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84章 周记者上线
    乔诺是主动选择来销售部工作的。

    她很有上进心。

    觉得自己有些胆小、软弱、内向,想要克服和改变,这才来了销售部锻炼。她来当销售,不是为了每天留在办公室里写文件,而是为了跑户。

    这次有机会跑过来跟周老师拜访户了,就很兴奋、很期待。

    却有些事与愿违。

    “咱们不是去拜访户,咱们是去拿户资料,然后给他们写信。”

    中午吃饭的时候,周浩然就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乔诺很不理解,质问道:“不去拜访户,怎么拿到户资料?”

    周浩然笑道:“这就要想办法了。”

    “我想不出来。”

    乔诺有些泄气。

    周浩然道:“咱们是电视台啊,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起来,销售业务很艰难真是一点不奇怪。”

    “哦。”

    乔诺有些闷闷不乐。

    周浩然看到了白盼漾也跟着同事来食堂吃饭,就跟她招手,“漾姐!”

    白盼漾瞟他一眼,没搭理他。

    估计是最近的接触中,周浩然动手动脚有些过分,尤其有一次都把手伸进她内衣里了,这让她很恼火。

    这引来了乔诺的戏谑眼神。

    原来周老师不是万能的。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正色道:“拜访户很辛苦,大部分时候都是吃力不讨好。”

    乔诺还没经受过毒打,就很有斗志,“周老师,我不怕呢!”

    周浩然道:“有一次,我拜访一个户,连续去了很多次,都没见到他们厂长。想签下那单,就必须见到他们厂长;可是想见到厂长,就必须跟他认识;想跟他认识,又必须见到厂长。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乔诺眨眨眼,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你给他写了一封信。”

    周浩然笑道:“对,后来有一次我来了灵感,找到了破解这种死循环的方式,那就是写信。通过信件的渠道,不用去拜访他、不用跟他面对面,也能形成很有效的沟通。后来就把那单给签下来了。”

    乔诺轻轻颔首,“可是想要写信,就需要先知道户的地址、邮编和联系人。”

    “有办法!”

    周浩然早就计划好了。

    之前拜访户的时候,就掌握了相关信息。

    海港现在经济大发展,搞了很多工业园区。在一些新发展的工业园区或者经济开发区里,一小片地方,可能就密集驻扎着数百家乃至数千家民营企业。

    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让政府服务更集中,也可以便于统一管理。

    这种地理上的集中,自然也就形成了信息的集中。

    下午,周浩然找到了此前认识的《民生调查》栏目的记者严宏,还有摄像大哥邓顺。

    一起出发。

    去松江工业园区。

    乔诺就很好奇。

    不知道周老师有什么锦囊妙计。

    到了园区后,严记者就张罗起来,指引着摄像在园区里到处拍。

    周浩然和乔诺跟在身边。

    穿着比较正式。

    在园区里指指点点。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反应了。

    几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园区管委会的同志,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来查他们的身份,打听他们过来拍摄的目的。

    周浩然笑笑,“同志你好,我叫周浩然,我们是电视台的。”

    严记者的话筒上,还有着很醒目的栏目标志。

    对方看到了《民生调查》的标志,神色一下就郑重起来。

    这可了不得!

    现在全国最火的调查类节目,是皇冠台的《焦点访谈》。可是在海港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调查类节目不是《焦点访谈》,而是《民生调查》。

    海港人骨子里都很骄傲。

    他们不关心全国其他地方怎么样,他们只关心本地的情况,《民生调查》的社会调查针对的都是海港本地。

    这算是当前红星台最热门的一档节目。

    也是展玉山在生活频道当总监的最大政绩。

    “周记者,你好你好!”

    对方那个圆脸哥一下就热情起来,笑呵呵的跟他握手。

    周浩然笑笑,“怎么称呼?”

    圆脸哥自称名叫姜奇正,是一个小股长,负责园区的接待工作。

    “周记者,你们来采访,得跟我们报备啊,否则我们不好管理。”

    姜股长说话很气。

    周浩然恍然大悟,“这样啊,我们栏目组之前走到哪,都是不打招呼随便拍的,就是希望能拍到最真实的画面。”

    姜股长也是《民生调查》的忠实观众,自然知道他们的做派。

    只不过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还是很为难。

    “周记者,如果不报备,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很为难。”

    姜股长的语气多了些请求。

    现在国内流行社会调查类的节目,这就导致调查记者的身份水涨船高,别说是他一个小股长了,就算是更高级的领导,都不敢得罪这样一个能对舆论形成重大影响的群体。

    周浩然笑道:“那就报备吧,我们这次过来,不是说收到了群众举报,而是想紧随时代脉搏,来做一期宣传本地民营经济欣欣向荣的主旋律节目。”

    “这样啊,好!这样好!”

