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 第81章  强国之术,箭射出头鸟
    看着气势汹汹的欧阳征。

    宁阙则很庆幸。

    得亏是提前见了他啊!

    欧阳征能力肯定是有的。

    可过刚则易折!

    治理地方更不能理想化。

    特别是距离长安较远的边郡!

    清官要用,贪吏也要用!

    齐王为何会匆匆返回封地?

    他就是要毁了临淄郡!

    所以,郡守得有极强的能力!

    “本王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哼!”

    欧阳征重重哼了声。

    别指望他能给宁阙什么好脸色。

    就算是奉帝,他照样敢反驳。

    即便是宁阙举荐他为郡守也没用。

    他有傲骨,不会屈服任何人。

    除非是真的有道理,能说服他!

    他为官多年,至今都还是三品御史,就是因为不受人待见。在朝堂便是股清流,极其独特。

    “欧阳先生即将前往临淄郡。”

    “不知先生打算如何治理?”

    “臣这几日都在筹备。”欧阳征神情坚定,见楼下勋贵都在哄抢,顿时蹙眉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臣准备申明律法,告诫郡县官吏。再召见当地豪族,逼迫他们让利于民。”

    “……”

    宁阙无奈扶额。

    还得是你啊!

    难怪奉帝会让欧阳征来见他。

    “先生谬矣。”

    “王爷有何高见?”

    “齐王不会轻易交出临淄的。”宁阙笑着将茶杯推了过去,“他会想尽办法,毁了临淄。等你接手时,便会面对个烂摊子。粮仓内没有一粒粮食,工匠都被带走。很多囚徒都很可能被提前释放,危害地方。这些,先生可曾想过?”

    “……”

    欧阳征沉默语塞。

    宁阙见他如此,便乘胜追击道:“先生的很多想法,其实并没有错,只是目前并不适用。先生觉得朝堂诸公浪费钱,就为了拍这些东西。然先生可知,今日八宝商社要缴纳多少税?”

    欧阳征摇了摇头。

    他对这些还真不知道。

    “大奉商税分为两种,其一为关税。商家每过一关,皆需纳税。其二为市税,交易后根据契券纳税,合起来则为关市税。此次八宝商社举办拍卖会,仅缴纳的税银便超过十万两,这还没算天上人间的分红。”

    “十……十万两?”

    “当然。”

    宁阙微笑点头。

    “看到他们没?”

    “大奉的钱,大部分在他们手里。”

    “他们盘根交错,利益纠缠。”

    “不促进消费,钱就是死的。”

    “藏在猪圈里面,等于没有。”

    “先生日后作为郡守,就要有本事让这些豪族,乖乖把钱交出来。先生昔日多次谏言,希望陛下能与民更始轻徭薄赋,可至今未同意。先生也可想想,若能提高生产力促进消费,大奉凭关市税就能得一大笔钱,届时自会考虑降低农夫田租。”

    “受教了!”

    欧阳征恭敬起身,抬手作揖。

    如此新奇的理念倒是让他大开眼界。

    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道理。

    “世人将士农工商划为等第,殊不知此四民者,皆国之石民也。故善治民者,必将四民做好平衡。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宁阙是侃侃而谈。

    临淄郡实在是太过重要。

    没人比欧阳征更适合当郡守。

    不过他做事风格太过古板。

    所以宁阙愿意找他谈谈。

    “说回治理临淄。”

    “先生此番担任郡守,名义上是临淄最高长吏。可你要知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你在临淄没有任何基础,届时颁布政令也必将处处受制。麾下官吏在你面前恭维认怂,背后则出工不出力,你还拿他们没办法。”

    “这群混账!”

    “若敢如此,我必惩治!”

    “惩治后呢?全部卸职吗?”

    “别忘了,临淄自古是齐王封地。”

    “没点手段,谁会搭理你?”

    “那该如何是好?”

    欧阳征顿觉压力山大。

    突然明白为何没人反对他当临淄郡守。

    边郡郡守那可都是土皇帝,有着极高的自主权。毕竟距离长安过远,政令一来一回都要大半年,要靠请示治理地方,那什么事都干不成。

    可现在……

    临淄郡守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本王可以给你出个主意。”

    “推行后如何变化,就看你的了。”

    “杀鸡儆猴,打豪族分田地。”

    “拉拢群众,逼迫其余人听从。”

    “杀鸡儆猴?”

    宁阙笑着点头,“也就是所谓的箭射出头鸟。谁跳得最高,便针对他。同时拉拢百姓,施恩于民。据我所知,临淄有很多佃户。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给豪族打长工。你要做的就是收买人心,让利于民,彻底将临淄收归大奉。”

    “臣明白了。”

    欧阳征郑重点头。

    看着宁阙,也很感慨。

    还真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宁阙已经告诉了他如何治理临淄。

    剩下的就是见招拆招了。

    他又看向楼下。

    此刻则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难怪虞籍会对宁阙有如此高的评价。

    ……

    “十万两!”

    司马长青起身报出了天价。

    全场皆是鸦雀无声。

    陈道子的画作极少。

    流传于世地,那都是天价。

    七八万两都属于是常态。

    这幅送子观音图还算不错。

    可要十万两的话,就偏贵了。

    之所以能溢价,也是因为太后寿宴。

    万三千环顾四周,笑而不语。

    这回商社可是赚大发了!

    “诸位可还有报价的?”

    “好,恭喜司马丞相得到画圣所画的送子观音图!”

    万三千拍了拍手。

    司马长青长舒口气。

    十万两白银,这已经是司马家的极限。若是再有人加价,那他也只能放弃。他愿意出高价,也是迫于无奈。

    司马家算是长安世家之首,看似光鲜却也有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自奉帝上位起,他便野心勃勃,不断削弱臣子权力。当初丞相为百官之首,负责统领六部。奉帝则削弱相权,令六部越过丞相直接向他报告。

    目前司马长青还算受重用。

    毕竟,他还是铁杆的支持者。

    只是此次辽国出使,他的表现不佳,令奉帝很是不满。奉帝私底下找到他,说是豪族如今与国争利。平时他们贪婪地敛财,大奉有需要时则独善其身。像泾阳遭逢蝗灾,若非宁阙鼎力支持,恐怕粮价能飙涨至米石千钱!

    如今大奉将要爆发战事,处处都要用钱。所以,必须对这些豪商予以严厉打击!

    司马长青岂会不明白?

    他是不得不出高价买这幅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