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70章:蔡主任的老岳父,退休大领导
    要是一个厨师连领导都不放在眼里,天天的跟领导对着干,那可真是脑袋坏了。

    现在这个年代,就算厂长不能随便开除工人,可给你穿个小鞋那是太简单了。

    “主任,这四菜一汤,咱们两个人吃,有点太……”

    蔡主任说道:“无妨,林厂长就是这么安排的,你帮咱们厂开发这么多产品,吃顿好的也是应该。”

    再者说,他们都是后勤部的领导,哪有人敢有异议?

    厂里的安保人员都不敢与他们后勤部起冲突,怎么说也是管着一厂人吃喝的,哪有人会给自己找麻烦?

    现在的安保可是很厉害的,特别是他们这种有万人规模的大厂,各种枪支弹药那是应有尽有。

    何况那些安保人员还大多都是退伍回来的。

    见蔡主任都这么说了,李复兴也就不再气。

    吃完午饭后,蔡主任给了李复兴地址,随后李复兴便去了四合院。

    拜访老干部,可不能空着手。

    李复兴在寻思,该送点什么东西。

    无论过几年起风会如何,可多结识一些大人物总会没错。他们的消息都很精通,在有事之前提前说一下,便不会太被动。

    李复兴听说,蔡主任的岳父最近又迷上了钓鱼。

    这么说来,一些穿越的前辈去钓鱼碰到大人物,还是有说法的。可就算如此,李复兴也懒得去学这种法子。

    垂钓人的最爱,估计也就是鱼竿了。

    后世的鱼竿,种类非常多,各种材料应有尽有。

    而且一旦入了钓鱼的坑,便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忘记吃喝是常事,更有甚者,连媳妇都不要了。

    李复兴想着,要不送套鱼竿算了?

    拼夕夕里便有鱼竿,价格有点小贵,几十块至几百块的全有。

    现在的鱼竿都还很简陋,不过蔡主任他岳父是领导,可能会碰到一些比较好的鱼竿。

    琢磨来琢磨去,李复兴最终决定买一套普通鱼竿。

    这材质放在当下,已经是很好的了。

    更好一些的,他可不敢拿来送。

    到了晚上,李复兴便带上那套鱼竿,去了蔡主任给的地址那。

    这里是一处大院,可显然比四合院要好很多,门口有荷枪实弹的人站岗。

    李复兴过去问了两句。

    “请稍等片刻,我马上……”

    那站岗的话音未落,蔡主任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小张,这是我爹邀请的人,不必问了。”

    站岗的战士立马敬了个礼,随后放行。

    “带东西来干嘛?”蔡主任看李复兴提着个木匣子,笑着说道。

    “朋友给的一套鱼竿,我也不钓鱼,这个主任您是清楚的。因此这东西放在我那,也是白瞎了,根本发挥不了用处,我这也算是成竿之美了。”李复兴说道。

    蔡主任愣了一下。

    想不到是鱼竿。

    真是有心。

    复兴这小子要是选择仕途,估计差不到哪去。

    进屋之后,李复兴看见蔡主任他岳父一家人全在,蔡主任和他媳妇孩子五口人,加上蔡主任的小舅子一家四口,还有蔡主任的老丈人郭老。

    郭老的额头有伤,很有辨识度。

    “您好,郭老。”李复兴与郭老打招呼。

    郭老看见李复兴手里的木匣子,竟与他女婿的反应如出一辙,笑着责怪了几句。

    “爹,复兴知道您喜欢钓鱼,正好他朋友送了他一套极好的鱼竿,他自己也不喜欢钓,便给您送来了。”蔡主任赶紧开口说道。

    “是么?材质极好的鱼竿,我可得看看。”郭老笑着说。

    他把木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根精美的鱼竿,看着像是钢铁的材料,做工相当漂亮。

    郭老虽然刚钓鱼不久,可见的鱼竿却不少,可还从没见过这么精美的。

    “这做工真是不错,难不成是国外来的?”郭老问道。

    李复兴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国内连这种鱼竿都没有?失算了。

    他突然看到墙角放着的一根鱼竿,应该表示郭老平时用的。

    好吧,他还真是错误估计了国内鱼竿的水平。

    现在郭老用的,竟然是竹子做的。

    李复兴暗自庆幸,幸亏没送更高级的鱼竿过来。

    要不真就没办法解释了。

    李复兴并未慌乱,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是朋友给的,也真有可能是外国货。”

    外国货咋啦?

    我国目前看上去封闭,可进口商品却着实不少,特别是在友谊商店,外国商品一堆一堆的。

    咱们也都清楚,友谊商店与百货商店是不同的,一开始是只对外宾开放的。

    里面的商品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不少都是特供。

    因此,就算李复兴说鱼竿是外国货,也并无不妥。

    郭老不再追问,他还是非常喜欢李复兴送的鱼竿的。

    “复兴真是有心啊。”

    要是换成别的,他大概率是不会留下的,可这般精美的鱼竿,他实在难以拒绝。

    还想靠着这根鱼竿找回面子呢!他现在都想到了自己一直上鱼,让钓友们都羡慕不已的场景了。

    他都想现在便跑出去抛几竿试一试了。

    郭老当然也不会白收李复兴的东西。

    他也会回送李复兴一份大礼,不过不是在今天。

    聊了一会儿,李复兴知道了,蔡主任他小舅子名叫郭强军,是宣传部的领导。

    郭家并不缺东西,什么牛肉、鸡肉都有,因此陈师傅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厨艺,做了八道菜,个个都让人食指大动。

    不缺东西倒很正常,单是蔡主任自己,是万人大厂的后勤主任,往家里搞一些东西,那是信手拈来的事。

    在这世上,无论百姓有多难过,却总会有一些人并不缺吃喝。

    而且郭老资历很老,几场重要战争全都参加了。

    是最近几年才退下来的。

    李复兴觉得这并没什么不妥。

    这与后世的烈士家属会有优待一样,人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当然不能亏待人家。

    “爹,少喝点,大夫嘱咐……”

    郭老爷子闻言有些不开心。

    生生死死大半辈子,酒都不让喝了?

    “什么大夫嘱咐,老子的身体老子自己清楚,你闭嘴。”

    老子能被儿子管吗?

    天天把大夫挂在嘴边上,郭老爷子自己并不重视大夫的话。

    他身上有好几个弹片,最重要的一次,大夫都说他没几天活头了。可他这不还是活的好好的?一顿饭还能吃两三个馒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