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对三万,鏖战三天三夜,本就新伤旧伤从未好利索过的谢六郎,站在土城满目疮痍的城头,凝视着北方。
明日太阳升起的时候燕军就会攻城,他们已经两天没有吃过饱饭了,魏照给他的粮草上面盖着的那一袋是生了虫的陈粮,下面的袋子里装的全是沙子。
所以他们支援土城时是带了一天的口粮来,换防回去的人马却带走了土城原有的屯粮。谢六郎那个时候就知道魏照容不下他,为了杀他,不惜用三千将士的性命给他陪葬!甚至将邺城百姓的安危,大秦的安危全都当成了儿戏。
留下绝命书的时候谢六郎并没有想到魏照会做到如此地步,只是因为他伤势很重,失了一贯的勇猛让他心生不祥,生怕自己回不来了秋娘却还一直在等他。因为他承诺过要回去的。
谢六郎想,若真的能回去,他一定要亲手宰了魏照!哪怕是杀人偿命他也要宰了魏照!那个畜生,根本就不配当将军!
可是他还有命回去吗?
“秋娘,俺对不起你!”
今夜的风格外的大,邺城的冬天,风也不会像石屏一样,如同冰冷的刀子似的将脸皮都刮掉一层。谢六郎却格外怀念那刀子似的冷风,吹在脸上就代表着脚下踩着的是家乡的故土。
不知道这风能不能刮到石屏去,告诉他的秋娘,他心尖上日夜想念的可人儿,六郎在想她……
谢六郎有些恍惚,他揉了揉眼睛,不知何时城外的燕军营地里燃起了一把把烈火,一开始只是零零散散分散各处,完全看不出章法的各个小营帐着了火,而后星火燎原,火势顺着风越演越烈。
援兵来了!
燕军大乱,他们在人数上占了压倒性的优势,虽说连日来久攻不下,可土城已经到了极限,只等着明日太阳一升起就可以长驱直入,摘取胜利的果实!
而且他们围困了三天秦军的援兵不见踪影,探子回报驻守土城的无名小卒得罪了守将魏照,魏照是故意借着燕人的刀取那人的性命呢!是以燕军放松了警惕,便被人摸黑烧了营。
这营烧的也格外没有章法,古往今来但凡烧营的肯定都是冲着粮草去的,燕军的将领得知火烧营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加紧了粮草营的兵力布防,严防死守防止敌人烧毁粮草。
谁知这潜入烧营的人却放弃了辎重粮草,东一个西一个毫无章法的到处点火,有时候甚至燕军赶至,火还没点着人就跑了,根本不强求。还有的往营帐上泼的根本不是火油,粘不拉几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一整晚就跟打游击战似的,一个放火的人都没抓找,燕军大营除了粮草辎重完好无损,其他的营帐都被烧的不成样子!
不少士兵折损在四处扑灭火势的混乱里,领军大将燕士良脸色黑成了炭,日头刚刚升起来他就整军点将,攻打土城,他要将土城的每一颗头颅都砍下了才能发泄他心中的愤怒。
可战事刚刚拉起,后方的燕军大营居然黑压压的飞过来一大片乌云,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昆虫煽动翅膀的声音,燕士良大骇,那是蝗虫!
不好!粮草!
等他率兵回援的时候,他严密保护了一夜的粮草却成了蝗虫窝,密密麻麻的除了蝗虫,看不到半点粮食的影子。
留守的燕军全都成了俘虏,五花大绑捆成一圈,和甲胄整齐士气冲天的秦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军里有一人跨坐马上,眸色清冷面容姣好,铠甲下的身形娇小,像个没长开的少年郎。
“燕士良大将军,还打吗?”
他身前的秦军挽弓拉箭,箭头上捆绑着燃烧的热烈的火油包,对准了手无寸铁的燕军俘虏,他们的铠甲全部被卸,衣袍被火油浸透,一星半点的火光,都能让他们烧成焦尸。
被俘的燕军并不多,燕士良怒火攻心攻城心切,带走了绝大部分燕军,只留下不到六千人防守粮草辎重,因为他们的军帐已经被烧的没有任何防护的价值了,所以这六千燕军全都集中看守粮草营,于是便被一网打尽了。
其实折损这六千人对燕士良来说,或者对燕军来说都不是多大的损失,行军打仗,死人是再所难免的。
可是他们不能是这么个死法,在同袍面前沦为俘虏然后被敌人活活烧死,那他这个见死不救的大将军还如何能领军?如何让士兵心甘情愿的替他卖命?
“本将不与无名小卒对战,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燕士良已经拿定了主意,可他却要输个清楚明白,他要知道自己究竟败给了谁?秦军里那个领军的少年郎,到底是何方神圣?兵法如此诡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千夫长,谢六郎!”
“千夫长?”
燕士良觉得对方就是有意羞辱他!他只问了姓名,并没有问军衔。因为他知道除了邺城守将魏照的身份能与他大燕第一猛将相匹配,其他人都出身履历都不如他。被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打败,他这当世名将的名头,可就岌岌可危了。
对方刻意说出了军衔,燕士良除了不信就是觉得自己在自取其辱。可他却还是不肯死心,他要自己到底是怎么败的。
“阁下是如何知道这蝗虫会在这个时间飞过来吃了本将的粮草的?”
他不问他们是怎么知道大燕闹了蝗灾,那样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朝廷即使掩盖的再厉害,终究还是纸包不住火的。
秦人知晓,是迟早的事情。他原本想趁着秦军知道之前佯装像往常一样小打小闹的放松秦军的警惕,再一举拿下邺城,一路直捣黄龙打进长安城,把大秦变成大燕的粮仓,从此以后大燕称霸天下。
他的宏图伟业想的很美好,却不成想半路杀出个谢六郎,这些蝗虫就是此战的关键,烧营是为了激怒他好让他迫不及待的去攻城,可若是没有这些从天而至的蝗虫吓傻了燕军,六千留守兵将不会轻易被俘,他也就不会陷入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