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陆美丽还觉得是周卫红在嫉妒她,怕她嫁得好,以后比不过。

    最终,俩人闹得不欢而散!

    甚至陆美丽还放话,周卫红要敢故意破坏她和男知青的关系,以后再也不认她当好朋友。

    周卫红苦恼的在炕上直打转,既不想失去这个好姐妹又不想看着她坠入深渊。

    直到晚饭时,她整个人还是蔫蔫的。

    “卫红,今天咋吃这么少?上工累着了?”周母看闺女的饭量明显变小,关心的问她。

    周卫红用筷子戳着碗底,无精打采的说:“没有,不太饿,不想吃!”

    “待会儿睡觉前,去我屋里喝杯麦乳精,省的你半夜饿。”

    林曼妮给周卫红夹了一筷子菜,体贴入微的照顾着她。

    周卫红两眼放光的看着林曼妮问:“嫂子,你说俺要去破坏一个人的某段关系,会不会不太好?”

    林曼妮不假思索的回她,“会,别人的因果你担不起,人各有命!不要随便插手别人的事,过后你还容易落埋怨。”

    “你嫂子说的记住没?别乱管闲事!”

    周母用筷子轻轻敲了一下闺女的头,生怕她给自己惹祸。

    捂着被敲疼的头,周卫红控诉着:“再打俺头,俺更傻!”

    “不打也傻!”

    周卫国无情的戳穿事实,独留亲妹一人暴躁。

    村小建的异常顺利,整整五间大屋子,门窗全比正常家里的大一倍,采光、通风的效果相当不错。

    周卫国为了图吉利,特意去供销社割了两斤肉,买了一挂鞭,准备好常喝的白酒。

    等东西一上供,鞭炮一响,全村的汉子一起扛着大梁给房子上脊梁。

    看着一根根大梁严丝合缝的扣在一起,标准的榫卯结构,更经久耐用。

    “大队长,多亏你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要不大梁也不会上的这么顺利。”

    “是呀,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咱这村小建的真气派,俺啥时候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咱一上瓦,安好门窗,娃们就能来上课了,真快!要是以后能考大学,俺儿子在这儿读书,指定能考上!”

    “谁说不是呢!这十里八村哪有咱村盖学校这么下本,再说其他村有的连个学校都没有。”

    ……

    村民们围着周卫国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只有他一言不发,看着新学校,心里却由衷高兴。

    这是他们村的希望!

    幸亏周卫国还没给老领导寄信,他得跟老领导要件东西,一个新中国的信仰!

    “在院子的正中间竖根超过房子的长棍,留着有用。”

    周卫国安排完活后,又在学校的四周看了一遍,靠近村庄又有点儿距离,不耽误上下学,还能远离打扰。

    看得出来老村长选这个地儿确实下功夫了。

    “大队长,院子正中间竖根棍有啥用?感觉不好看呀!”

    周卫国眼神凌厉的看向他,严肃的说:“升国旗用!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孩子们有个信仰。”

    “哎哎……好,俺立马去找!”

    周卫国抽空给老部队寄信后,每天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这件事根本没发生一样。

    老村长为了不耽误教学,专门去找以前的中学校长要了几份试卷,只等各个知青大显身手。

    为了公平没人说闲话,老村长还专门把公社领导郭书记喊来镇场子。

    南山大队除了知青点的人再加上林曼妮,共12个人,一共考语文和数学两门,择优录取。

    12个人被专门带到麦场上,各自带板凳,每人间隔三四米,公开、公平、公正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