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玄幻小说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174章 昭告天下!冠军侯威名传彻!
    翌日!

    应天城内!

    内城与外城的各处闹市热闹非凡。礼部将昭告下发至京兆尹府,这消息一经传出,便迅速在城中蔓延开来。

    作为都城,应天自然是率先得知这等大事的地方。

    而那宣诏之地,更是早早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眼中满是期待,他们深知,真正昭告天下的诏谕,必定是关乎天下的大事,谁也不愿错过这见证历史的时刻。

    人声鼎沸都不足以形容此刻宣诏之地的人流量。

    在无数百姓翘首以盼之中,昭告仪式终于开始。

    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手持诏书,神色庄重的走上高台,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八个字一出口,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更是充满了敬畏之色。

    “今,北伐大捷,战果足以振奋我大明子民之心。”

    “特令礼部以此昭告天下,鼓舞我大明万民的士气。”

    官员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周围回荡。

    “数百载以来,北元蒙古铁骑,号称举世无双,无敌于世。”

    “昔日,蒙古凭借铁骑之力,强行打开我华夏国门,奴役我华夏子民长达百余年,使我华夏子民遭受无尽的苦难与屈辱。”

    说到此处。

    官员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更有对昔日的屈辱,而台下的百姓们也纷纷面露悲愤之色,那段黑暗的历史,他们从未忘记。

    毕竟大明立国才二十多年。

    昔日元庭的暴政仍然历历在目。

    纵然如今青年又是一代人,但上一代的人还在,更是叙述过元庭暴政给子孙。

    他们深刻知道元庭的残忍。

    “如今,我大明以北伐北元为己任,誓要将其消灭。”

    “日前,在北元境内,我北伐之军与北元十万铁骑狭路相逢。”

    “当时,我大明军队以步卒居多,骑兵数量远不及北元,在兵力上处于劣势,难以与北元铁骑正面抗衡。”

    “然!我大明乃华夏正统,人杰辈出。”

    “冠军伯兼大宁指挥使朱应,以昔日盛唐专克骑兵的龙门阵,重创北元近半数铁骑,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力量。”

    官员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带着敬佩之色。

    此话一落。

    冠军伯之名一出。

    许多百姓们也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对这位冠军伯的英勇才智深感钦佩。

    “阵后,大宁指挥使朱应率领我大明四万骑兵,迎战近六万北元铁骑。”

    “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朱应将军悍勇无比,身先士卒,为了我华夏大明的荣耀,毅然以弱击强。”

    官员的描述让百姓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那敌强我弱的情形,更可以想象到那激烈的厮杀场面,这位冠军伯,朱应将军冲锋在前的身影在他们心中愈发高大。

    “经过一日的鏖战,朱应将军率领我大明四万骑兵,成功以弱胜强,击溃北元六万铁骑,斩杀敌军近两万,俘获无数。”

    “北伐,取得了重大胜果!”

    “此战,打破了北元蒙古铁骑称霸天下数百载的威名,打破了他们天下无双之神话。”

    “自此,北元蒙古铁骑已不复当年之勇,而我大明之骑兵,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之最。”

    “昔日我华夏国门被蒙古铁骑所破,百年屈辱,今日终于得以血耻!”

    “冠军伯!大宁指挥使朱应,年未满二十,却拥有悍将之勇力,具备卓越的统兵才能,可谓文武双全,实乃我大明的杰出人才。”

    “昔日辽东之战,冠军伯朱应就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辽东诸多坚城被攻克,北元太尉纳哈出也死于他手。”

    “今日,他又率我大明骑兵正面击溃北元铁骑,实乃护国之功,扬我大明天威。”

    昭告之下。

    由礼部拟定的昭告书也对朱应的赞扬毫不吝啬。

    经过这等渲染。

    百姓们也对这位年轻的将军充满了敬意和崇拜。

    “昔时,皇上敕封朱应为冠军伯,以昔日冠军侯之名为勉励,振奋人心。”

    “时至今日,冠军伯朱应不负皇恩,再次为国建功。”

    “经太子殿下上奏,晋封冠军伯朱应爵位为侯,封冠军侯,以此作为恩赏,昭告天下,我大明也拥有了昔日强汉时大破胡寇的冠军侯!”

    “今,以此昭告,振奋天下子民之心,共鉴之!”

    随着官员宣读完毕,应天城内顿时沸腾起来,台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甚至是整个应天城内。

    围观的百姓们听到这一消息,无不动容万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泪纵横,仰天长叹:“苍天有眼啊!我大明竟能取得如此大胜!”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握紧了拳头,激动地说:“蒙古铁骑昔日何等嚣张,破我华夏国门,奴役我们百载,让无数族人受尽屈辱,今日,我们终于雪耻了!”

