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94章:一家双职工的希望
    说往后大伟就是他们六十五号院的人了,有事他们都会照顾、出头等。李大伟也算彻底融入了院里。

    “嫂子,早就过来了?”李复兴笑着跟李大伟他娘打招呼。

    李复兴可有不少这样的老嫂子,很多都白了头。

    “也没太早,在地里干了半天活,又在村食堂吃完饭,才带着小冉过来。太谢谢你了,二十一弟。”她在老支书那开了介绍信,母女两人走来的。

    “不用这么气,往后我还得让大伟帮我干活呢!”

    “让他干活是他的福气。”李大伟他娘说。

    李复兴看着正在干活的小冉:“小冉,今年多大了?”

    小冉不知道二十一叔为啥突然问年龄,可还是回答:“我今年十六了,二十一叔,比我哥小两岁。”

    院里有妇女开玩笑:“咋的?复兴这是想给侄女介绍个对象?我们刚刚还说呢,要给小冉介绍一个!”

    一听这话,小冉的脸立马红了起来。

    李大伟他娘却非常期待。

    二十一弟介绍的,绝对靠谱,她想都不用想。

    李复兴无奈道:“小冉才十六呢,介绍对象还太早了点,要进厂工作几年再说。”

    进厂工作?

    众人都愣住了。一个从村里来的小姑娘,进厂工作?众人都很明白,想进厂可非常不容易,他们四处跑关系,都非常难求到一个岗位。

    眼下就算扫大街、挑大粪的活都得排队。

    小冉难以置信,看向李复兴:“二十一叔……”

    “过几天面条厂可能要招人,我尽力而为吧,看看能不能帮你弄个岗位来。但先不要在村里说。”李复兴索性便卖给六十五号院一个人情,透露了一下消息。

    其实几天之后,这消息就会传出来。

    “复兴,你是说真的?”院里所有人都目光霎时都投向李复兴。

    李复兴说道:“当然是真的,不过大家也都不要往外说。”

    往外说?

    藏起来都来不及,谁会往外说呀?多一个人知道消息,就会多一个人竞争,谁会那么傻?

    “当然不会。”

    院里众人都很少激动,他们听到这消息的高兴程度,甚至比今晚吃席还要强烈。

    现在每家都需要工作岗位!

    李大伟和他娘,还有他妹妹小冉,都猝不及防的被这好消息给击晕了。

    李大伟问道:“二十一叔,得花多少钱?”

    不管怎样,就算砸锅卖铁,他也要给自己妹妹把钱凑够。他非常明白这样的机会有多难碰上。

    “到时再说吧,我先垫上钱,你们兄妹俩每个月慢慢还我一点就是。”李复兴说,

    肯定不能白送,这回跟着行情来就行。

    李复兴一想到李大伟他爹是在抗美援朝时牺牲的战斗英雄,情感上就有些不自觉的偏向这家人。

    “这……太感谢你了二十一弟!”李大伟他娘眼眶都有些红了。

    一家两个工人啊!

    她睡觉都不敢做这种梦。

    “谢谢二十一叔!”小冉也很是激动。

    她之前还羡慕大哥成了工人,能吃商品粮,住城里。可万万没想到,这种幸福现在竟一下砸在她头上了。

    这都是二十一叔带给她的!

    ……

    刘师傅的专业水平的确到位,做出来的菜都很不错,虽然卖相上不如后世的好看,可味道是没得说的。

    没那么多花里胡哨。

    李复兴不禁夸赞:“刘师傅,你这做菜的手艺是真好!”

    刘师傅一听,心中非常受用,可面上却仍旧谦虚:“这些都是基本功,干我们这行,得……”

    他接着便说起了自己,几岁入行学艺,先切菜再颠勺,做了几年学徒工,师傅满意了才开始教做菜等等。

    干厨师这行,前期非常难熬,那可是跟给师傅白干活一样,虽然也有收入,但实在是低的令人发指。

    很少有人能在这种环境下坚持下来。

    “别的不说,就说这切菜,我足足练了两年。”刘师傅叹道。

    天天切白菜什么的,都切吐了。

    大家都觉得厨师好,灾年也能吃口饭。可做厨师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呢?

    刘师傅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拿起菜刀耍了几下,给众人露一手。

    ……

    夜色渐临,六十五号院的一大爷等人也都下班回家。

    他们没空手,都带来了一瓶酒,有二锅头,也有西凤。

    一共摆了四桌,两只鸡正好一桌一半,都是用蘑菇炖的。还有猪肉炖白菜,足有一大锅,保证院里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碗。

    “来,咱们大家共同举杯,欢迎大伟住进咱们院,以后都是一个院的人了,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一大爷举起杯子。

    房子的事,大家往后也都不能再提。

    众人也很知趣,李大伟身后站着李复兴和陈主任,谁会不长眼去找他的麻烦?

    而且人家还很会做人,请大家吃饭。

    要是再有人上门找事,那就是不懂事了。

    “一大爷这话说得好!”二大爷和三大爷一起赞同。

    众人也都跟着三位大爷一起表态。

    李大伟心里也明白,大家主要还是看在李复兴的面子上。

    有个孩子吃鱼不小心被卡住了,便有人拿过醋来,让他喝了一口,接着吃一大口馒头。

    “慢点吃,小孩子还是有些着急了。”李复兴说道。

    吃完饭后,剩下了一些菜,这些剩菜,李复兴没替李大伟决定。

    可李大伟却想着,那么多肉都吃了,也不缺这点剩菜了,索性便让一大妈几人一块分了。

    大妈们都开心十足,帮忙收拾起来。

    李复兴对李大伟说道:“别心疼那点东西,明天有事跟你说,不要急着去上班。”

    该让李大伟帮他赚钱了。

    “行!”李大伟点头答应。

    一听二十一叔要让他办事,他非但没感觉麻烦,还非常高兴。跟他娘说的一样,可以帮二十一叔干点事,那是他的福气。

    自己妹妹工作的事,还要仰仗二十一叔呢!

    李大伟他娘和妹妹也没回村,准备留在城里住一晚再走。

    家里的小孩子,提前托付给村里人帮忙照看了。

    院里人散场之后,便说起了李复兴透露出来的消息,面条厂有可能扩招。

    每当有厂子扩招,千万家庭的心都会跟着悬起来。

    正因为城市岗位太少,没法养活那么多人,才有了下乡的政策。

    自古至今,农村都在为我国的发展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