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兴没有急着回去,反正他也没什么事。
今天的秒杀专区竟然是十斤干海参。
这可老值钱了。
李复兴看了一下,虽然不是最好的一档,可质量也不差,算得上是佳品。
很快,刘师傅和两个帮工同样过来告辞。
他们昨天为了看电影,也住了一晚,李复兴让他们到别的村民家睡的。
李复兴给了刘师傅十块钱,怎么说也是中午和晚上两顿饭,十块不算多。
可刘师傅却只留下了五块。
“这些就足够,可不能再多要,不然不是杀熟么?”刘师傅笑着说。
而且他还得收旺业做徒弟呢!当然不能多收。就算直接不收,都说得过去的。
李复兴也不再推让,把五块钱收了起来,喊刘师傅几人等一等。
他去屋里装上一斤干海参,还有三斤花生。
“刘师傅,一点小心意。”
刘师傅一看,便马上把袋口收紧,接着塞给李复兴:“复兴,这不能收。”
身为厨师,他当然知道干海参的珍贵。他做了这么多年厨师,都没接触过几次海参,特别是最近几年物资稀缺的时候。
这花生不算特别贵,收了也就罢了。
可那是干海参啊!
而且看起来得有个一斤多,这种顶级食材,要是带出去换,肯定可以换到不少东西。万一以后给领导掌勺,将其用上,肯定能让领导高兴,可是有大用处的!
“刘师傅,就拿着吧,都是朋友给的。您如果不收下,我往后可就没法再求您办事了。好了,我就不送你们了。”李复兴把干海参重新给刘师傅。
听到这话,刘师傅也只得收下,想着往后如果李复兴有事,他一定认真去办。
“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多谢复兴了。”刘师傅笑着说。
随后,他便带着两个帮工踏上了回北平城的路。
走出很远,刘师傅这才把花生分成三份。干海参很珍贵,他当然舍不得分,可花生还是要分的。
接着,又给了每人一块钱。
两个帮工其实都是刘师傅的徒弟,不给钱也没什么问题,分点花生便可以了。可刘师傅可不愿意压榨徒弟,只要带徒弟出来干活,多少都会给些钱。
“师傅,这……”
他们原本想说,能分到一斤花生就可以了。
这一斤花生便已经不便宜了,再拿钱就不太好了。
“给你们就收着,你们都得养家,往后旺业这个小师弟入门了,你们得多照顾着点。”刘师傅说道。
就算刘师傅不嘱咐,他们也会照顾旺业师弟。何况人家大哥有大本事,往后谁照顾谁都不一定呢!
两人赶紧点头答应,把师傅的恩情记到心里。
他们家家庭情况都一般,因此才来学厨。而且家里头还都是老大,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特别是朱怀忠,去年刚结婚,家里还有个不能动的老母亲和几个弟弟妹妹要养,加上他媳妇还怀孕了,因此过得很拮据。
要不是师傅带他挣外快,光厂食堂那点工资,根本养不了家。
这回来李家庄可是收获颇丰,有一块钱不说,还有一斤花生。
……
周明轩一进家门,便把俩儿子先夸了一顿。
他这态度的转变,不但看懵了他媳妇,他俩儿子也摸不着头脑。
“你俩之前说的那个能自己煮饭的锅,你们复兴学长说,国外已经有了。”周明轩说。
一听这话,他俩儿子都很是惊喜。
他们昨天跟同学们说了这个发明想法,结果被一阵嘲笑。
现在好了,学长亲口说这种锅在国外已经有了。他们俩很想马上便冲到学校去,狠狠打那些同学的脸。
“你们往后要勤去请教你们学长,好好向他学习。”周明轩接着说。
“行,爹,我马上去。”周华文非常迫切的想请教学长,那自己煮饭的锅是什么原理。
周明轩瞪眼:“急什么?你们学长还没回来呢。”
他接着便说了几句还记着的、李复兴昨天解释过的话,期望能帮到俩儿子。
可他俩儿子听的满头雾水,根本没法理解。
这愚蠢而又真诚的眼神,让周明轩感觉,自己还是对他们期望太高,以后让他们跟自己学放电影就行,起码有口饭吃。
……
宴席结束,李复兴家平静了下来。
徐慧像只撒欢的兔子,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外面四处跑,都成大姐头了,连旺花也成了她的跟班,跟在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
估计她觉得,农村比城里要好很多。
农村不会有人管教,住的房间也好,而且上厕所也方便、干净。
这里吃的也好,每顿都有肉,还有吃不完的零食,这生活可比城里滋润多了。
而且李复兴的爷爷奶奶都很喜欢她,拿她当亲孙女,根本不舍得说重话。要是在家里,做错了事,她娘可是真打的。
不过这都归功于徐慧那张抹了蜜一样的小嘴,撒娇可谓信手拈来,把李老太太和李老爷子哄的很开心。
“复兴,这些人够不够?”老支书带着一帮妇女来了。
李复兴看了看,点头道:“好,够了。”
他要做菌包,如果他自己来,那可得做到猴年马月去了,他便拜托老支书喊了些妇女来,跟他学一学菌包的制作方法。
来的这些妇女,一听说要跟复兴学怎么种蘑菇,顿时都来了兴趣。
她们都是农村人,种地都是好手,用不着别人教,可这蘑菇却是第一次种,心中不免会有些好奇,这蘑菇到底要怎么种。
做菌包需要的材料,李复兴几天前便让村里备好了。
“支书,还有个事。”李复兴说道。
“啥事?”
“修路。”
修路是件非常关键的事。
后世有句话说得很好: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的确说的很对。
老支书问道:“修路?修哪里?”
村里的路不是可以走吗?
“就从村口修起,把村里的主路给修了。河床里那些蔬菜不久以后便要收了,我到时让轧钢厂的大车直接开进来。”
“咱们现在的路可不行,怎么都得拓宽一些。”李复兴说。
修路可以极大程度的便利李家庄的作物往外运,因此这是势在必行的事。
现在村里的主路只有不到两米,能勉强过一辆车,李复兴最近也观察了,就算拓宽到三米多,那也占不了多少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