,更显庄重还耐脏,干活毛躁点的小伙子身上沾上了泥土也不怎么看得出来。

    苗苗如今虽然是管理着百十号伙计的大师傅了,可她对做陶的热情依旧不曾减少丝毫,每日里都是和伙计们一起上工,一起放工,连晌午晚上两顿饭都是在陶厂里和伙计们一起吃的,晚上也歇在陶厂里。

    江秋意在家里头给她留的小院子,她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去小住几天,算是一家团圆了。陶厂改变了她整个人生,她也亲手一点点的将品秋陶厂做了起来,从不让江秋意多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