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昭真如从前所言,参加完太后葬礼后,就带着叶澜依温实初等长伴之人连夜离开了北京,漂洋过海,往大不列颠而去。
雍正看到留信后,直接气晕了过去,立刻下旨搜寻。
但也不知为什么,明明他们一行人特征鲜明,官兵却什么都没发现,仿佛是飞过去的一样。
若不是时不时还能收到弘昭的亲笔信,皇帝都快以为他死在外面了。
雍正十六年,皇帝于圆明园卧病,药石罔效,崩逝于榻前。
宫眷宗亲,满朝文武闻此噩耗,无不悲痛。
内务府即刻依制筹备丧仪之事,宫中宫外一片肃穆。
然而众人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取出密匣,礼官小心翼翼觑了弘历一眼,颂念道:
“朕缵承鸿绪,临御寰区,夙夜兢兢,惟恐不逮……”
“瑞宝亲王弘昭资禀粹灵,神宇清旷,襟怀渊渟,于经史子集皆穷其奥,援古证今,见解超卓。武勇出众,膂力雄毅……”
夸了一大段后,写道:
“朕百年之后,着皇五子弘昭即皇帝位,以承祖宗之基业,扬大清之盛威。”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可如何是好,这么多年来,我等从不知瑞宝亲王行迹啊。”
他们从未遇到过现在这个状况,满世界的找自家新帝,可找了许久也杳无音讯。
众人便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挽亲王弘历上位。
弘历知道,弟弟就是故意在躲这个皇位,自己不上他永远都不会出现。
官员们还以为他会不高兴,毕竟这帝位都是别人让出来的,是个人都会心存芥蒂吧。
听说皇上以前还和瑞宝亲王打过架,虽是双生子,但一直被对方遮掩光芒,他们之间定然有龃龉。
然而弘历只想知道自己弟弟到底在哪儿。
现在他是皇帝了,他要废除让弘昭不自在的规矩,这样他就会回到自己身边了。
然而弘昭又满世界玩了一年才回来。
“四哥,养鸡场大计来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是满世界考察去了。
弘历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弟弟,笑着笑着就哭了:“你这没良心的,原来还记得有我这个哥哥。”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大清实力积累得格外雄厚,往后的日子里,大将军王弘昭四处征战,打遍亚洲打欧洲。
只是随着民间教育普及,男女意识觉醒,西方思想的涌入,弘历越来越害怕。
他已经窥见了未来世界的社会发展,新思想的普及,人民意识的崛起,会使王朝崩溃,统治退幕。
现在的大清虽然雄霸,但未来,他的后代也会如法国革命浪潮中的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皇权旁落,盛世难济,不能革命,不能启民智,不能发展,否则,他将成为爱新觉罗的罪人!
弘昭发现了他的恐惧,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是一直问我,神国是什么样的吗?”
“神国就是你猜想的那样。”
“乾坤之下,众生同诞,不分贵贱,不论贤愚,士农工商皆上品,勋戚黎庶俱属同。”
“没有谁一句话便能生杀夺予,每个灵魂都是自由的,他们是自己的帝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弘历从他沉稳有力的声音里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盛世,他神情恍惚道:
“天下大同……”
弘昭弯眸一笑:“对,那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你也不会成为千古罪人,你会被万世铭记。”
可弘历生于古代,他吃惯了山珍海味,享惯了卑躬屈膝,他不想变成一个庶民,他要权力,他要九五至尊。
任谁享受过帝王待遇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滋味。
虽然以后变成普通人的是他的后代,他也不舍。
但一转头看向弟弟,利欲熏心的眼眸瞬间清澈了,他想要满足弟弟一切愿望,哪怕是摘星凿月……
弘历头皮发麻,一座座宏伟壮观的仙宫琼楼在他背后拔地而起,构建出一个神秘美好的新世界。
但是,这份沉重快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仿佛跨时空的幽灵将他捆缚。
“可是,这里是人间,万一这里永远成不了神国,万一我们失败了呢……”
弘历对未来感到迷茫与恐惧。
这个世界会毁在他手里吗?
弘昭把他拉起来:“那就让我承担这个骂名。”
“四哥,退位吧。”
弘历骤然清醒了过来,他说过,要永远保护好弟弟,怎么能让他来承担失败的罪责。
“不,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些琐事。”
他的表情逐渐坚定了起来:
“让我来,无论什么,哪怕死亡,也让我在你前面挡着。”
……
(完,应该有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