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51章:大早上请吃面条感谢
    何振华知道媳妇儿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紧说道:“先让他们回去演场戏,让安康和安宁彻底跟你那妹夫把关系断了……”

    他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回去之后先卖惨,把事闹大,最好是难得全村皆知,然后当着全村的面断了关系,省得以后再麻烦。

    “你不能出面,让他们姥姥姥爷来,要不压不住场面。”

    让安康的姥姥姥爷出面,合情合理,外孙外孙女都被虐待成那样了,谁都会生气。

    那村里也会觉得没面子,无形之中会给孩子父亲施压,把这事促成。

    齐淑华听完,觉得有些愧疚,误会丈夫了。

    老何考虑的比她多。

    “行,明天早上我就跟安康他们说,然后回娘家去喊人。”齐淑华说道。

    “好,先睡吧,明天回去的时候,带上点玉米面什么的。”

    齐淑华一听这话,更是无地自容。

    这年月村里更难过,她接济了娘家好几次,老何不但没反对,还支持她。

    ……

    十斤牛肉。

    这是李复兴今天一早,在拼夕夕买下的一分钱秒杀物品。

    同时,他又往拼夕夕里充值了四百元。

    “早啊复兴,我们家煮了面条,过来一块吃吧!”洗漱时,齐淑华特地来中院喊李复兴。

    李复兴漱干净牙膏泡沫,这才说道:“你们吃吧齐婶子,我一会儿出去吃一口就行。”

    “这孩子,怎么长大了还跟我们院生分了呢。”

    李复兴咳嗽几声,原身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啊?感觉每家都去蹭过饭呢?记忆中老李好像很少回家,经常拜托院里的邻居帮忙照看,他则时常给大家一些钱粮。

    “好,齐婶子,那我一会就过去。”

    盛情难却。

    他知道齐淑华请他吃饭,有报答他先前给安康、安宁兄妹芋头恩情的意思。要不,谁家现在早上能吃面条?

    有窝头吃就不错了。

    有些家庭则是直接每天吃两顿,早饭是不吃的,当然,除了要上班的人。

    “这就对了!”

    齐淑华满意地回到后院。

    后院齐淑华家里,她已经跟安康和安宁说过了,两个孩子也愿意跟着大姨,因此很听话,也愿意跟着大姨夫姓。

    这让何振华非常高兴,脸上一直洋溢着笑意。

    “复兴,快进来!”何振华看见李复兴,赶紧招呼。

    安康和安宁也亲切的打招呼,叫李复兴为复兴哥。

    “好久不见了,何叔。”

    一回头看见安康和安宁身上的破烂衣服,有些疑惑:“安康兄妹俩这是……”

    “来,坐下说,是这样的……”何振华跟李复兴说了他的计划,还有原因,以及两个孩子自己的想法等。

    说的条理清晰,让人一听便明白了。

    李复兴一直感觉,何叔是除了他爹以外的文化人,懂技术的。

    “这很好啊,有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何振华摇头:“不用,我都不太好直接插手,得让安康他们姥姥姥爷出面。”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说。

    何振华都准备好了,等两个孩子落户在他家,他就让两个孩子去上学,虽然年龄大了些,可能会跟不上课程,尤其是安康,都九岁了,但何振华还是希望他们能多学一些知识。

    李复兴笑着说:“等你们上学了,复兴哥送你们件礼物。”

    安宁非常高兴,这里的待遇跟他在村里一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能吃饱饭不说,还有那么多人关心。

    在村里,爹和后娘都是把她当牛马使唤的。

    “谢谢复兴哥!”安康还悄悄捅了妹妹一下。

    安宁也赶忙跟着说谢谢。

    吃完饭后,李复兴去了一趟轧钢厂。

    齐淑华把安康和安宁送回村,但没有进去,而且直接回了娘家,得去把爹娘和弟弟给搬出来。

    “淑华,咋又带这么些粮食回来?你们自己不过了?”齐淑华她爹一看女儿又带粮食来,有点担心。

    家里也缺粮,不是不喜欢。

    而且女儿嫁人了,还想些爹娘,很孝顺,他们也很开心。

    但为了女儿着想,他们可不建议这么干,女婿那边怎么看呀?没多少男人愿意自己女人老是接济娘家的。

    齐淑华把玉米面放下:“老何让我拿回来的,爹,我这会回来……”

    她接着把外甥和外甥女的事说了一遍。

    两位老人一听外孙的遭遇,都坐不住了,尤其是齐淑华她爹,眼睛瞪得老大,好像要喷出火来。

    “我去叫人。”

    小女儿过世之后,他们也不好意思主动来往,觉得对不起女婿。

    没想到啊!

    媳妇儿没了,续弦也很正常,他们也理解,但你把两个孩子当牛马,还不给吃的,旁人听了都得骂一句不是人,何况是他们。

    “你们一直没孩子,把安康和安宁收养了也好。”齐淑华她娘一边哭一边说。

    这样她也就放心了。

    大女儿没有孩子,他们老两口也很担心,毕竟没有孩子的婚姻,往往都不长久。

    幸好女婿是个明事理的人,大女儿嫁到城里去,一直是他们老两口骄傲的事,何况还嫁对了人。

    过不多时,齐淑华她爹就叫来了一帮人,什么堂侄堂弟一大堆。

    这年月,人多就是底气。

    ……

    红星第一轧钢厂,主任以上级别的领导一同开了个早会。

    按以往的惯例,先讨论了一下生产问题,毕竟他们厂还是以生产任务为主。现在国家困难,迫切需要钢铁,他们这些轧钢厂的担子很重。

    “压水井的水泵生产的如何了?”林厂长问道。

    现在全国多地都出现旱情,对压水井那种利器,有很大需求量。

    要不李复兴的奖励也不会那么大。

    有人可能觉得,搞两弹一星的奖金都没这个多,不合理。

    但两者不一样,那种功绩,已经不是奖金能衡量的了,奖金无关紧要,国家给予的特殊照顾,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奖金也只是形式上意思一下。

    “已经投入生产了,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每天生产五百件是可以保证的。”负责压水泵的孙主任汇报。

    “继续扩大生产,上面有指示……”

    现在旱情紧迫,上面的领导已经催促了林厂长好几次了。

    孙主任点点头:“那得要更多人手。”

    一名副厂长说:“先从其他车间调一批过去。”

    孙主任的胃口有些大,他说道:“除了普通工人,我还需要压水泵设计者李复兴同志,这种人才不能在采购科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