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194章 ,离婚(求订阅)
    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哈工大校长办公室内。

    王多鱼见到了陈省身,感谢对方给小家伙的三千美金红包,他想退还,但老陈不让,两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互相推让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索性王多鱼只好答应对方的请求,等下周周末,也就是月底的时候,前往南开大学参加一个讲座。

    三千块美金去参加一个讲座,也不算掉价。

    何况陈省身邀请了那么多次,而且他最近也是在哈工大待了挺长时间,都发霉了,也该出去走走了。

    目的达成,陈省身就先行离开了,吕恭良叫住了王多鱼,两人在办公室里聊起了HS213存储器的事情。

    IBM公司那边有最新的应对方案,他们居然搞起了‘爱国’宣传,让人在报纸上面宣传购买IBM公司的产品才是爱国。

    而华顺公司可是外国企业,如果买他们公司的产品,那就是不爱国。

    除了这个应对方案之外,IBM公司还给那些阴奉阳违的户们赶尽杀绝,宣布了一系列的深度绑定策略。

    如此一来,那些户们顿时叫苦不迭,也确实让IBM公司‘挽留’住了一部分户,不至于让他们的销量变得惨淡无比。

    吕恭良陈述完情况之后,道:

    “现在书记还在回来的路上,碰巧你也在,所以我想跟你通个气,这事儿我们应该怎么应对会更好一些?”

    王多鱼闻言,笑道:

    “这事儿简单啊,应该不用我出马,我相信明天的会议上,肯定有人能够给出更好的建议,我就不废话了.”

    “我最近就不操心工作上面的事情,我在‘度假’呢,呵呵.”

    他连论文都不想写,项目部门也很少去了,就真的是在度假。

    所以类似这样的事情,他自然不太想处理,何况也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哈工大卧虎藏龙,肯定不需要他操心这事儿啊。

    见他这样,吕恭良也是拿他没办法。

    转眼时间过去几天,王多鱼跟陈省身一起出发,南下天津。

    抵达天津之后,王多鱼就被这所学校的热情给震慑住了。

    好家伙,他们的书记和校长亲自来机场迎接,而且就连他们市里的二把手也跑来了。

    这规格可是真够高的呀。

    一番热情的寒暄套过后,王多鱼这才终于坐上汽车。

    “陈教授,你们也太热情了,来这么多人,差点把我给吓到了.”

    陈省身闻言,也是无奈说道:

    “别说你了,我也没有想到二把手会来机场迎接,那么寒冷的天气,唉.”

    “不聊这个了,我听查尔斯说,你最近都没有在研究什么课题对吧?你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一篇论文?关于哪方面的?”

    王多鱼差点就被对方给套话了。

    他连忙摇头,只表示他就是想要休息休息而已。

    “十月份的报告会才刚刚过去没多久,我就开始授课了,然后还有那么多项目,还带着六名学生,我怎么可能就已经写完了一篇论文呢?”

    “你猜我信不信?”

    陈省身笑着问了一句,不过他见王多鱼不愿意承认,便没有继续追问。

    尽管他不太清楚王多鱼的想法,也不怎么赞同对方的做法,但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回到国内也有一段时间了,陈省身也时不时跑一趟哈工大,所以他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王多鱼的事情。

    王多鱼应该是参与了数学应用的大项目,所以上了美国和北极熊帝国的黑名单。

    甚至是已经在背地里遭遇过一些危险了,否则的话,这趟来天津,安保人员不会那么多。

    汽车抵达南开大学,王多鱼先去他们的食堂吃饭。

    他们学校搞了很大的欢迎仪式,校门口等不少地方都拉了横幅,生怕别人不知道王多鱼来了南开大学一样。

    对于这样‘铺张浪费’的情形,王多鱼谴责了一番,但架不住南开大学的校领导们笑脸相迎,实在是盛情难却。

    所以只好‘下不为例’。

    饭桌上,因为下午还需要进行演讲,所以就没有喝酒。

    吃饱喝足,王多鱼回到他们安排的住处歇了半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半,准时来到南开大学的大礼堂。

    进门的时候,这里已经被挤得人山人海了。

    真不知道这么多人跑来听,有什么意思呢?