    “没错!”另一位年轻人附和道:“昔日蒙古铁骑号称天下无敌,如今却被我大明铁骑击溃,真是扬眉吐气!”

    “冠军伯朱应,我早就听闻过他的名字。”

    “当年的辽东之战,他可是大放异彩,听说他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兵卒升到了大宁指挥使的高位,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战功换来的。”

    “我有个远方表亲就在大宁边军,听他说,在北疆那些异族眼中,冠军伯就如同杀神一般,夜里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哭。”

    “而且据说每次大战,冠军伯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是啊,我大明能有冠军伯这样的人才,实乃我大明之福。这也证明了我大明以军功为先,皇上与太子圣明,只要有战功就能加官进爵,如此公平公正,何愁我大明不兴!”

    “你们还在叫冠军伯?如今朱应将军可是我大明的冠军侯了!”

    “昔日霍去病大破匈奴,扬我汉家之威,如今我大明的冠军侯也毫不逊色,同样不到二十岁,就率领骑兵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真是壮哉!”

    “的确壮哉!冠军侯威武!”

    “吾大明骑兵,天下无双!”

    “吾大明天威,天下无敌!”

    “冠军侯,冠军侯……”

    随着讨论声越发热烈,百姓们的更是呼喊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浪潮般传遍整个应天城。

    冠军侯三个字,响彻整个应天城内外。

    这欢呼声如同层层音浪,一波接着一波,向着整个城池扩散。

    哪怕是身处皇宫之中,也能清晰的听到这激昂的呼喊。

    文渊阁内!

    朱元璋原本正专注地批阅着奏折,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来回舞动。

    突然。

    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喊声传入他的耳中,他微微一怔,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缓缓抬起头,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随着那呼喊声越来越清晰,他的老脸上渐渐露出动容之色。

    “朱应啊!”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眼中神色复杂:“咱儿子可是为你求了一个天大的殊荣啊。”

    “二代冠军侯之名以后将伴随你身,青史永存。”

    “希望,你不要辜负咱儿子对你的期望,否则,咱是真的不会气的。”

    显然。

    对于此等涨臣子威望,天下宣诏之事,朱元璋始终还是有些担忧的。

    而在东宫大殿内,朱标也听到了这阵阵热烈的呐喊。

    他同样也在批阅奏折,闻声,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温和而欣慰的笑容。

    “冠军侯!”

    朱标轻声说道,感慨道:“吾大明也有冠军侯了。”

    “以此战果为激励,今日是应天,他日便是我大明天下。”

    “昔日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战功卓著,却遭天妒。”

    “孤的冠军侯朱应,定会在大明长存,拱卫吾大明天下。”

    “孤相信,孤的选择不会错的。”

    朱标的眼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对于这一昭告,他不后悔。

    甚至于。

    他可以预想到为何朱应继续为大明立下更多战功的场景。

    此刻!

    朱府内,同样也是一片沸腾的景象。

    林福站在院子里,听着府外传来的阵阵高呼声,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快步走进大厅,对沈玉儿说道:“少夫人,你听到了吗?”

    “少爷,他真的封侯了,而且还是侯位之中最为尊贵的冠军侯!”

    “哈哈哈。”

    “可惜老夫人不在了,如果看到少爷有今日的出息,想必也会极为高兴的。”

    林福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嗯。”沈玉儿轻轻点头,同样也是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夫君如果得到这个消息,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这可是冠军侯啊!”

    此刻。

    沈玉儿的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骄傲和自豪,每一个女子都渴望自己的夫君是个盖世英雄,而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夫君真的做到了,成为了万民敬仰的英雄。

    正在这时,一个护卫匆匆跑到大殿内,神色恭敬的向沈玉儿和林福禀告道:“夫人,管家,府外来了很多马车,说是来给老爷送上贺礼的。”

    “这是礼帖。”

    说着。

    护卫双手递上一大摞礼帖。

    林福接过礼帖,随手打开一封,只见上面写着:“礼部尚书吕本礼帖”。

    他不禁面露惊讶之色。

    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封:“兵部尚书唐铎礼帖”。

    他心中明白,这些礼帖的主人都是朝堂上的权贵。

    “少夫人,”林福神色严肃的说道:“这些人礼帖的主人可都是朝中权贵,老奴觉得不可怠慢了。”

    “要怎么做?”沈玉儿略显慌张的问道,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中有些不知所措。

    “礼帖可以收下,礼物不能收。”林福郑重的说:“此事,必须少夫人亲自出面。”

    “皇上与太子对少爷已经恩泽不小了,如若真的收下了这些礼物,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闻言。

    “嗯。”沈玉儿立刻点了点头,她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自然不想给自己的夫君拖后腿。

    于是,她与林福一同向着府外走去,准备应付这些来访的人和礼帖。

    而在沈家,气氛却截然不同。

    沈府的内堂中,沈万三父子几人正坐在那里,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沈管家一脸焦急的跑进来,向沈万三禀告道:“老爷,真的……那朱应真的封侯了。”

    “冠军侯!”

