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拍照留念
“但愿吧!”
对于大学生活宋嘉安没经历过也想象不出来。
顾墨点头。
到了宋家门口。
“要不要进来坐坐?”
顾墨摇头:“这么晚了就不叨扰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不去上班了?”
宋嘉安点头:“现在距离开学的时间只剩下六天,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陪陪家里人,顺便把大学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收拾好。”
顾墨没再多说什么就离开了。
宋嘉安一进门就看到笑呵呵的儿子。
“怎么知道妈妈要回来?是不是特地在这等妈妈的?”
说着宋嘉安把儿子从地上抱起来。
宋怀德跟吴芳华将准备好的钱还有票放在了信封里。
“这里面有你这两个月在工厂上班的工资,还有一些是我和你妈放在里面的粮票。”
宋嘉安打开一看被里面的厚度下了一跳。
“爸妈,我就是去上个学没必要吧?”
“穷家富路没听过吗?你这是要上大学的,要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
“这我都懂但是……”宋嘉安摸着信封的厚度决定他们二老有些过度担心。
“接下来孩子还需要麻烦你们俩看着他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吴芳华看着懂事的女儿只觉得心疼:“家里我跟你爸都上班,之前已经帮你选错一条路,这次你爸不管说什么都要给你打好坚实的“后盾”。”
“谢谢你们,爸妈。”宋嘉安把父母抱在怀里。
小天佑看到也要来凑个热闹哼哼唧唧的跑到他们中间。
简单叙旧后宋嘉安抱着孩子回到了房间。
“宝宝,这段时间妈妈要去外地上学,没有办法照顾你,你接下来就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妈妈等到放假的时候就会回来。”
小天佑似乎感受到了即将要与妈妈分别闷闷不乐。
比起宋嘉安惬意的生活,生活在一起大杂院里周兰芝还在四处打探如果把李志国弄出来。
周围人巴不得看笑话,有的人直接开始嘲讽。
“要我说,李家的你就别白费力气了,有那十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不如给孩子买点好的。”
这个时候周兰芝才感受生活的无奈,李志国做的那些事儿已经板上钉钉,想要翻案基本上不可能。
“你就这样把我们娘俩扔在家里,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怎么生活?”
周兰芝虽然满心抱怨可日子还要继续,她只能想办法多打工,经过这段时间的摧残,人又憔悴了不少。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轻松的服务员工作。
第三天周兰芝去上班的时候听到每个人都在夸宋嘉安。
“你们可不知道这宋家千金已经帮着二厂度过了许多难关,听说他要去隔壁镇的大学进修,看来咱们这也能出现个亿万富豪。”
“那是必须的,听说之前签的都是大单子,现在我老婆就在那个厂子里上班,每天各种绩效奖金发到手软。”
周兰芝听后只能愤愤的擦拭桌子。
老板看到这样的周兰芝有些陌生。
“怎么了?这是?”
面对老板的关心,周兰芝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没事,只是桌子上有块掉色一开始没看出来。”
“行吧。”
周兰芝在上班的过程中越回想越生气,不理解,凭什么宋嘉安的出身比自己好?所接受的待遇比自己好,就连离婚了照样过得比自己滋润。
“要不是你把志国送进去,我们一家也不必断了来源,我要你付出相应的代价。”
一个巨大的阴谋在周兰芝的脑海中显现。
反正现在也只有自己和儿子,不如想办法跟宋嘉安拼死一博。
“宋嘉安,这是你逼我的。”
宋家。
宋嘉安正在母亲的帮助下归纳生活用品。
“你去了大学一定要跟同学和老师搞好关系,在外边不比家里,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意气用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跟舍友斤斤计较。”
吴芳华的这些话已经重复了无数遍。
“妈,现在是一个有独立思维的成年人,您说的那些我都懂,不用担心,到时候我会先给您打电话报平安再说了,从我们学校到家,不过才四十公里。”
吴芳华一直抹泪,她不得不承认女儿现在已经长大,可不管多大在自己眼里依然是孩子。
“妈,相信我,我能照顾好自己!”
吴芳华点头:“剩下的这三天你有什么打算?”
“我之前问过几个学长学姐,他们说这所学校需要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我想着这几天在家里疯狂的休息。”
吴芳华有些无奈但还是同意女儿的想法。
“要不要晚上让刘姐把天佑送到我们的房间?”
“不用,我想趁着这几天跟他多接触,下次放假需要再等两个月,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记事了,脑海当中就没有我这个母亲的存在了。”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感受得到父母当时对自己的疼爱。
上辈子宋嘉安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陪伴太少,才导致她会过于贪图李志国的甜衣炮弹。
上楼后,宋嘉安大概整理了一下父母给她的钱和粮票,虽然现在宋家依靠二厂过得有滋有味,但如果想要上市,还需要发展其他的产业或者……
想到这儿宋嘉安直接拍了一下大腿:“刚才怎么没想到,自己可以带动隔壁镇的收入,到时候他们身后会有靠山。”
于是又将信封里的钱重新拿出来数了一遍:“八百块钱……”
根据现在的经济水平800块钱足以盘下一家店面。
可对于这种需要成本投入且不知回报几成的生意宋嘉安不想沾染。
宋嘉安觉得在服装学院的老师应该有比较敏/感的“直觉”。
“那我就等去到学校之后,先去找老师聊聊。”
自己已经进行了完美的计划,接下来就看怎么具体实施了,宋嘉安此时还是比较激动的。
“大学……我活了两辈子才能见到的高级殿堂,只要文凭和眼界在手,到时候不愁没有生意。”
宋嘉安就在自己的机会中逐渐进入梦乡开始规划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