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标所言!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太子言之有理。”
“此番。”
“蓝玉之过失让我大明将士伤亡不小。”
“暂惩处罚俸一年,后续如何惩处,看蓝玉能否在辽东战场戴罪立功。”朱元璋大声道。
“父皇圣明。”
朱标当即附和道。
心底也是带着一种庆幸。
淮西。
虽跋扈,但与朱标的关系也是匪浅的,如若此番真的严惩了蓝玉,他这个太子也是有些挂不住脸了。
毕竟出征辽东议定后。
在选将方面,蓝玉与傅友德都是朱标推荐的。
朱元璋自然也是要顾及到的。
“皇上圣明。”
朝堂上那些弹劾的御史们也是纷纷附和起来。
惩处蓝玉,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自然是满意了。
毕竟想要凭借这战场失利将蓝玉直接整死是不可能的。
毕竟朱标所言有理,如若因为此事而将统兵战将直接给重惩了,以后朝廷想要战将统兵都无人敢去了。
“父皇。”
“从冯胜大将军所呈急报上来看。”
“此番之所以能够破了纳哈出的围歼之策,朱应功不可没啊。”朱标抬起头,十分感慨的说道。
虽然只是急报,以文字呈奏而来。
但这是冯胜亲笔所写,将铁岭战况的紧急还有诸多情形都上奏了过来。
“以铁岭全城为诱饵,待得大军攻入城中,一举焚城,埋伏在城外的元军则围困全城,袭蓝玉后军。”
“纳哈出这一策不愧是他视为反败为胜之策。”
“此策的确是上乘。”
“如若没有大宁边军,没有朱应来援。”
“蓝玉必被其全歼。”
“纳哈出的大军必反攻我大明夺取的辽东诸城,甚至攻我大宁府。”朱元璋语气也是带着几分庆幸的说道。
以他的战略眼光自然能够看出来,如若真的让纳哈出的策略得逞了,辽东战局必然会发生逆转。
“父皇。”
“这一策已经是纳哈出被逼的狗急跳墙之策了,他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却不想算来算去,少算了大宁边军。”
“此战已经结束。”
“纳哈出败了。”
“其十五万大军折损十万余众,这也是他最后的兵力了。”
“虽说我大明在铁岭也付出了数万计的伤亡,但相比于纳哈出,我大明损亡更小,而且,此战之后,纳哈出将再无能力抵抗吾大明兵锋了。”
“此功,当属朱应,当属大宁边军。”朱标笑了笑,大声道。
“太子言之有理。”
“此战之功,当属朱应还有他麾下的大宁边军将士。”朱元璋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朱应。”
“这小子实则让咱吃惊啊。”
“在大军进攻铁岭之初,朱应通过元军驻守城池的情况就猜测元军或许会在铁岭设伏,有所诡计,而且还特意派人去提醒了蓝玉小心慎重,可蓝玉却未曾听从。”
“这才有铁岭差点被全歼之败。”
“朱应。”
“的确是我大明的一个将才,昔日太子许以冠军之名,果真是没错。”朱元璋大笑着夸赞道。
看得出。
他对朱应真的是很满意。
作为执掌整个大明帝国的皇帝,朱元璋从无到有,战略眼光自然极强的。
朱应在铁岭一战,可谓是力挽狂澜。
“父皇。”
“朱应这一次立下大功,不仅挽救了数万计大明将士的性命,更是重创了元军,让纳哈出再无机会反吾大明。”
“理当重赏。”
朱标当即为朱应请赏。
“太子言之有理。”
“不过……”
朱元璋带着几分思虑之色。
沉思一刻后。
“铁岭一战之后,纳哈出已经无力抗我大明。”
“辽东将收复。”
“咱觉得还是等辽东彻底平定之后,再行对朱应论功行赏。”
“到时候可一起进行赏赐。”朱元璋笑着道。
闻言!
朱标也点了点头:“父皇圣明!”
