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82章:阿兴回家,娘我借到粮食了
    小赵干事见状,开口道:“你们满意就行了,街道办还有事要忙,我便回去了。”

    说罢,他便放下钥匙,转身离去。

    这里的大爷们,可不跟某四合院里的一样,啥事都得院里自己解决,不准往上报或报警,因此他也就不必再特地嘱咐刘大爷,多照顾一下小雯等人了。

    街道办最近这段日子忙得很,他要快回去帮忙才行。

    李复兴也没再留,他知道街道办最近很忙。

    他接着转头问李小雯几人:“看看还缺什么东西吗?”

    李小雯说道:“二十一叔,东西我们都带了,不缺。”

    眼下这时代的人们都很节俭,因为物资短缺的原因,不少东西都是缝缝补补凑合用的,除非实在没法修补,不然是不会换的。

    而且生活必需品,厂里也发了不少。

    “行,不用买其他东西的话,你们便规整一下房子吧,我给你们每人留下五块钱,这个月花,李大重他们几个人的,你们便明天捎给他们吧,等之后发工资了一并还我就行。”李复兴说。

    他见无事之后,便又说道:“好了,我就不留了,还有别的事要办。”

    在走之前,他还与院里的刘大爷寒暄了几句,还给了对方一包大前门。

    刘大爷当然明白他的用意,便让他安心,这些小姑娘在他们院里住,便是他们院里的人,肯定不会被人给欺负了。

    他刚刚便看出来了,这个年轻人与街道办的关系,应该很深。

    李复兴随后回到自己院里歇了一会儿,到下午便回了李家庄。

    李家庄待着更惬意一些。

    “复兴,之前你孵的鸡蛋,好像快出小鸡了。”老支书一看见李复兴,便激动说道。

    老支书当然知道那些鸡蛋的金贵,因此每天都得去孵化房亲自看几眼才能安心,若是能孵化出小鸡,往后便有大量的鸡蛋和鸡肉了。

    眼下一个鸡蛋都能卖到一分钱,一斤便要好几毛,一只鸡更是得要一块钱左右,因此现在这孵化房甚至可以说是个聚宝盆。

    李复兴盘算了一下,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也不回家了,当即便跟着老支书去了小鸡孵化房。

    推门走进去后,耳边便响起微弱的小鸡叫声,李复兴当即便清楚,马上便要有小鸡孵化出来了。

    在孵化前的一段时间里,小鸡便会在鸡蛋里发出声音,虽然不大,可仔细听的话还是能听到的。

    老支书开口道:“也不清楚这回孵化率能有多少。”

    这次用的是人工孵化,而非传统的母鸡孵化,因此孵化率还是得打个问号的。

    “支书您放心就是,这次孵化率怎么都得有个百分之八九十。”李复兴说。

    如果现在技术能再先进一点,全部孵化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老支书听了李复兴的话后,虽然稍稍宽慰了一些,可毕竟还没亲眼见到,因此还是多少有些担忧的。

    便在此时,有二十多只小鸡破壳出来了。

    老支书左右张望,目光落在一枚有了明显纹路的鸡蛋上,问道:“复兴,这鸡蛋成了活珠子了?”

    李复兴盯着看了看,也不太确定,说道:“难不成是毛蛋?看着也不太像是活珠子。”

    一旁的人有些听不明白了,这俩东西不是一样的吗?

    开口问道:“毛蛋跟活珠子不是一种东西么?”

    李复兴说道:“看起来是差不多,可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毛蛋是鸡蛋受影响而死在蛋壳里的小鸡,可活珠子是还没成型的东西,是人工干预的。”

    这两种东西都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去的,像是臭豆腐一样,喜欢吃的会爱不释手,不喜欢吃的就会谈之色变。

    “这样啊,我还觉得这俩都是一个东西呢。”发问的村民点头。

    还是复兴懂得多。

    老支书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平时叫你们多读书,你们都顾着玩。”

    李复兴说道:“支书,让人把村里的母鸡给找来吧,帮着养一下小鸡,咱们就不用费那么多力了。”

    老支书点头答应:“行,等等我亲自带人去找。”

    还是得安排人看着这些小鸡,毕竟是村里未来发展的指望,可不能出任何差池才行。

    ……

    一连走了两天多,阿兴才终于到了自己村。

    为了能隐藏粮食,他选择了走小路,毕竟大路要经过很多户人家,要是被看到了,谁也不敢保证能留住这些粮食。

    因此就算小路会绕远一些,他还是走了小路。

    阿兴走的飞快,而且眼睛时刻观察着四周,生怕有人发现自己。

    原本几分钟的路,这回硬生生走了十多分钟,但也是很值得的,因为没有被人发现带了粮食回来。过几天把传家宝再带到城里去,估计便能坚持个大半年了。

    他并未敲门,而是直接走进了屋,屋里一共老少五人,都躺在床上,见阿兴回来,也都只是抬了抬头。

    瘦的脱相的小女孩有气无力问道:“二哥,去大姐那借到粮食了吗?”

    她感觉自己的眼皮很沉重,很想闭上再也不睁开了。

    “放心吧小妹,二哥借到了,咱们不用饿肚子了。”阿兴说着说着眼眶红润。

    女孩身旁的中年妇女同样虚弱问道:“阿兴,你这话是真的么?”

    “娘,我哪会骗你们呢,你们看看!”说罢便把粮食放在了床边上。

    小妹挣扎着爬起来,把麻袋给解开,黄灿灿的小米便进入了她的视线中。

    “二哥,这都是大姐借给咱们的么?”

    这袋小米可是不少,放在眼下这个国内四处都忍饥挨饿的时候,可太金贵了。

    中年妇女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很是震惊,赶忙问道:“阿兴,是不是把你大姐家的粮食都借来了?”

    她本以为就算能借到,应该也只有四五斤。

    现在这些足有几十斤,一户人家哪能愿意借出这么多粮食来?要是女婿还没过世,那还可以说得通,毕竟女婿是司机。

    可女婿过世之后,女儿家过的应该也不怎么好。

    “您放心吧娘,这粮食是大姐他公公用家里的宝贝换来的,有几百斤呢,大姐怕出事,这才让我先带这几十斤回来。”阿兴说道。

    听到阿兴这话,阿兴他娘才安心了。

    有了这几十斤小米,他们便能多坚持上一些时日了,最近村里饿死了不少人,若是没有粮食,自家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