    陈省身邀请他来是讲一讲关于基础数学的,他可不相信南开大学的数学系有这么多人。

    一个大礼堂,少说也能够坐下将近两千人,可眼下他们连过道都是人,甚至很多座位上是严重超出原本的人数限制的。

    因此就这么瞥一眼,大礼堂最少也有两千三四百人吧。

    南开大学还不像哈工大一样,在过去的年秋季,招了近七千名学生。

    八十年代初的高校,大部分招生人数都是一两千,少部分是三四千,比如北大是四千多人。

    哈工大是因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上上面有人在背后推动,所以这才在过去的秋季招了那么多学生。

    不管南开大学有没有那么多数学学生,反正他们都来了,王多鱼也不可能把人给赶跑吧?

    两点半,演讲正式开始。

    王多鱼很少进行演讲,他一般都是上课。

    这次来,他自然也是上课居多,而不是给这些学生讲那些虚的东西。

    所以当演讲开始之后的第五分钟,非数学系的学生,很快就懵了。

    因为很多数学知识点,那些外系学生根本听不懂,特别是文学系相关的学生,更加懵了。

    不少同学都后悔了,可没辙啊,又不能在这个时候撤退,只能够硬撑着。

    一场演讲持续了两个小时,演讲结束之后,王多鱼还是没办法离开南开大学。

    五点的时候,王多鱼又跟南开大学数学所的那些教授、研究生们聊天,其实就是类似研讨会那种形式,聊的也都是比较专业的事情。

    比如说他们有什么问题的话,都可以问。

    陈省身就是数学所所长,但他毕竟上了年纪,现在都已经满七十周岁了,精力早已经大不如前。

    饶是如此,陈省身还是到处奔波,为他的母校不辞辛苦。

    数学所的教授、研究生们的问题,在王多鱼眼中,确实非常简单,他们研究的课题,是比不上哈工大访学交流团的那些顶尖老外学者们,更别说跟博切尔兹他们研究的那些课题了。

    交流持续到了晚上七点,七点半王多鱼这才来到食堂吃饭。

    他们的校领导也来了,这一次他们真的要敬酒了。

    不过王多鱼并没有多喝,因为出门在外,毕竟是陌生的环境。

    另一方面,其实他自己也已经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饮酒量。

    喝酒对身体并没有益处,很多人都说小酌一杯,并无大碍,实际上如果能够不喝酒,对身体才是最好的。

    今年王多鱼也才二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其实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戒酒。

    钱学森他们这些大佬们,哪一个年轻的时候不是抽烟喝酒的?

    后来他们不也都活到了八九十岁,甚至是一百岁吗?

    或许他们这群人都是有国运护佑,所以才能够活那么长久。

    但王多鱼可不想自己晚年的时候,只能够躺在病床上啊,那可是非常无聊的呢。

    酒没有多喝,但今晚这顿饭,还是吃的很开心的。

    隔天上午,王多鱼又跟数学所的教授们继续交流,中午在南开大学吃过午饭,下午就启程前往京城。

    回到京城的时候,王多鱼直接去了锡拉胡同六号院,家里没人,想来朱玲应该还在外面吧?

    他坐在书房里,翻看书本,到了晚上,王多鱼也没有等来朱玲,丈母娘似乎也没来这边住了,所以他便回主卧睡觉。

    主卧房间里,王多鱼看到了桌子上的书本,翻开来看了看。

    发现是一剧本,上面还有笔记。

    “剧本都不拿,难道她都已经背下来了?”

    简单翻了一下,王多鱼失笑摇头,接着顺手将剧本给放回原位,然后他又拉开了书柜。

    一段时间没回来,这个家,跟以前好像没什么两样。

    随便翻看了一下,王多鱼就准备推回去,突然间,他却又顿住了。

    他推开了上面的几张纸,以及压在上面的笔记本,然后才终于拿到了被压在最底部的那份文件。

    “方子?”