“不过。”
“朱应之功,理当勉励。”
“大宁边军之功,更当勉励。”
“传咱的旨意。”
“铁岭一战,大宁将士劳苦功高。”
“勉励大宁代指挥使卜万,赐百金。”
“另。”
“凡大宁边军将士,依杀敌之功,交代镇抚尽快晋升。”
“当然。”
“还有朱应,单独给他下一封圣旨,勉励于他,好好夸赞一番。”
“太子。”
“这两道圣旨你看着拟定就行。”朱元璋笑着说道。
“儿臣领旨。”
朱标欣然领命。
“好了。”
“诸卿可还有本启奏?”
朱元璋看向了朝堂之上。
“启奏皇上。”
“此番铁岭一战,我大明将士伤亡数万计,待得大战结束,名册统计之后,我大明或许要付出诸多的抚恤金银。”
“此事,还需皇上定夺。”
唐铎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赵勉。”
朱元璋直接看向了户部尚书。
“皇上。”
“征伐辽东之战已经时过半载,每日消耗的钱粮无数,待得战事结束,国库或许留余不多了。”赵勉立刻站出来道。
“除了防备天灾的储备,其余都必须拿出来支持安抚伤亡将士抚恤。”
“这是首要。”朱元璋直接道。
“臣领旨。”赵勉恭敬领旨。
“好了。”
“太子。”
“再加传一道圣旨给冯胜,连同对蓝玉的惩戒。”
“辽东将定,一切稳妥进行。”
“纳哈出,能擒则擒,不能擒则杀。”
“这一次,咱可以不要活的。”朱元璋冷冷说道。
昔日。
在大明北伐的一场大战之中,实则纳哈出已经被大明所擒,那时候朱元璋想着攻心为上,将纳哈出放回了北元,结果就造就了北元太尉,让纳哈出在辽东发展得根深蒂固,成为了大明的隐患。
所以这一次。
朱元璋定然是不会再留情什么的。
……
辽东,辽阳!
城关之上。
纳哈出站在了其上,看着城前。
数万计骑兵奔袭而来。
纳哈出的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
“终于到了这一日了。”
“明骑。”
“大宁。”
“看来为首那个骑着黑色汗血马的明将就是朱应了。”
纳哈出凝视着,喃喃说着。
“太尉。”
“如今我辽阳城内兵力高达十万。”
“就算是辽东要失陷,我军也要死死咬下明军一块肉。”
“必与明军同归于尽。”
一旁的洪宝宝冷冷的说道,语气之中也带着一种决然。
“高丽,可有消息传来?”
纳哈出看向了一旁的观童问道。
“回太尉。”
“高丽王已经下令了,命大将军李成桂率领十万大军来援辽东。”
“如今已经在路上了。”
“只要我们坚守辽阳不破,待得高丽这十万大军一到,或许就有转机。”观童立刻回道。
“高丽十万大军。”
“他们的战力比之建奴都不如。”
“寄托希望于他们,还不如寄托于明皇暴毙退兵。”纳哈出带着讥讽的说了一句。
显然。
对于高丽来援解危局,纳哈出是不抱有多少希望的。
在经过铁岭一战后。
唯一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失去了。
纳哈出心底已经是充满了悲观的。
如若不是无颜回去面见元皇,或许纳哈出已经丢弃辽阳城逃走了。
可终究。
纳哈出做不出这等事情。
一旦逃回去。
不仅太尉之位不复,甚至于还要受元庭各权贵排挤,甚至于多年打造的忠义之心也无存了。
所以说。
为了自己的清名,更为了自己的家小,纳哈出都不能逃。
而此刻!
距离城前大概两百步。
一阵阵踏动声席卷而来。
随着朱应一抬手。
“吁。”
身后近两万骑兵勒住马缰,纷纷停下。
最前沿的朱应也是停了下来。
凝视着前方的辽阳城。
“兄弟们。”
“我军先一步到了辽阳了。”
朱应笑着说道。
“威武,威武。”
身后数万骑兵激动举起兵戈,大声高呼着。
配合着前阵的大明战旗,还有大宁的战旗,更是让军威完全展现而出。
“将军。”
“如今我们先一步来到。”
“但主力大军还未前来。”
“从请报上,这辽阳城内的元军不下于十万,而且粮草辎重充足。”
“此番我们如若进攻,讨不了好。”张武恭敬说道。
“废话。”
朱应转过头,没好气骂道:“你觉得我会直接进攻找死?”
