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12章:旺花的零食盒保住了
    “三婶这是要干什么去?”李复兴一到家,看杨梅穿戴整齐,像是准备出门。

    “她这是要回娘家。”奶奶说。

    这不把菲菲那小丫头送了过来,说就回去一天。

    一天?

    李复兴问道:“三婶娘家离得很近?”

    杨梅说道:“就在禾山公社红旗村,两个多小时的路。”

    她挺担心娘家的,之前自己家过得不好,没能力帮,现在家里好了起来,也有点能力帮一下了。

    特别是自己三个孩子,天天跟着他们大哥吃好的,最近都胖起来了。

    她偶尔跟着来蹭饭,也能吃点好的,心中不免惦记父母。

    之前过年的时候回去,父母把养的鸡都做了来招待他们。

    不过她虽然担心,可却没跟丈夫说过。昨晚李德军主动提起,叫她今天带点东西去看望爹娘。

    听到这话,她非常感动。

    “这也不近了,三叔不去吗?”李复兴问。

    他当然也愿意杨梅去娘家看看,能帮就帮一下。

    “他得干活,而且家里没大人也不行……”

    李复兴笑道:“我和爷爷奶奶不都是大人?旺业,把你爹叫回来。”

    杨梅心中顿时一暖,李复兴这是真拿他们当自家人。

    李复兴对奶奶说:“奶奶,家里那些香肠让三婶带一些回去吧,还有那半袋土豆,也一块让她带着,罐头还有没有?”

    杨梅连连摆手:“复兴,不用,我带了点……”

    话没说完,便被李老太太打断了:“你能带啥?红薯之类的?就别推辞了,记得复兴的好就行了。”

    虽然东西都是孙子带回来的,可孙子还是让她来做主,她很是受用,孙子总能照顾她和老头的感受。

    而且这些年杨梅夫妻俩对她和老伴都尽心尽力,她都能感受到。

    因此,她很乐意听孙子的话,让杨梅带点东西回去。

    尽尽孝心也是应该的。

    说罢,李老太太便进屋拿东西,那半袋土豆就放在一旁,让李德军背上就行。

    杨梅眼眶都有些红了。

    那半袋土豆最少都有三四十斤,够爹娘吃到收粮食了。

    香肠和罐头,那更是娘家接触不到的东西。她就算没回去,不清楚娘家什么光景,可从其他村的情况来看,也不会好到哪去。

    她当然明白,这是侄子帮她撑场面。

    即便不带香肠和罐头,单是那半袋土豆,就足够让她在娘家抬头挺胸了。

    李复兴把剩的那坛鹿鞭酒取出来:“爷爷,这鹿鞭酒是我们院秦医生给的,你每天喝一点,可不能多了。”

    鹿鞭酒可不仅仅只能壮阳,更有别的保健功效,老人家喝一点是有好处的。

    李老爷子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行!”

    不多时,三叔李德军便来了。

    “三叔,自行车你学会了吧?骑我的带着三婶,这两天我也不回城里。”李复兴说道。

    李德军一听,立马笑了起来。

    他这些时日但凡有空,便用侄子的自行车学,现在已经会骑了。

    “三叔就不跟你气了。”

    杨梅匆忙回家一趟,把一个盒子放了回去。

    东西这么多了,再拿女儿藏的,总是不太好。

    旺花还不知道这个,正围着她大哥李复兴转,时不时捶捶背,这小丫头没少用这方法弄到吃的。

    幸亏她娘良心发现,要不她回去一看,估计得哭死。

    李德军骑上自行车,带着媳妇高高兴兴地走了,带了这么多吃的,他这次去得老有面子了,必然是红旗村的标杆女婿。

    骑自行车,速度就快了很多,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红旗村。

    红旗村的村民们一眼便认出了杨梅。

    “是小梅呀!”

    杨梅看这些村民都面黄肌瘦,便知道村里过得并不好。

    李德军停车,掏出烟来分了一圈。

    村民们看着李德军夫妻俩的背影,都羡慕不已,这可是自行车啊!杨梅他丈夫看来是有本事了。

    而且他们也都看到了杨梅拿着的东西,就算隔着袋子,他们也能猜到里面应该是粮食。

    粮食现在这么紧缺,人家却带这么多回娘家。

    “小梅是发达了。”

    “那可不?这自行车不就得好几百?”他们红旗村只有支书家才有一辆。

    之前杨梅出嫁时,村里人都说她丈夫家过得不好,嫁过去就是等着吃苦。

    没成想人家现在竟然过得这么好了。

    “都别说了,抽完烟就去干活,再等不到一个月,便能收小麦了,都加把劲!”带头的男人说。

    李德军夫妻俩很快便来到一处有些破旧的房子前。

    “小姑,小姑……”

    房门口玩的几个小孩认出了李德军夫妻俩,都喊着跑了上来。这几个孩子都只穿裤子,光着膀子。

    杨梅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这几个孩子便是哥哥家的。还有俩年龄大点的没在,应该是帮忙干活去了。

    红旗村这些小孩,真是远不如李家庄的幸福,不但能上学,还能吃饱饭。

    这么一比较,这儿跟李家庄都像是不在同一个世界。

    杨梅把半袋土豆放下,接着拿出一把糖,同样是李复兴给的。

    “去把你们爷爷奶奶叫来。”杨梅把糖给几个孩子分了。

    孩子们手上都沾着灰,可也都不在乎,农村本就没有这么多讲究。

    估计只有侄子复兴,让她三个孩子洗干净手才能吃东西。

    “小姑,我也要!”

    分到糖后,几个孩子便跑去找他们爷爷奶奶。

    年龄最小的那个跑得慢,急得边哭边追。

    杨梅随后便进屋开始收拾起来,她可闲不下来。

    “老杨,你们家女婿可厉害了,刚刚骑着自行车来的。”

    杨梅他爹娘在回家的时候,碰上其他村民。

    一听这话,二老都吃了一惊。他们一开始还不相信,可村民们都这么说,也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厉害啥?可能是借别人的骑一下。”杨梅他爹说道。

    老两口紧赶慢赶,很快便到家。一看门口确实停了辆自行车,女婿李德军正擦着呢!

    “德军,回来了?”杨梅他娘很高兴。

    李德军笑着说:“太长时间没过来了,挺想你们的,娘,你们红旗村怎么没多打几口压水井?”

    来的路上,他打听过。

    红旗村只打了两口压水井,他严重怀疑这不够用。

    杨梅他娘说道:“我们村里挖出了口泉,现在水还是够用的。”

    李德军点头,接着掏出大前门,给老丈人递了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