    王多鱼看到这份方子之后,脸色突然就变了下来。

    这份方子是养身体的方子,王多鱼之前看到过类似的一份,但那一份是坐月子用的。

    而这一份方子的剂量标准降低了一些,只需要吃一周就可以了,跟正常坐月子的剂量有很大不同。

    所以这是一份坐小月子用的方子,什么是小月子?堕胎、宫外孕等之后的调养期,帮助子宫、卵巢等器官恢复。

    这不是关键,重点是这份方子上面还有时间,就在今年的九月份。

    然而九月份是什么时间?

    九月是开学季,朱玲是八月初离开哈工大的,所以她回到京城之后就来打胎了吧?

    她有孩子了为什么不生下来?

    王多鱼第一次恨自己为什么不是医生,否则的话,他就可以随时知道朱玲是否怀孕了。

    也不至于让她把孩子给打掉。

    不是说王多鱼非常喜欢孩子,而是堕胎对女人身体非常不好。

    并且朱玲都没跟他商量,她就自己决定了这件事,完全没有把他这个丈夫当一回事啊。

    “还真是够狠心的啊.”

    这天晚上,王多鱼根本睡不着,迷迷糊糊睡过去之后没多久,他睁眼的时候,外面都已经日上三竿了。

    原本他计划白天去了一趟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看看,但现在这情况,他就哪也不想去了。

    在家里待了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王多鱼刚做好饭,准备吃饭时,朱玲回来了。

    只有她自己回来,丈母娘方贞没有一起回来。

    回来了正好,王多鱼终于是可以和对方好好聊一聊了。

    厅里,王多鱼坐下来,跟她聊起了儿子和家庭的事儿,他没有提朱玲堕胎的事情,就只聊儿子和他们俩的事情。

    因为他还想挽回一下这段婚姻关系。

    他们两口子经常聚少离多,这样的日子,对王多鱼来说,确实是受够了。

    之前孩子刚出生,王多鱼尽可能迁就她,没提这茬儿。

    可是现在,特别是前些日子,她连儿子的周岁宴都没来参加,确实过分了一点。

    当时朱玲的想法是希望王多鱼父子俩能够来京城这边办周岁宴,他当然不同意。

    别说他确实不适合到处跑,不适合给保卫科等人增加工作难度,就说王君宏这个小家伙,也才刚满周岁罢了,适合到处跑么?

    要知道这可是十二月份,是冬天啊,但凡孩子感冒流鼻涕,甚至是发烧,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所以他宁愿派车去四百多公里外的老家接送老王家亲戚来哈工大,也不愿意回老家办周岁宴。

    王君宏这个孩子打从出生之后,都没怎么回过老家,就好像这不是老王家的子孙一样。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子孙后代祭拜祖先是一项传统,但王君宏还没在清明节、春节等时间祭拜过。

    而且老王家的宗族观念还是挺强的,特别是他大哥、三哥他们两个老顽固,从他们生下那么多个孩子就知道了,确实是很老传统。

    明清时期的家族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老王家人口众多,就是受此影响。

    当然,王多鱼是新时代的人,并不怎么感冒这些传统,所以他没有强迫孩子和朱玲一定要回大红沟村祭祖。

    但是结婚这一两年,王多鱼跟朱玲的夫妻生活,屈指可数啊。

    所以今天两人就展开来聊这件事。

    “所以你想要跟我离婚,对么?”

    朱玲面无表情地问道。

    她不知道王多鱼的想法吗?

    知道一些,但不多,而且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苦衷,为什么王多鱼不愿意来京城呢?

    如果王多鱼来京城发展的话,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哈工大很牛逼么?

    再牛逼,能有北大牛?

    为什么当初王多鱼就是死活不愿意来北大读书呢?

    所以在朱玲看来,这一切的责任,其实都要归咎于王多鱼,而不是她。

    “离婚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办法,但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对我们和孩子都是巨大的伤害,我也不想走到这一步,我希望你能够回归家庭,给我们儿子一个完整的家.”