“嘿嘿。”
“跟着将军冲杀惯了,每遇到城池将军就带着我们破城杀进去。”
“末将也是怕将军一时想不开就直接冲杀了。”张武尬笑了两声道。
“虽说不可进攻。”
“但也可给纳哈出下一道战书。”
朱应笑了笑。
随后一抬手。
刘磊立刻会意。
直接拿出了一块布,还有一支笔,当即递到了朱应面前。
朱应接过来。
直接提起笔,在这布上写下了一句。
随后。
从背后箭壶内取出了一支箭。
将这布绑在了箭上。
提起了宝雕弓。
弯弓搭箭。
常人难以拉动的宝雕弓在朱应的臂力下轻而易举的拉成了满月。
下一刻!
咻的一声。
箭矢脱弓而出。
化作了一道流光,直接向着辽阳城飞掠而去。
几乎只是在瞬间。
“太尉小心。”
一旁纳哈出的亲卫统领看到一道流光迅速袭来,急忙对着纳哈出一扑。
噗呲一声。
这一支箭直接钉在了城关后的青石板上。
甚至这青石板上都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可见这一箭威力有多大。
甚至直接入其三分。
“好强的臂力。”
“好厉害的弓。”
纳哈出抬头一看,看到了这入其三分的利箭,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骇然来。
这等臂力,这等厉害,当真是他大元的大敌啊!
“上面有布,取下来。”
纳哈出站直起来,对着手下道。
一个亲卫当即跑上前,取下了箭。
箭头已经弯曲,但箭杆上的布完好无损。
纳哈出接过来一看。
脸色一变,却是被气笑了。
在布上只有一句话:“纳哈出!等着吾朱应取你首级!”
“朱应。”
“果然是他啊。”
“吾麾下诸多战将都是死于他手。”
“如今他竟如此狂妄要取本太尉的首级。”纳哈出带着几分冷意说道。
“这朱应太过猖獗了。”
“太尉。”
‘如今趁着明军主力大军还未来,末将愿意率军出城,杀这些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将朱应的人头斩下献给太尉。’洪宝宝一脸愤怒的道。
对于纳哈出,他是无比感激的。
当初他原本是北元老巢的,可因为杀了一个权贵,无处可去!
之后是被纳哈出收留,才得以存身。
所以他对纳哈出十分的感激,愿舍命报效。
“愚蠢。”
纳哈出骂了一句,一脸严肃。
“难道你看不出这朱应是故意来激怒,为的就是引我军出城的?”
纳哈出冷笑一声,显然已经看透了朱应的意图。
“这朱应兵力看起来不到两万,以我城中兵力足可歼灭。”
“太尉是不是担心过头了?”洪宝宝诧异道。
“他现在看着兵力的确不多,但你怎么肯定后面没有埋伏的明军?”
“这朱应,可是非常之狡诈。”纳哈出沉声道。
“不过十七岁的年龄,怎会生得如此狡诈?”
“这朱应究竟是什么人?”洪宝宝骂了一句。
“一个我大元未来不可忽视的敌人。”
纳哈出叹了一口气。
凝视着城前的朱应,有着深深的忌惮。
这是哪怕面对淮西众多悍将都未曾有过的。
“传本太尉命令。”
“从今日起,封锁全城,任何人不得进出。”
“从今日起,全军备战,无论明军如何激怒,不得出城交战,以固守为主。”
“从今日起,死守全城,与明军决战到底。”
“如今已经入冬,待得到了冬季最冷时,或许我辽东还有反攻之机。”纳哈出大声下令道。
“末将领命。”
城关上众多元将齐声道。
目光回转!
看着没有任何动静的辽阳城。
朱应面带失望之色。
“可惜了。”
“竟然没有激他们出城迎战。”
“这纳哈出果然是老狐狸。”
朱应有些失望的说道。
原本还打算骗一些元军出城来交战,自己顺势杀了,也算是率先来到了辽阳城的一种头彩了。
不曾想。
纳哈出不给机会啊!
