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58章 不公平
    也就两三刻钟。

    到了营地。

    比起前几日的时候,如今的确像模像样。

    营盘门口还还有兵丁,确认无误才放行,进了营中,张灿发现多了许多的丝绸面料,还有几名妇人,王信和妇人说些什么。

    “你们根据这些图纸裁剪,尽快把旗帜缝制好。”

    王信正在交代。

    “张千总来了。”

    旁边有人提醒。

    王信安排完,回头看向张灿。

    “你怎么来了。”

    张灿好奇的问道,“这是做什么?”

    “缝旗帜啊。”

    “也用不了这么多面旗帜。”张灿好笑道:“你这属于纸上谈兵,只看其字,不懂其意。”

    莫名其妙的。

    王信瞅了眼张灿。

    张灿大度解释,“以前军中流行用旗帜唬人,这年头可不兴了,唬不住人,还得靠真刀真枪,留下几面令旗足够。”

    王信无语。

    相信张灿还是相信戚继光?

    当然相信戚继光。

    这就是家丁制的短浅目光。

    小规模交战的事情,家丁军制打的还不错,往往能出奇制胜,靠的就是精兵以点打面,所以不重视旗帜,因为更多的炮灰士兵,只需要跟着冲就行了。

    也是有根子的。

    张灿人还不错,自己愿意教一教他。

    “秦汉时期,存在重视将领的情况,文武官员尚未有严密区分,世家子弟往往才兼文武,然而时代变了。”

    “旗帜不光不能减少,还需要培养更多精良的什长队长哨官,这些下面的军官,将是打胜仗的根基,每哨,甚至每队都要有旗帜。”

    “我为将,我的令将会传达到每个哨,每个队,全军如臂指使,犹如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打你的局部,犹如你的胳膊哪怕有再大的力气,又如何扛得住我一整个人压下来的力量。”

    王信讲述冷兵器最后的战争理念。

    民兵组成的鸳鸯阵大克精锐日本武士组成的倭寇也是类似道理。

    戚继光是最反对家丁制的。

    戚继光的侄儿,也是他最依赖的练兵大将,因为采用家丁制,被戚继光开除了军籍,赶回了老家。

    戚继光死后。

    他的坚持没有存续。

    家丁制仍然成为主流,以辽东李成梁为代表,家丁制的短板,被李成梁的一个手下看得一清二楚。

    后来。

    家丁制遇到大兵团作战立刻不灵了。

    每战必败。

    几十万野战兵荡然无存。

    输了天下。

    哪怕不是因为戚继光,事实的证明,王信也清楚自己应该走什么方向,也不怕别人学,就怕别人不学,想学就要学全,只学个皮毛,最后成为四不像,反倒是越不行。

    如果大家都好好做人。

    天下太平。

    免得自己劳心劳力,寿命都要受到影响。

    张灿一开始不以为然。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能讲出什么惊天地动鬼神的道理来,不过到底是都司,且耐心的听着,回头指正一二,他要是听就好好教他,要是不听也就如此,自己尽了心。

    日后责怪不了自己。

    然后。

    张灿越听越惊心动魄,脸上的大胡子都快被摸掉了。

    “真能办到?”

    “为何办不到?”

    王信一脸自信。

    张灿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这家伙。

    不会真办到吧?

    原来。

    自己担心他输的难看。

    现在。

    为何内心凉飕飕的呢,真希望这小子是吹牛皮。

    过了半日。

    “你还不回去?”

    王信纳闷。

    张灿这家伙,跟了自己半日,自己上茅房都跟着,什么毛病。

    “不急。”

    张灿看了一下午。

    越看越不想回去,解释道:“后两日是休息,我留下来帮你把把关。”

    说完。

    张灿脸又红了。

    不过不要紧,脸黑看不出。

    王信无所谓。

    要看就让他看去好了。

    学会了这个,能学会思想的统一吗?

    不分清楚原由,没有自己的指点,帮助选拔人才,冒然的学自己,那真是找死。

    家丁制的普及。

    是因为恶劣环境下,庸官们没想改变,选择怠政躺平的必然。

    任何选择,都要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所以自己并不担心张灿学。

    如果张灿是有良心的好将领,自己愿意帮他把把关。

    “吧唧吧唧。”

    “呼呲呲。”

    暮色沉沉,

    伙夫们抬来的木桶里浮着几片油星,操练的半日的青壮们狼吞虎咽,不光给足了米,还有肉沫,精壮的汉子们扫光了一切。

    与之相对。

    另外一处的几百名老弱,手里拿着豆粉杂野菜饼,难以下咽,硬邦邦的,就算如此,一个人也只有一个,别说填饱肚子,上午的一顿都没吃呢。

    抱怨的同时,脸上也满是麻木。

    但凡有本事的,但凡不怕杀头的,但凡敢闯的早就跑了。

    新的佐击将军从来不管他们。

    把他们当牲口使唤。

    众人私下里大骂。

    郑昂不知道别人骂自己,知道了也不在乎。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打仗要的就是狠人。

    到了战场上,指望不了老弱,替精锐们消耗对面的弓矢,摇旗呐喊壮大声势,就是他们最大的用处,既然如此,不饿死就行了。

    也怪不了自己。

    军队风气如此,发下来的物资就这么点,当然要紧着精锐们先用。

    “今日操练不错,下次操练阵型,要继续保持今天的势头,我练兵一向严格,只要听我的话,任劳任怨,我绝不会亏待兄弟们。”

    郑昂大声的讲话。

    周围的士兵吃饱了,纷纷附和。

    郑昂很满意。

    此时。

    严中正来了。

    郑昂上前,不爽道:“你又来偷看。”

    严中正神色严肃。

    “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王都司啊。”

    “他怎么了?”

    郑昂一头雾水。

    严中正仔细的解释了一遍。

    郑昂大惊。

    “这不公平!”

    严中正无奈道:“要不人家年纪轻轻是都司呢,你知道他在东南靠的谁吗?”

    “又是谁?”

    “巡盐御史林如海。”

    郑昂不认识林如海,但是懂得巡盐御史四个字的意义。

    大周的钱袋子。

    “就算关系再多有什么用。”郑昂不服气,冷冷的说道,“这回练兵非同小可,上下都在关注,谁也做不得假,练兵是家传的本事,市面上所谓的兵法没一本教如何练兵。”

    “有钱就能练出精兵,天下没这个说法。”严中正认可,又提醒道:“只是此人关系如此深厚,总要盯紧点。”

    郑昂恍然,说道:“你担心他玩阴的?”

    “谁知道呢。”

    闻言。

    郑昂内心有些不爽。

    虽然知道严中正的小算盘,又在鼓噪自己,可自己还真不服气,必然盯着那信王的都司。

    郑昂挑起眉毛。

    有本事正大光明的比。

    练兵就练兵,玩什么花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