    王多鱼摇头道:

    “我的事业注定要在冰城,京城这里给不了我足够的安全感,我也不想解释那么多,我就只说一句,如果我在京城发展的话,那么我的成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

    “你的职业在京城或者冰城都没有多大关系,你嫁给了我,你应该是跟我过日子,而不是跟你那些所谓的朋友或工作过日子”

    “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件事,依然坚持己见,那我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朱玲闻言,俏脸浮现一抹怒色:

    “为什么?凭什么就是我要牺牲这一切?你就不能来京城发展吗?”

    王多鱼:“.”

    这需要他解释很多次么?

    而且涉及到保密原则,很多东西,他都不能说。

    所以面对朱玲的不理解,王多鱼也是有苦难言,百口莫辩。

    然后她又会说他大男子主义,不迁就她。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王多鱼这样开明的丈夫,真不多了。

    就算是后世,和尚婚姻、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都没有多少人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

    他们两人还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就已经是王多鱼在迁就她了。

    深呼吸一口气,王多鱼再退一步,道:

    “好,我也不逼你,如果你还想延续我们的婚姻关系,你必须做到每年最少待在我和儿子身边六个月以上,其他时间,我不管你,但你也不能给我戴绿帽,你能做到么?”

    朱玲脸色一变,六个月?

    根本不可能!

    偶尔一两年或许还行,但一直都这样的话,肯定不行。

    并且,她来回奔波的话,只怕时间都花在路上了。

    所以王多鱼这么说,还不是逼着她辞掉工作,让她搬去冰城么?

    身在局中,很多时候,人就是看不清自己,总觉得自己还能够得到更多。

    老祖宗说过:知足常乐。

    可惜很多人都会念叨这句话,但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朱玲虽然也很聪明,甚至她的性格也十分开朗活泼,可她自己身在局中的时候,却又看不破眼前的迷雾了。

    “那我们离婚吧!”

    朱玲哭着说出这句话,王多鱼沉默不语。

    两口子坐在一起,都没有说话,沉默了很久很久,朱玲受不了,突然起身回了卧室。

    很快,卧室里就传来了她的哭声。

    有点撕心裂肺的样子,王多鱼心里也十分难受。

    世界上从来没有那么合拍的夫妻关系,古话常说凡事要忍让,很多老人都是靠忍这个字,才维持这个家不散。

    只不过王多鱼和朱玲两人,各自性格都有缺陷,而且双方都挺强势的。

    “唉,想不到还是要走到离婚这个地步.”

    王多鱼心里很难受,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去安慰她。

    可如果自己去安慰她,又有谁来安慰他呢?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他和朱玲的夫妻关系也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那种,他之所以等到现在才来跟她谈,也不过是对她还存有幻想,以及不想‘趁人之危’罢了。

    现在孩子已经一岁了,她要走,那就放她去飞吧。

    当天晚上,王多鱼睡在卧,但是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这一晚是真的彻夜未眠。

    第二天,他顶着熊猫眼去外面买早餐,不过保卫科职员帮忙买了,倒是省得他跑一趟。

    “王教授,您还是要注意休息啊”

    听到保卫科职员的提醒,王多鱼勉强挤出一抹笑容,点点头,但没说话。

    他的心情不是很好,说什么?

    回到家里,朱玲也已经起床了,正在洗漱,看到他回来,面无表情地继续刷牙。

    做不成夫妻,就反目成仇了?

    王多鱼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

    明明也不是他的错,但现在看来就好像是他对不起朱玲一样。

    这事儿闹的!

    算了,王多鱼依然没有拆穿朱玲打胎的事情,既然她不愿意说,那就让她继续隐瞒呗。

    反正现在也很难再挽回这个关系了,说与不说,有什么区别?

    吃过早饭之后,两人沉默着各自去准备离婚材料。

    他们是在京城这边登记结婚的,所以离婚自然也是在这里。

    上午九点半,王多鱼来到了哈工大在京城这边的办事处,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刘德本。

    “书记你也在这里啊,正好,麻烦你帮我一下.”