“传将令。”
“择地安营,等主力大军合军。”
朱应大声道。
随后直接策马一动,掉头离开。
近两万骑兵将士也是纷纷随行。
震动声不断,离开了这辽阳城前。
时间很快!
夜幕之下。
距辽阳城不到五里。
明军安营扎寨所在!
出征辽东明军除了驻守夺回各城的。
其余尽数都汇聚于此。
将营内!
征辽东众将都已经到期了。
营外戒备森严,无将令不得入,营内每一个将领都是指挥佥事,乃至于之上的将领。
冯胜居于主位。
左右则是傅友德与蓝玉两个主将。
当然。
因为铁岭之故,蓝玉麾下也有诸多将领战死,还有一些在伤兵营内疗养。
也让如今的将营内空缺了不少人。
“诸位将军。”
“皇命之下,此番征伐辽东的大军完成了聚合了。”
冯胜居于主位,看着营帐内的众将一笑。
“大将军。”
“直接下令吧。”
“辽阳近在咫尺,纳哈出已经是强弩之末,明日定要攻破辽阳,收复整个辽东。”傅友德直接请命道。
“是啊。”
“大将军直接下令吧。”
“末将愿为先锋。”
“末将也愿。”
顿时。
王弼,胡海等将领纷纷出声请命。
兵临辽阳,这也是攻伐辽东的最后一场大战了。
只要破了辽阳,剩下的辽东诸城就没有什么难度了,轻易就可收复。
“这些淮西悍将又开始了。“卜万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朱应道。
“让他们去抢吧。”
“反正也是攻伐辽东的最后一场大战了。”
“该得的战功,我大宁边军已经得到了不少了。”
“而且虽说是最后一场大战,可纳哈出定然会死守辽东,想要拿下这大功也不容易,先让他们去争吧。”朱应则是淡淡一笑,并不在乎去抢什么功。
攻城掠地!
一切还是要凭战力的。
“对。”
“让他们抢去吧。”卜万微微一笑,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态,不言语。
看着营帐内众将请战。
冯胜微微一笑,对有此战意也是十分满意。
“此番兵力聚合。”
“大军近二十万。”
“我军兵力至少两倍于纳哈出。”
“而且在战力上皆是战场老兵,非纳哈出能比拟。”
“此战,一战定辽阳,收复辽东,光复吾汉家故土。”
“只待收复。”
“诸位将军皆是吾大明功臣,更是会在吾华夏汉家青史留名。”冯胜一脸郑重的说道。
辽东流离于汉家数百年了。
自从昔日元掌天下后,就一直归于元庭掌控。
哪怕大明立国之后,逐步收复汉家疆土,南方定,北方归来。
这辽东仍在元庭掌控,时至如今,这才开始了对辽东收复的关键。
“愿誓为大明效力。”
“为华夏汉家,光复故土。”
此刻。
每一个战将的神情都是无比郑重,充满了对青史留名的渴望。
“明日一战。”
“我军必须发挥出全部战力。”
“辽阳城作为辽东府城,被纳哈出经营多年,城防坚固,超过金城与开原。”
“不过。”
“辽阳城广城大,分为东西南北四门。”
“纳哈出虽聚兵守卫辽阳,却兵力有限,不如吾大明。”
“此战,必须发挥出我军兵多将广之优势。”冯胜沉声说道。
显然。
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动兵,如何进攻辽阳了。
“但凭大将军吩咐。”
营帐内众将齐声道。
“西门,为辽阳城面对我军正门,还有南门!交由傅将军麾下进攻。”
“东门,交由蓝玉将军统兵进攻。”
“北门,交由大宁边军进攻。”
“此战。”
“自四门同时进攻。”
冯胜根本没有过多思虑,当即指定将领,下达将令。
如今征伐辽东大军都已经聚合,自然是要完全利用这大军的优势。
兵分四路,强行进攻。
辽阳城虽然城高城坚,但相比于金城与开原,要更好进攻。
因为他有四门。
在如今这时代。
府城皆有四门。
而其余城池则是两门。
如今大明兵力足够,自是要完全发挥优势,只要一门攻破,城中元军就将首尾不兼顾,必乱必溃。
“末将领命。”
随着冯胜将令落下,被点到的众将纷纷领命。
朱应身边的卜万也是领命。
“明日攻城之时。”
“谁先擒杀纳哈出,便为首功!”
