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生下程昱一隔天,就收到老家乡亲们送来的月子礼。

    此时正是十月中旬,月子礼中就有不少老乡们采摘的桂花茶。

    温婉看着医院外的晴空万里,金秋送爽,想起她在长陇种下的四季街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盛开。

    这个时候回去,还能赏到桂花的香。

    于是找程书记申请回长陇老家坐月子。

    程瑾瑜向来是她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温婉五天后出院,程氏的专属直升机就停在医院的顶楼天台。

    不过半个小时的功夫,温婉便带着小儿子以及高艳红浩浩荡荡一群人回了长陇的家里。

    由于六一正在上三年级,只能周末回长陇,所以温严礼留守一号院接送小孙女上下学。

    这天周六,六一带着小伙伴们去长陇广场的舞台看表演,却被一个陌生的老头挡住了路。

    那老头戴着口罩,手上戴着手套,提着两个装饮料瓶的麻袋,满满的两个大袋子,在六一他们经过的时候,绑袋子的绳子突然断了。

    饮料瓶散落了一地。

    六一他们见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纷纷弯下腰帮忙把瓶子捡回袋子,并重新找了两个大垃圾袋帮他分装,然后唤来长陇的保安叔叔帮忙送老头回家。

    至于为何他们没有帮忙送,原因只有一个,自保意识。

    长陇学校授予学生的自保意识是,不轻易跟随陌生人离开熟悉的公共区域。

    哪怕是善意助人,也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保安叔叔们经过专业培训,既熟悉长陇的每一处角落,也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由他们护送更稳妥。

    当然,如果是桃源居的爷爷奶奶,那就不是陌生人,送他们回桃源居谁都不会推让。

    只是长陇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个捡瓶子的老人?

    大家也都有些奇怪。

    只是长陇向来广纳人,只要不犯事,也不会有人驱赶他。

    好心的村民问他是哪里人。

    他张着嘴咿咿呀呀再配合着手势比了半天。

    原来是个聋哑人。

    不识字,也不知是哪里人。

    摘了口罩查看,面容被烧伤显得很狰狞。

    也是个苦命人。

    只是老人拿不出身份证,不是身份信息清楚的人员,稳妥起见没有让他入住桃源居。

    于是就默认他在长陇捡瓶子,看他每天用瓶子去回收站换钱,再买东西维持生活。

    回收站老板本是长陇人,见老人可怜,就让他在回收站的杂物房住下,给他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为此他还特地去长陇保安那里报备。

    长陇保安部则向民政局报备了这事,毕竟无身份证,追溯不到个人信息,这老人的基本保障就没有,一旦在长陇里出什么事,长陇也有失察的责任。

    民政局接到长陇保安部的报备后,迅速展开行动。

    他们先将老人的照片、体貌特征等信息整理成详细资料,发布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以及本地各大媒体平台上,附带文字说明老人出现在长陇的时间、地点,恳请广大民众提供线索,帮助确认老人身份。

    同时还联系公安机关,借助公安强大的户籍管理系统和人像识别技术,进行违法人员信息库联网比对、人像信息比对以及网上重复人口信息排查,试图从海量数据中找出与之匹配的身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