    姜股长听他这么一说,就心花怒放起来,然后告诉身边人,说是去通知领导。

    周浩然道:“先不用这么麻烦,姜股长,实不相瞒,我们《民生调查》栏目组有很多团队。每期节目能够上线,要经过内部讨论、竞争,还有很多轮的审核才行。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先踩踩点,先对我们园区的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姜股长不敢怠慢这样的贵,“周记者,要不我们去屋里聊聊?先喝口水吧,这大热天的,你们也太辛苦了。”

    周浩然笑笑,“行,那就打扰姜股长了。”

    严宏记者和摄像大哥本来就是陪衬。

    主导权在周浩然的手里。

    乔诺没进过社会。

    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奇。

    这时就有点小鹿乱撞,小脸蛋红扑扑,也不知道是太阳晒的,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事太紧张。

    只觉得周老师的控场能力好强大。

    跟管委会的同志沟通,也能牢牢占据主导权。

    一行人去了园区招待处。

    这地方说是个领导机构,其实就相当于电视台大院的门卫,级别非常低。

    过去之后,先报备。

    报备的时候,周浩然就不必留名了。

    他不是《民生调查》栏目组的人,真要是查起来也麻烦,就以领导的身份,指示严记者去签字报备。

    姜股长这边不敢托大,赶紧向领导汇报。

    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这可不是小事。

    尤其还是《民生调查》这样的当红栏目,必须得认真对待、严肃对待!

    周浩然很悠闲的喝着园区同志给准备的凉茶,笑着说:“姜股长,你真不用紧张,我们这次过来,不是做负面新闻调查的,我们是想来宣扬民企发展的春天。”

    姜股长笑哈哈,“知道!知道!周记者,领导正在赶过来,您稍等片刻!”

    “领导来了?”周浩然就很有姿态,“姜股长,你早说啊!怎么能让领导来找我呢,应该我们几个去拜访园区的领导才对啊!”

    姜股长觉得这位周记者虽然年轻,但是为人成熟圆滑,就比较放心,“没关系,领导已经来了。我是接待处的,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节目采访的事,您直接跟我们领导沟通。”

    没一会儿,领导们就真的来了。

    人数很多。

    少说也有十几个。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管委会副主任,姓庞。

    “庞主任,你还亲自过来了,我应该去拜访您的!”

    周浩然赶紧起身过去跟他握手,一脸歉意的模样。

    庞主任很和蔼,笑着说:“都一样,这园区里单位太多,不熟悉路的,还真找不到地方,我过来也正好。你们这是……《民生调查》栏目组?”

    “对,《民生调查》。”周浩然一脸正色,回过头,“小严,你带工作证了吧?给庞主任看一下。”

    “不用,不用!”

    庞主任笑呵呵,看这形势就不用怀疑。

    不过,严记者还是把工作者、记者证都展示了一下,让对方确认了身份。

    然后就是去会议室了。

    办公室的人安排座位。

    分成两排。

    左边,是管委会的同志,人数很多;右边,是电视台的同志,就只有严宏、邓顺和乔诺三人。

    至于周浩然,自然是和庞主任一起,坐在最前方的并列首位。

    他俩才是会议的主谈。

    其他人都是作陪。

    庞主任虽然是主场,可他是被动的一方,就率先开口,很谨慎的问:“周记者,你给句实话。你们这次的节目,到底是哪个方向?”

    周浩然笑着说:“主要是想做一些正面报道,表现出各级领导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是吗?”

    庞主任神色狐疑,不太相信。

    这里是海港!

    不是一些穷乡僻壤的省份。

    随着皇冠台《焦点访谈》火遍全国,全国各地都推出了类似的社会调查类的节目,来表现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

    可实际上,大部分贫穷落后的地方,捂盖子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允许这种调查类节目随便做报道?

    大部分还是以歌功颂德为主。

    偶尔有批评的,也是小骂大帮忙。

    没人喜欢看那样的节目。

    《民生调查》收视率稳居海港第一,就是因为在积极的落实“要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的上级政策,大部分节目都是民众反馈而展开报道的社会事件。

    节目的正义性,就必然意味着负面报道居多。

    这是庞主任最担心的一点。

    心说园区里哪出事了?

    怎么把这伙人给吸引来了?

    这可得应对妥当了!

    要是真出了什么事,他还不知道,然后被电视台给大张旗鼓的报道出来,那他就太被动了。要是闹大了,他这个副主任可能都会被撸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