“皇上已经派人传旨了,这一次,死活不论。”
“皇上对这纳哈出已经没有任何容忍了。”冯胜冷冷说道。
“末将领命。”
众将眼中都透出了一种炙热。
进攻辽阳城,便是辽东最终的根本决战。
纳哈出!
北元太尉,辽东首脑。
谁若是擒了他,杀了他!
便是真正的大功。
此刻。
哪怕是朱应也不例外。
“纳哈出。”
“不知道斩了他会不会有二阶宝箱。”
“毕竟他执掌一方,在北元的地位极高。”
“如建奴那种小族的族长,哪怕是高丽王都比不上这等权位吧。”
朱应心底暗暗想到。
这营帐内人人都想要擒杀纳哈出,但后者只有一人,那就各凭本事了。
“此番除了有皇上督促我军收复辽东。”
“更有另外的恩赏与惩处圣旨。”
冯胜话音一转,声音在营帐内响彻。
闻声!
蓝玉的表情一变。
他自然明白,这个惩处是与他有关的。
“皇上旨意。”
“大宁代指挥使卜万,节制大宁边军有功,赏赐百金,记功。”
冯胜拿出了一封圣旨,简短宣读道。
卜万一脸激动的站出来,大声道:“臣卜万,谢皇上隆恩。”
对于卜万而言。
此刻无比激动。
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收到当今皇上的圣旨。
这是何等殊荣恩泽。
别看在大明为臣的官吏不少,但是能够有荣幸收到圣旨嘉奖的,那是少之又少。
冯胜身边的亲卫统领立刻捧起圣旨,放在了卜万的手中。
“卜大人。”
“虽说你为文官,但暂代指挥使之职,在后勤辎重方面立下了诸多功劳,更是配合边军将领全力征伐辽东,这圣旨恩赏,你当受。”冯胜笑着说道。
“多谢大将军。”
卜万双手捧着圣旨,尤为激动。
当退回自己位置时。
卜万紧紧握着圣旨,充满感激的看着朱应。
“朱将军。”
“谢谢你了。”
“这可是我人生当中收到的第一道圣旨。”
“若是没有你,我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卜万高兴的说道。
“大人气了。”
“这本就是大人你应得的。”
“你作为大宁边军指挥使,大宁边军的战功自与你一荣俱荣。”朱应笑着说道。
“恩。”
卜万重重点头。
但眼神之中对朱应的感激没有任何消退。
“大宁边军指挥同知朱应。”
冯胜又大声道。
“末将在。”
朱应当即走了出来。
“皇上有旨。”
“铁岭一战,朱将军救援有功,避免吾大明将士遭全歼之危局,记大功!待得平定辽东之后,必会有所重赏。”
“皇上与太子希望朱将军再为国立功,保家卫国。”
冯胜大声说道。
圣旨的意思也被他宣读了出来。
“臣朱应,定不负皇恩。”
朱应也是立刻回道。
然后亲卫统领将圣旨交给了朱应。
“宿主领取圣旨一封,奖励普通宝箱一个。”面板提示道。
“这要是老朱一次性给我下十道圣旨该多好。”
“那就是十个宝箱了。”
看着手中的勉励圣旨,朱应心底感慨一笑。
随着两道嘉奖圣旨落下。
接下来便是惩处的圣旨了。
冯胜目光看向了蓝玉。
感受到这道目光后,蓝玉也是一脸憋屈的站了出来。
“永昌侯蓝玉。”
“贪功冒进,不仔细探查敌情,让麾下军队置身于危机伏杀,若非外援及时赶到,必全军覆没。”
“念你是无心之失。”
“今,罚俸一年,以作惩戒。”
“辽东战场之上,给予你戴罪立功机会。”冯胜大声宣读道。
“臣蓝玉,领旨谢恩。”
蓝玉一脸挫败,恭敬一拜。
冯胜见此。
亲自走到了蓝玉面前,将圣旨放在了他的手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