    离婚材料也是需要单位的证明信,要不然可解除不了。

    这一点跟他在几年前离婚则有所不同,当时他跟陈清婉离婚,他还没有任何工作单位呢,所以只需要生产队开个证明就可以了。

    刘德本一听他要离婚,顿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怎么回事?你们关系不是挺好的么?上次我看你们还有说有笑来着”

    “书记,你上次见到朱玲,是不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前些日子的周岁宴,她这个当娘的都没有来参加,你不觉得很过分么?”

    王多鱼差点没翻白眼,他摆了摆手,道:

    “算了,书记,我们不提这些旧事了,反正现在就是要离婚,没辙啊,该说的我都说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唉!

    刘德本闻言,也是满脸无奈。

    尽管王多鱼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是在婚姻关系中,他确实做得不够好。

    但人无完人,怎可能事事顺心如意呢?

    拿到证明材料之后,王多鱼离开了办事处,然后来到街道办等朱玲。

    她也没让王多鱼等多久,不到二十分钟她也带着材料出现了。

    两人没有说话,将材料提交上去,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帮忙办理。

    街道办工作人员自然是会例行公事地劝说两句,这年头结婚的多,离婚的非常非常少,一个月都未必能够遇到一件。

    劝和不劝离,是很多人的做法。

    但是没用啊,王多鱼和朱玲两人都已经做出了决定,离婚是必然的了。

    半小时之后,王多鱼两人拿到了离婚证,然后回到了锡拉胡同六号院。

    房子留给朱玲,王多鱼没要。

    她不想承情,但王多鱼态度很强硬,所以她只能沉默着接受。

    关于王多鱼的书籍、衣服等私人物品,他已经喊来汽车,让保卫科的人帮忙带走。

    屋子空荡荡了许多,朱玲就一直坐在厅,一言不发地翻看着她那剧本,实际上她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我走了,你照顾好你自己,算了,你自己也是医生,你妈妈也是医生,这些就不需要我废话了.”

    将自己的东西搬走之后,王多鱼站在厅看着她,轻声道:

    “你要是有空,可以来冰城看孩子,你有家里的电话,随时都可以来”

    说罢,见她还是不吭声,王多鱼轻叹一声,转身离去。

    直到离开,他都没有说朱玲打胎的事情。

    汽车已经离开了锡拉胡同,而朱玲依然呆呆坐着,双目无神,泪水却是突然出现,然后止也止不住。

    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王多鱼将物品搬回来之后,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就闷头就睡觉。

    这两天他都没有怎么休息好,尽管他是躺着了,但根本没睡着啊。

    所以他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一段关系结束了,伤心又伤身。

    如果是一般人,估计这会儿应该是买醉才对,但王多鱼并没有,因为他现在非常困,只想睡觉,不想其他。

    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了。

    起床到外面吃过饭后,王多鱼扭头就去了计算所。

    接下来两天时间,他去了计算所、数学所,忙起来之后,就不会被那些伤心事儿占据主位。

    只要不伤心,那就不会伤身。

    忙碌才是治愈情伤的最好办法。

    在人这一生当中,情爱只不过是点缀,柴米油盐才是生活。

    而对于王多鱼来说,实现自我价值需要才是生活,毕竟柴米油盐这些东西,他早已经拥有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这一天,郑宝印、王建超、王多石他们三人来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这边。

    “九哥,这就是你在京城的另一个家么?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进入八十七号院的时候,王多石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管看哪里,都觉得稀奇。

    即便是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也同样十分惊讶,到处打量这套房子。

    此处宅院是民国才修建的‘新’房子,四百平米的面积,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南倒座房有四间,尽管只是一进院,但面积和房间都不小,就算再扩建为二进院,那也不会很拥挤。

    “我又很少来这边,跟你们说什么?”王多鱼招呼着他们坐下来,但他们不太想。

    “九哥,这房子你那么不经常来住,要不借给我们住行不行?我们给你房租.咦,这东西厢房都有两间呀,怎么还上锁了呀?”

    老十看到门锁,露出不解的神色。

    “那里面都是信件,这套房子我买回来就是为了存放这些信件的,喏,你们进来看看,这两间房也都是用来存放信件的”

    听到这里,王多石、郑宝印他们都张大了嘴巴,虽然无法理解,但表示非常震撼。

    买房子就是为了存放信件?

