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来?找你半天了都。”李文斌说道。
“不然下乡采购去了嘛。”
李文斌都懒得说破,你说的下乡,怕是去自己爷爷奶奶那边的村吧?
但李复兴每次都超额完成指标,无论去哪,他都不会管。难不成还要限制干采购的活动范围?那直接别干了,留在厂里混日子算了。
“你小子又发明了个新东西?快说说那东西是干啥用的,今天厂长他们开会讨论,也没讨论出个一二三来。”
“那是热得快,用电烧水的,能方便不少。”李复兴说。
“这是个好东西啊!还是你厉害!走,跟我去找王科长。”
说罢便带着李复兴去王科长的办公室。
王科长热情招呼:“复兴来了?快坐,今天找你回来,是想了解一下你那新发明,厂长他们都很上心。”
他又看向李文斌:“行了,没你事了,回去吧。”
李文斌无语,只能起身离开。
李复兴又解释了一遍,主要是说说热得快的用处。
“好!这个发明好!等等咱们去测试一下,看烧一壶水能用多久。走,咱们去蔡主任那。”
接着,他带着李复兴去了蔡主任办公室。
蔡主任正在处理文件,一看李复兴来了,马上扔下文件,让李复兴坐下,把王科长赶了回去。
他听完李复兴的解释,笑道:“要真是这样,的确能让烧水变得方便不少,也能节省柴火和煤炭。”
“复兴啊,以后要再有新发明,别去找车间那些人,来跟我说,咱们自己弄,不能让他们把功劳分走。”
“好,以后再有新发明,我就来找股长。”李复兴答应。
“这就对了,走,咱们去测测那热得快的性能。”
两人出了办公室,就看见王科长和李文斌也在。
“你们还没走?”蔡主任问道。
王科长和李文斌心中暗道: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做好的热得快很快就拿了过来,找了个空地,接上电,插进灌了凉水的暖水壶中。
围观的人很多,基本都是厂领导,林厂长等人都在。
听了解释,他们才明白原来是烧水用的。
他们也发现,李复兴发明的东西,基本都贴近百姓的生活。这种发明好啊!技术含量低,使用条件也不苛刻。
烧水方便和快这个特点,就足够吸引老百姓了。
要知道用火炉烧水可是很慢的,还得烧柴火和煤炭。
“厂长,我们车间可以为李复兴同志设立一个研究新产品的研发室。”孙主任还没放弃挖李复兴的想法。
这种人才可不能放在采购科,简直是暴殄天物。
“我们后勤部也可以给李复兴同志设立研发室,跟我们没场地似的!”蔡主任道。
想挖走他的人,门都没有。
你们车间有的,我们后勤部能弄到,我们后勤部有的,你们可就不一定有了。
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左右,暖壶里的水忽然沸腾了。
“烧开了,真行!”
“时间是很短,热得快这名字非常贴切!”林厂长鼓掌。
厂长都鼓掌了,其他人自然也一并鼓掌。
目前来看,这的确是个很有用的好产品。
“周厂委,咱们一起去找上级领导?”
这种请功的事,自然也少不了厂委的。
周厂委点头:“好,咱们去看看上面怎么说,”
接着,领导们又鼓励、夸奖了李复兴一通。话里话外,李复兴绝对少不了功劳和奖励。
蔡主任是真想给李复兴弄一间研究室,回去以后就安排人去打扫出来一间六十多个平方的房子。
不但配备了工作台,还安了休息用的沙发,又让人弄了些研究用的基础工具,像电焊之类的。
要是李复兴知道,肯定哭笑不得,真拿他当专职发明家了?
林厂长和周厂委坐车来到大领导家里,向大领导展示了一下热得快的烧水能力。
“又是你们厂那的李……”大领导一时想不起李复兴的名字来了。
林厂长赶紧说道:“李复兴同志,就是发明压水井的那位。听他说这个热得快,也是为了方便他奶奶烧水设计的。”
大领导点头:“好!是个懂孝顺的好同志。这种能力强,品行正的同志,得重用,下次带他来见见我。”
他最喜欢懂孝道的年轻人。
孝顺的人,怎么都坏不到哪里去。
“好。”林厂长和周厂委都清楚,李复兴已经进入大领导的视线,前途一片光明。
聊了一会,水便烧开了,仍旧是七分多钟的时间。
“很好!普及开来就能让烧水更方便,也能节省柴火和煤炭,尤其是对那些缺柴火和煤炭的地方,意义更大。”大领导看的更远。
他思索片刻,接着说:“我同意你们厂设立专门车间生产热得快,小林你记得提交一份策划给我。”
“感谢领导支持!”
坐了一会,林厂长他们便告辞了。
还得回厂里开会,要保证其他生产任务不落下,还得设立生产热得快的新车间,就只有扩招这一条路了。
事实上,因为压力水井,他们厂已经在超负荷运转了。
招一批新工人,已经是势在必行。
经过开会研究,轧钢厂准备先扩招四百名工人。
对于一个人数过万的大厂而言,扩招四百人,只能算小规模扩招。
可就算这样,消息传出去之后,很多人也都蠢蠢欲动,已经开始跑关系了。大厂的名额,可没那么容易拿到。
工人人数多了,吃饭的压力也就变大了,蔡主任也要求增加后勤人员,最后拿到了三十个扩招名额。
以李复兴的级别,是没有内定名额资格的,但蔡主任还是给了他一个,让他带人过来,直接就能办入职手续。
“谢谢主任!”
蔡主任对自己人那真是没得说,会为手底下的人争取福利不说,还护短。从这点来看,他无疑是一位好领导。
李复兴想着,该把这个名额给谁。
顾成才和刘庆元两人估摸着是看不上了,那俩小子现在生活滋润的很。
剩下能考虑的,就是四合院和李家庄的人了。
四合院中,跟他年龄相仿,关系又非常好的,就只有顾成才和刘庆元,李复兴便把目光直接放在了李家庄,
这种进轧钢厂工作的机会,对农村人的诱惑是致命的。
李大力那小子就经常做梦,总想着怎么进城工作,被家里揍了好几次都不放弃想法,堪称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