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54章:成立街道副业小队的想法
    陈主任让他继续办事,证明还没有撤了他的想法,他仍旧能继续做管事大爷。

    “来来来,老王,你家今晚留俩孩子住,行吧?老李你那……”管事大爷立马便开始分配。

    他自己家自然也会留俩人,这样才能堵住院里居民的嘴。

    要不然的话,陈主任都会对他有很大的意见。

    那些被点到名的人即便不怎么乐意,可碍于陈主任等街道办的人都在,还是答应了下来。何况就住一两晚,熬一熬就过去了。

    陈主任接着安排一名办事员:“你快去叫张师傅,叫他带着人来,用最快速度把这房子修缮好。”

    张师傅?

    李复兴寻思,难道是给我搞装修的那位张师傅不成?

    “好嘞主任,我马上就去!”办事员点头答应,骑上自行车便去了。

    倒塌房子的旁边,有块不算大的空地,陈主任便准备把这块空地用上,让小曹一家住的稍微宽阔一点。

    事关大杂院,怎么也要和住户们说一下。

    不过既然是街道办主任提出的,住户们当然也不会有意见,只得同意把那处空地给曹家用。曹家的两位老人,也不住向周遭的邻居们道谢。

    想不到今天竟然因祸得福了。

    古人说的还真不错,塞翁失马,焉知福祸?

    之后,街道办还得做一项非常庞大且冗杂的事情。

    便是排查一下整个街道的危房,商讨一下如何解决。

    由街道办承担全部费用,并不现实。

    即便还未开始排查,陈主任便有预感,危房数量绝不会少,单凭街道办是无法处理的。

    实在不行,也只得向上面申请帮助了。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陈主任还是不会走这一步,她的想法,是街道办出一些,居民自己也要出一些。

    看陈主任皱眉,李复兴说道:“陈姨,不如咱们街道直接自己组建一支施工队算了,这样的话不但以后干活不用找人,还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陈主任一听,微微一愣。

    自己组建一支施工队?听起来好像不错啊!李复兴说的很对,如此一来,便不必再费劲去找人帮忙,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光解决就业这一个好处,就让她非常心动。

    眼下有太多人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了。单说这个大杂院,待业人员便有二十多个。

    “也不仅仅只是施工队,咱们街道也可以搞一些自己的企业,难的做不来,咱们就做简单的,不需求太高技术的便可以。”李复兴接着说道。

    陈主任越听越激动。

    对啊!

    个人现在当然没法办企业,因为私转公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可要是街道办的话,自然没什么问题。

    需要考虑的,只有资金问题。

    “复兴,关于企业有什么建议吗?”陈主任追问道。

    她知道李复兴脑子好用。

    “这个要结合咱们街道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得选择投入较少的,其次便是最好弄占地面积小的,也就是小作坊模式的那种,第三便是要选择生产百姓需求量高的日用品。”李复兴逐一说道。

    “占地面积这个倒无所谓,咱们街道有空地。”陈主任说。

    李复兴闻言有些惊讶。

    陈主任接着跟李复兴说,他们街道南边,有处废墟,是以前打仗的时候被炸的,之后也没重建,一直荒废到今天。

    要是创办企业的话,街道完全可以利用。

    “资金需求量如果太大,咱们就向区里申请拨款。”

    陈主任相信,区里一定会支持的。怎么说创办企业也是件好事,即便只有政策支持,那也是支持。

    李复兴思索良久。

    到底办个什么企业好呢?

    最关键的,便是原材料必须好弄到,不然便没法往下进行。

    李复兴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超负荷了。

    无论如何都没法绕过原材料这个基础。

    可眼下好弄到的,只有空气、土、这种东西,别的都很稀缺。

    接着,李复兴又考虑到后续的组装等工作,要是可以承包别的厂的类似业务,倒也不是不行,最关键的是这样用不着太多的投入,还容易上手,没什么技术含量。

    糊纸盒子,便是此类工作的一种。

    难不成那些厂子干不来这个活?

    可糊纸盒子这种活,就算不用机器也可以做,因此便分配到各街道,给那些困难家庭来做,好让他们借此赚取一些微薄的酬劳。

    要知道单是这么一项工作,便帮助了数不清的贫困家庭。

    “陈姨,要不这样吧,咱们从轧钢厂之类的厂子,承包一些简单的业务来,好比组装电饭锅,咱们帮轧钢厂组装一个电饭锅,便有相应的酬劳。”

    “现在轧钢厂忙的团团转,这样分出一些工作来,他们负担也会减轻一些,我觉得轧钢厂应该不会拒绝。”

    “说明白一些,咱们开的便是一家代加工的企业,承包别的厂那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而且咱们搞这个企业,目的也不是盈利,而是为了解决街道百姓的就业问题,这么一来,便好办不少。”李复兴说。

    能够预见,电饭锅大卖之后,轧钢厂肯定要进一步扩大生产。

    这样便有两条路可走,一来是接着扩建扩招,二来便是如李复兴说的那样,把那些技术含量低的部分转接出去,给别的厂来干。

    其实,这便是后世说的代加工。

    代加工在后世非常普遍,很多公司连自己的工厂都没有。

    他们只负责产品的设立与销售,至于生产和制作,也承包给别的工厂来做,产品完成以后,只需贴上他们的标签便可。

    李复兴觉得这种事现在也可以干。

    陈主任听完,已经笑的合不拢嘴。

    这应该是没问题的。

    轧钢厂和他们街道的关系还是匪浅的,他们街道差不多每个四合院都有人在轧钢厂工作。如此一来,也算是有了群众基础。

    “复兴,还得是你头脑活泛,我回去就问一问这事。”陈主任说道。

    只要把代工厂跟施工队建立起来,至少能解决他们街道三分之一的就业问题。

    这个数据已经很厉害了。

    如果往外宣传,他们街道都很可能被上面表扬。她甚至街道办主任,功劳当然最大。

    施工队就招一些男青年,往后就算自己街道没有活,那也能去其他街道找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