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 第86章  天灯贺寿,愿大奉千秋万世!
    顾渊紧紧握住酒樽。

    看着宁阙得意饮酒,心中悲愤。

    可他又能怪谁呢?

    要怪就只能怪他自己。

    奉帝给了他机会,是他没把握住。

    他正欲起身,便被顾明知拦住。

    “渊儿,不可!”

    “可是……”

    “没有可是!”

    顾明知低声呵斥。

    现在正是宁阙得意的时候。

    跳出去就是自找麻烦。

    他们现在必须得隐忍。

    明面上更要夹起尾巴做人。

    顾渊面露寒意,他是真没想到宁阙还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剑术。宁王府作为将门,最厉害的便是霸王枪。可他记得听林仙鸿说过,宁阙娶了她后,从未施展过霸王枪。

    练武最忌讳的便是半途而废。

    宁阙足足三年没碰过兵器。

    怎么还这么厉害?!

    “王爷藏得可真深啊。”姜权起身举酒,抬手道:“此次可真是令吾等大开眼界,此等剑术闻所未闻。”

    “姜大人谬赞。”

    “以后若有机会,也请王爷赐教。”

    姜权很是认真。

    他本就是好剑之人。

    年少时极其叛逆,成了江湖游侠儿。一人一剑,奔走数千里路。与绿林草莽以兄弟相称,以快剑而扬名。后来从军入伍,效力于老宁王麾下,也多次斩将立功。虽然后来改为文职担任兵部尚书,可姜权空闲时依旧会练剑。

    “那姜大人可要让让我。”

    “哈哈哈!”

    姜权爽朗一笑,重新入席。

    太后则是面露不忍,叹息道:“罢了,宁王没事就好。今日便先到此结束……”

    “太后,微臣还未献礼呢。”

    宁阙则是笑了起来。

    他记得父王先前曾与他提过。

    太后当初刚入宫时,相当阴狠。毕竟在后宫这样残酷的地方,没点手段是活不下去的。可自诞下奉帝后,她变得愈发和蔼。奉帝继位后,更是潜心礼佛不问朝政。

    “你……”

    “对啊,宁王还未献礼呢。”

    “如此神秘,究竟是何礼物?”

    奉帝同样是饶有兴趣。

    宁阙总能搞点新花样出来。

    此次献礼,可不能放过他。

    “这份寿礼,臣可是准备数日。”

    “太后好歹见过再说啊……”

    “好,那本宫就看看。”

    太后面露无奈,带着几分宠溺。

    “那寿礼呢?”

    “还请太后、陛下和诸公移驾宫外。”

    “嗯?”

    奉帝皱了皱眉。

    宫外?

    莫非是什么大物件吗?

    “好,那朕就拭目以待。”

    “多谢陛下。”

    宁阙缓步朝着宫外走去。

    太后寿宴,群臣都需献礼。其实礼物早早都有备案,经过礼部审核,确保没人暗藏杀器。毕竟得防有人借献礼之名,行刺杀之事。

    武帝时期,就曾有使者以献图为名,藏器于图中。若非武帝个人武艺高强,恐怕就被杀了。皇宫禁苑,一切都得守规矩。包括宁阙所献寿礼,其实礼部的官员都已查过。

    “王爷的寿礼呢?”

    顾明知环顾四周,啥也没瞧见。

    宁阙则是面露微笑。

    “太后,有劳您敲钟。”

    “好。”

    太后半信半疑地走上前去。

    提起木槌,重重地敲在铜钟上。

    铜钟是宫中报时用的。

    每过一个时辰,都会有专人敲钟。

    嗡嗡……

    浩瀚沉重的钟声响起。

    也应了那句大音希声。

    “敲完了,然后呢?”

    “嘿嘿,太后稍等片刻。”

    宁阙背着手,看向东方。

    很快,令众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远处赫然出现了团火光。

    并且在众人的注视下,逐渐升高。

    “这……这是何物?”

    “你们快看,那边也有!”

    一道道火光直冲云霄。

    看的百官是瞠目结舌。

    太后呆呆地看着。

    火光很是诡异,有种独特的美。特别是升至高空后,好似与天阙夜幕融合,让人惊叹。

    “这就是你献的寿礼?”

    “正是。”

    宁阙抬手长拜,笑着介绍道:“此物名为天灯,能上达天听。今日太后寿宴,臣便献上天灯。愿太后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也愿我大奉得天庇佑,万世永存岁岁不休!”

    “愿太后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愿大奉万世永存,岁岁不休!”

    司马长青紧跟着作揖附和。

    群臣紧跟其后。

    看着天灯,也都有些懵。

    宁阙则是面露微笑。

    所谓天灯其实就是孔明灯,相传是出自诸葛亮。此物不仅能用于民间祈愿,更重要的是能用在军事通讯上。在黑夜之中,能起到烽火的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升起天灯,便可让远处的大军知晓情况。

    一盏天灯自远处而来,福伯就像是放风筝,缓缓将天灯收了回来,最后稳稳地落在他们面前。上面则是以篆书写着宁阙方才所言,是对太后和大奉最美好的祝愿。

    “这就是天灯?”

    “竟然能腾空而起……”

    奉帝好奇打量着天灯。

    他和宁阙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也很喜欢这些新奇玩意儿。也正是如此,宁阙才能和他相处得这么好。

    “此物难做吗?”

    “简单得很。”宁阙指向天灯,解释道:“需要以竹为骨,以纸为皮。内部中空,利用里面的炭炉起火,便可令天灯升起。只是此物有些危险,最好是在空旷之地放灯。否则很容易从空中坠落,导致起火。所以,我让他们用放风筝的方法拉住天灯。”

    宁阙站在前面介绍着。

    百官们皆是好奇地围观着。

    “此物倒是有些意思。”

    “看刚才的高度,得有十余丈高吧?”

    “以此作为寿礼,宁王真是费心了。”

    “和宁王一比,吾等送的算什么?”

    很多人皆是自嘲地笑了起来。

    顾渊更是脸色涨红,不知所措。

    这话倒也没说错。

    太后身份摆在这。

    她不缺任何东西。

    就算送佛经送画,也并非他们所做。

    宁阙则有所不同,亲手做了天灯。

    关键是先前都没人做过!

    “宁王,有心了。”

    太后此刻很是高兴。

    宁阙则是抬手一笑,低声道:“这件礼物,不仅仅是作为您的寿礼,更是送给大奉的神兵利器。我曾经问过些武将,说是在草原最麻烦的就是通讯。而这天灯,便可起到传递军情的作用!未来若是对辽国用兵,必有大用!”

    “传递军情?!”

    奉帝瞳孔收缩。

    猛地意识到了什么。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啊!”

    “宁王,你又为大奉立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