    什么信呀?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这些都是读者来信,已经存放了足足有十间房。

    东西厢房和南倒座房就已经有八间房了,北房这边也有两间房子堆满了信件。

    “九叔,你是说,你的那些读者给你写了这么多信?足足存放了十间房子?”

    王建超的瞳孔放大,宛如地震,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行了,少见多怪,赶紧坐下来喝口茶吧.”王多鱼懒得跟他们说这些事儿,可他们又跟好奇宝宝一样,问起来就没完没了。

    索性让他们都闭嘴,赶紧坐下来喝茶。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郑宝印三人这才缓过神来。

    接下来,王多鱼便跟他们了解过去这些天老王家的那些亲戚们的变化。

    作为家中排行第十的王多石,他也选择离开大红沟村,跟郑宝印他们一起外出闯荡。

    以前年少轻狂不懂事,为了一个女人跟人拼命,现在的王多石已经成熟了很多。

    他去了一趟白云城,全程都很听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个小辈儿的吩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还别说,只是去了一趟白云城,他就发现这钱可真好挣呢。

    当然,他也没有飘,或者说飘不起来,因为郑宝印他们已经跟他说过之前他们在白云城的一些遭遇。

    只要他们敢露富,马上就会被人盯上。

    甚至,他们稍微露出一点马脚,绝对会被那些捞偏门的人给盯上。

    财富看似很容易赚到手,但如果没有掌控财富的能力,怎么赚到的,就会怎么给‘退’回去。

    除了王多石之外,还有王玉芬、郑宝强、王向同他们,要么跟着去了白云城,要么在京城或者冰城等地方帮忙分销商品。

    具体怎么做,郑宝印都已经跟他们说清楚了。

    “很好,你们做的不错。”

    听完之后,王多鱼竖起大拇指,道:

    “如果你们能够一直这么干下去,随机应变,不沾染赌博等不良习惯,那么你们还真有可能掌握更多的财富.”

    “不过,我说再多都没用,你们没有体验过什么叫赌博,什么叫社会的险恶,永远也不会明白,有机会的话,你们或许就明白了”

    “跟你们讲故事,用处不大,因为你们现在是知道赌博不好,但是当你们真正身陷囹圄的时候,希望你们还能够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依然能够仰望星空,及时醒悟过来”

    老话常说,人教人学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王多鱼也不是他们的父母,就算是,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护他们。

    他们自己的人生,还得需要他们自己去闯荡,外人是帮不上忙的。

    跟郑宝印他们见过一面之后,王多鱼又在京城待了两天,等回到哈工大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了。

    “呜呜,我要爸爸!”

    到家的时候,王君宏这个小家伙顿时哭得撕心裂肺。

    尽管过去这些天,王多鱼每隔一两天都会给小家伙打电话,可是小家伙才一岁啊,哪里听得懂电话?

    加上这年头的电话麦克风和音响质量很差,声音失真,所以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并不会让小家伙高兴。

    只有回到家,小家伙见到人了,这才真实感受到这就是他老子。

    抱着小家伙哄了许久,王多鱼心情又复杂了。

    这臭小子还很小,就没娘了,以后都没人疼他了。

    跟朱玲离婚这件事,王多鱼没有跟人说过,目前应该就只有刘德本和保卫科的几名工作人员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至于朱玲她父母是否知道这件事,王多鱼也不清楚。

    小家伙哭得很大声,王多鱼哄了许久,这才成功把小家伙给哄睡着了。

    “九哥,我想跟你聊一聊。”

    王多鱼刚从卧室出来之后,便听到自己妹妹这般说道。

    “可以啊,你说,我听。”

    他妹妹想要聊什么,他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

    果不其然,接下来他妹妹说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九哥,现在君宏他也已经一岁大了,姐姐一个人就可以带好他了,我很多时候都是无所事事”

    “还有十哥他们都去了白云城,我也想去”

    赚钱这件事,谁不想?

    何况王美丽还是一个小财迷,怎么可能错过这次的机会呢?

    王多鱼闻言,却是笑道:

    “你要是去了白云城,你那个对象怎么办?”