    “而且当今皇上还以昭告宣布,如今整个应天城,未来整个天下都会知道冠军侯朱应的威名。”

    “据在朱府外的探子来报,许多朝堂的权贵都派人去朱府送礼了,整个朱府前人山人海,访无数啊。”

    沈万三听着沈管家的汇报,脸色愈发阴沉,他紧紧的握着拳头,手背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此刻,府外传来的阵阵高喊冠军侯的声音,仿佛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的耳膜。

    如今朱应取得如此威名,对于沈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

    “唉。”沈万三长叹一口气,老脸上写满了苦涩与无奈。

    这种情况,他又怎能想到呢?

    他经商多年,一向谨慎稳重,极少遭遇如此重大的挫折。

    这时。

    沈燕儿一脸怒气地冲进内堂,她双眼通红,看着自己的父亲,大声埋怨道:“爹,你当初就不该将女儿嫁给那吕豪的,如若女儿嫁给了朱应,如今就是冠军侯的夫人,身份尊贵,又怎会落得今日之景啊。”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悔恨和不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面对女儿的指责,沈万三无言以对。

    他低下头,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如今的局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他感到无比的无力和绝望。

    …………

    北疆,北元疆域。

    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一片荒芜的景象。

    远方,一个北元骑将正带着不到百骑,以及数千溃败的元军步卒,狼狈地向前逃窜。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恐惧,甚至兵器也丢得七零八落。

    突然,一声尖锐的破空声响彻天际,如同雷霆。

    那个为首的元将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一支利箭便如闪电般射来,瞬间穿透了他的战甲,贯穿了他的身体。

    强大的力量将他整个人从马上掀翻在地,重重的摔在黄沙之中。

    “将军神威!”

    “杀!”

    “兄弟们,迂回包围,将这些逃跑的元军崽子一个不留!”

    “杀啊!”

    魏全骑在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激动地大喊着。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杀意无穷。

    不仅是他。

    “杀,杀,杀!”

    “杀光这些鞑子。”

    “杀啊……”

    万众骑兵如潮水般奔腾而出,马蹄声如雷,大地都为之颤抖。

    他们从两面迅速突进,如同两把锋利的剪刀,将这一支逃窜的元军迅速包围起来。

    骑兵对步卒,本就有着巨大的优势,更何况此时的元军早已士气低落,毫无抵抗之力。

    “击杀北元万将,捡取全属性30点,捡取30天寿命,奖励一阶宝箱一个。”

    在万军冲杀出去后,朱应手提宝雕弓,神色冷漠。

    刚刚那一箭,正是他射出的。

    他双腿轻轻一夹马腹,身下的乌锋如同离弦之箭,向着敌军冲去。

    朱应一边疾驰,一边从背后的箭壶中抽出箭,目光如鹰,紧紧凝视着那些逃窜的元军。

    一箭射出。

    “击杀北元士兵,捡取1点力量,捡取5天寿命。”

    “击杀北元士兵,捡取1点体质……”

    一连的提示声在他脑海中响起。

    朱应的箭术高超,每一箭都如同无常的召唤,带走元军士兵的性命。

    他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数个元军士兵被贯穿,倒在血泊之中。而朱应的箭矢不停,他继续在后面疯狂地射杀着逃窜的元军,能杀一个算一个。

    此时,距离击溃北元铁骑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时间。

    没有了北元铁骑的威胁,大明两路大军已经在逐步合兵,分别向着北元的各个卫城发起进攻。

    眼下,正是北元一个卫城被攻破后,城中元军四处逃窜,朱应麾下边军将士四散追击,尽可能地杀伤元军。

    时间过得很快,这数千逃窜的元军很快就被朱应麾下的骑兵追上。

    在一番激烈的杀伐之后,元军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朱应率领着将士们得胜而归,回到军营。

    夜幕笼罩着大地,军营中燃起了熊熊篝火。

    营帐内,朱应躺在榻上,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十六个宝箱了。”

    朱应轻声说道,带着喜悦的笑容:“全属性也六千多点了。”

    “这一次北伐之战,真的是实力大提升啊。”

    朱应他闭上眼睛,回想着这近一个月以来的战斗经历。

    十分满足。

    在这期间的战争!

    他一如既往地冲杀在前,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实力的机会。

    总计杀敌人数也成功突破到了一万三千人,可以说,斩获颇丰。

    北伐之战到了现在。

    北元,已经没有多少牌可以出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