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家府邸内,笼罩着一层难以形容的压抑。
此时,夜静了,慕家却灯火通明,家中的女眷几乎都等在伊水阁的院中。
老夫人坐镇最前,手中转动的佛珠,彰显着她内心的不安。
那屋子里面躺着的是她们家老五的媳妇。
怀胎还未足八个月,就险些要早产,现在宫里的太医和京城里的稳婆都在屋内忙碌。
老夫人方才都发话了,能保住,最好是大小都保住,若是真的不行,那一定要保大。
孙子孙女还能再要,可小五的媳妇就只有这一个!
两个孩子能走到一起是真的不容易,小五随军离京前,除了让她这个当娘的注意身体,另一个就是让她多关照曲柔。
“弟妹一定要安然无恙!小十四也要安安稳稳的。”
大房夫人碎碎念着,祈祷着,也是让自己心里有个寄托,求个安稳。
在院内所有人都在焦急等待结果的时候。
一道轻盈的身影快步走进来,直奔老夫人所在的位置,然后俯身从袖口中掏出一封信。
“主子,无忧堂的信。”
送信之人声音压低,可防不住这院内所有人都在安静的等待。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瞧向了老夫人那边。
她们当中或许有几人不知晓无忧堂到底是何处的情报处,但却知晓,这个时候送来的信,还是专门交到老太太手上的。
必定是重要的信件,而且还是关于自家人的。
院内几道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那信件上,眸中有期待,有担忧。
谁也不知道,这封信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又有人在边疆出事儿的坏消息。
老夫人接过信件,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抽出里面薄薄的信纸。
信纸陈旧,质量也不是很好,上面还用劣质的墨,写着乱七八糟的字迹。
但老夫人看着上面如鬼画符的字迹,那双被岁月留下痕迹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这是……小十二的字迹,左手写的她也认得。
小十二还活着!
欣喜之色还未浮现到面上,老夫人就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将信纸收起来,随后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周围的儿媳们见到婆婆不说话,便也没有开口问。
只要是婆婆不说的,她们问了也是白问。
“吱呀”一声儿,紧闭的房门被人拉开。
霎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走出来的吴太医身上,迫切的想要知晓,屋内是什么情况。
“禀老夫人,稳下来了,只是夫人她心中郁结,近期情绪波动太大,白日又受惊,这才有了早产的迹象。”
老夫人这才彻底松下一口气来,连忙起身感谢。
“是是是,老身记下了,这次真的多谢吴太医了!”
吴太医笑了笑,她说道:“哪里的话,老夫人气了。”
眼瞅着老夫人想要送她,吴太医连忙婉拒。
老夫人见状看向了一旁的大儿媳妇,“琉安,帮我送送吴太医。”
“是!”
老夫人看向了和五儿媳关系最好的三儿媳:“福念,你进去陪陪曲柔,其他人都先回去休息吧!”
“云慧,你留下。”
老夫人居住的福寿堂。
昏黄摇晃的蜡烛发出轻微“噼啪”的响声。
二夫人云慧安静的瞧着婆婆,不知晓婆婆叫她来是为何。
老夫人缓缓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拿出了方才那封来自无忧堂的信件。
“看看这个吧。”
二夫人面色平静的接过那一封信件,若是细看,便能看出她眼底的害怕,只不过,被摇曳的烛光所遮掩。
能不怕吗!
上一次她接到这样一封来自婆婆手中的信的时候,接来的是自己小儿子的死讯。
这一次呢?
又会是谁的?
若是喜讯,婆婆也不必这样遮掩着,只告诉她一人。
这偌大的慕府,现在是迫切需要一场喜事,来冲淡每个人心中的不安和悲痛。
二夫人打开了手中的信件,却在见到那鬼画符一样的字体时,呼吸都停滞了,随后情绪激动起来,身体本能的大口喘着气。
上面如鬼画符一样的字迹其实是家中几个小辈研究出来的密语。
意思简单:十二安康,勿念。
泪水流转于眼眶,迷离了视线,在眼泪滴落的瞬间,第一反应是将信纸拿远些,别让泪水打湿了信纸,弄花了上面的字。
老夫人眉头紧紧皱起:“这封信是从何而来,我们不知道,但这字迹和密语确实是小十二的,可……”
二夫人知晓婆婆要说什么,她抢先说道:“可大毛确实是身亡了,这消息是确凿的,不会出差错的。”
“但这字迹就是大毛的,不会出错,还有这密语,家里也就只有小八到小十三会!”
二夫人也逐渐冷静下来,她开始逐个分析。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无论是几个孩子里的谁,都不会开这种玩笑。”
“娘,边疆的事情谁说的清楚,万一……万一大毛真的没有死呢!他遇到意外了,他还活着,那个死的并不是大毛。”
“道士不是说,大毛会有变故,遭遇大劫,但能逢凶化吉吗!”
二夫人就像是溺水之人,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丝希望,她不会放手的。
她年轻的时候,不知晓为什么身为武将家主母,年轻时杀伐果断的婆婆,会开始逐渐信神佛。
现在她明白了。
年轻时轻狂张扬,确实不信神佛,可当看着身边至亲一个个离去,体会了白发送黑发人的痛楚后。
信神佛,那不过是绝望中的最后一丝希望。
梁府。
抹寒快步从门外走来,关住了门,压低声音在梁添儿耳边说着。
“小姐,信已经托人转了好几次手,送到无忧堂里了。”
“那便好。”
梁添儿想着那封信。
她倒是没有想到,无忧堂居然和慕家还有关。
更没有想到,或者说更没有想明白,桃源县里怎么就会有慕家的人,而且像这种密信,为何不亲自送,还要悄悄放于她桌案上。
就这么笃定,她会帮忙?
梁添儿随口询问着:“慕家最近可有什么大事儿?”
“回小姐,前不久慕家的十二公子战死沙场算吗?”
梁添儿沉默片刻,“慕家现在小辈中,算上十二公子,已经在边疆折损了四人了吧。”
抹寒:“慕家,满门忠烈。”
梁添儿敬佩的点头认可。
“是啊,忠勇将军他们那一辈,遇上了寒血门战役,慕家人丁凋敝,男女几乎都要折损在那几年的惨战中。”
“好不容易安稳了十五年,这一辈又人丁兴旺起来,北蛮那边却也实力壮大了,甚至去年还遇上了史无前例的寒冬,今年若是还这样,怕是逼急了也要和大宇开战。”
“还好,近几年我国休养生息,风调雨顺,国力雄厚,粮草还是能保证的。”
梁添儿合上了账本,呼出一口气:“也不知道桃源县那边,姜姐姐她们经营的酒楼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