    上个月,她在她九哥的帮助下,成功跟之前的‘初恋’分开,跟机械系的陆青松谈起了对象。

    陆青松虽然只是十三级助教工资,但每月也有五十三元的薪资,在哈工大也不算低了。

    且陆青松也会参与一些项目,平时拿到的一些项目提成、奖金什么的,其实都超过了他这份工资。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大学助教,身份地位很不一样。

    这样的金龟婿可不好找,如果王美丽跑白云城的话,经常跟陆青松两地分居,最后结果很有可能是分手。

    王多鱼并不希望自己妹妹跟他一样,以分手结局。

    “什么啊,我们只是谈对象而已,又没有一定要结婚”

    见自己妹妹不愿意承认,王多鱼只好说道:

    “如果你真的想要赚大钱,那就留在哈工大,平时多学习,不要跟我说学不进去,你下海创业的话,没有知识,你也赚不到钱.”

    “宝印他们以前吊儿郎当的,最近你也都看到了他们的变化,也都愿意看书了,具体是什么原因,我相信你这么聪明,不可能猜不到.”

    “何况你的学历比他们高,你也很聪明,你现在缺少的只不过是耐性而已”

    “只要你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到时候我会安排你执行其他任务,赚的钱是美金,知道么?”

    听到美金两个字,王美丽顿时两眼放光,就算是一旁的王美荷也同样瞪大双眼。

    两姐妹就被王多鱼给忽悠了。

    因为马上就是八二年了,距离八五年已经不远了。

    王多鱼有很多计划,但没有信得过的人代为执行命令,也是白瞎。

    两个妹妹就很不错,都是他信得过的人,如果她们可以帮忙的话,那绝对没有问题。

    可关键她们能够学得进去呀,要不然,那也是白瞎。

    “九哥你说吧,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要学习什么,呵呵,你们先学习国际贸易、日语、英语、金融学这四大科目吧,之前我就已经让你们学习了.”

    听到她们九哥提及的这四个科目,两姐妹顿时哀叹一声,这可真是太难了。

    难也没用,她们还是要学习。

    “只要你们学好了,等到君宏三岁的时候,我就会给你们投资一笔钱,让你们去国外赚大钱”

    王君宏现在一岁,三岁的话,也就是两年后,那就是八三年底八四年初这个时间点。

    机会已经给了她们,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她们自己了。

    两姐妹已经被忽悠住了,虽然学习国际贸易这四大科目,很难,但为了赚钱,再难也得上。

    何况,她们就在哈工大,最不缺教学资源了。

    同时,她们跟她们九哥住一起,每天吃饭的时候,王多鱼给她们简单聊一聊那些国际关系、贸易本质、资本金融游戏等,都能够培养好她们了。

    对两个妹妹的安排就暂时到这里,不过王多鱼还得操心一件事,那就是给王美荷也找一个对象。

    总不能让她跑去国外,找一个老外吧?

    然后被老外忽悠,把赚来的钱都转移走了,那王多鱼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他得帮忙给她们找好对象,让她们也尽快生孩子。

    再说了,她们的年龄也不算小了,今年都已经二十一岁了,在八十年代这个时间点,早就可以结婚了。

    于是,第二天的王多鱼,正要继续拜托吴从炘帮忙给自己妹妹找一个对象时,林德洪找了过来。

    数学系教学楼办公室内,林德洪面色欣喜地说道:

    “多鱼,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单位今年赚翻了,哈哈.”

    兵工厂很赚钱,这事儿王多鱼知道,因为七八年底七九年初的石油危机,加剧了大不列颠的高通胀等,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也是日本汽车在过去这几年备受市场青睐的原因。

    经济危机之下,失业率暴涨、通胀率继续飙升,人人自危。

    日本汽车油耗小,所以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

    而这场经济危机又让美国开始干预中东那边的事务,加上伊拉克和伊朗双方之间又开启大战。

    致使这场石油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席卷欧美世界和中东地区,影响了全球经济。

    而我们国家的兵工厂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力,以廉价著称,销量暴涨,这就是林德洪所说的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