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空间在此处失去了意义,仿佛被无形之手扭曲碾碎后重组的拼图,既完整又支离破碎。
真理庭并非具体的地点,而是一种跨越了维度的特殊所在。
它不在黑雾丛林,不在中央之地,甚至不完全存在于环渊大陆群的任何一处。
若要描述它的外观,最接近的比喻便是一座悬浮于虚空之上的无垠水晶宫殿。
由纯净到近乎透明的星空水晶构成,无数光线在其中折射,创造出令凡人目眩的绚丽景象。
然而,这片“宫殿”同时却拥有无数个相互重叠却又独立的入口。
每一个都通向不同的存在平面,只有那些达到大巫师境界的存在才能找到正确通道。
对于正式巫师来说,即便是一名黯日级强者站在真理庭的入口前,也只会感受到一片虚无,毫无所获。
真理庭的核心区域,被称为“永恒之厅”。
这里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天花板或地面,而是无数螺旋状的水晶通道盘旋交错。
在永不止息的轻柔光流中,延伸向看似无限的空间。
光线在此处显得格外温暖而有质感,仿佛是某种活物的呼吸。
从表面上看,这里是巫师界的最高殿堂,是知识、智慧与力量的象征。
然而,当深入这座看似神圣的殿堂内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便会映入眼帘……
在“永恒之厅”的上方,数以千计的巨大水晶囊悬浮于虚空中。
每一个都恍如透明的棺椁,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这些水晶囊中,存放着无数倒吊的身影。
男女老少,人类或非人,甚至一些完全超出常规认知的生物形态。
全都以一种诡异的姿势被倒挂着,身体悬浮在淡金色的液体中,双眼紧闭,却隐约透出活体气息。
整个空间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从某些水晶囊中传出的微弱心跳声,昭示着内部并非完全丧失了活力。
这便是真理庭最为核心的秘密——“标本库”,储存着数个纪元以来,最顶尖的大巫师残躯与灵魂的特殊区域。
每一位被收藏在此的大巫师,生前都在巫师世界的知识海洋中掀起过浪潮。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自身智慧被认为有足够价值,值得以这种特殊方式被保存下来。
也正如历史记载所言,大巫师便已超越了普通生命体的范畴。
他们不再受限于单一肉体,而是通过无数次的自我改造与蜕变,获得了被称为“虚骸”的特殊存在形式。
虚骸,是大巫师毕生学术成果与魔力的高度浓缩结晶,是其对自身本质的重新诠释。
在这种状态下,大巫师可以摆脱血肉躯壳的局限,以一种更为纯粹的形态存在,甚至能够短暂触及维度的边界。
而在标本库中,这些大巫师们的虚骸被刻意压制在一种半休眠状态。
既保留了自我意识,又不会干扰真理庭的正常运转。
在这一片神秘而恐怖的倒吊者海洋中,某个角落突然闪烁起一道微弱的金光。
光芒源自一个特别的信息传递装置——“巫师总录投影台”。
这是一个能够实时接收、显示全环渊大陆群巫师注册信息的特殊装置。
无论距离多远,只要有巫师在巫师总录上签字确认身份,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被传递到这里。
投影台上方,一行金色文字正缓缓浮现:
“罗恩拉尔夫
通过本真途径晋升为正式巫师(原初)
时间:第四纪元三千七百二十一年
已确认收录。”
这道看似普通的信息波动,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这片死寂空间中激起了微妙的涟漪。
几个靠近投影台的水晶囊突然亮起微弱光芒,内部液体开始缓慢流动,仿佛其中沉睡的存在被某种力量唤醒。
“.本真途径又一个.”
一个嘶哑而古老的声音在虚空中响起,沙砾摩擦般的音调带着浓厚的岁月感。
那声音中蕴含着某种特殊的魔力波动,足以让普通巫师闻声丧胆,甚至精神崩溃。
“本真途径水晶尖塔下游黑雾学派罗恩拉尔夫”
另一个声音接上,这一个听起来更为年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金属质感,仿佛水晶与钢铁的奇妙混合。
“噬星者.和吞噬者相关联的冥想法有点意思.”
第三个声音听起来像是液体的流动声,每一个音节都伴随着某种湿润的回响。
最初说话的水晶囊亮度增强,内部被倒吊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老者。
前提是忽略他那布满鳞片的皮肤和异常苍白的肤色。
那不是普通的改造,而是源自他生前对“龙鳞理论”的极致研究成果。
每一片鳞片都是一个独立的魔力核心,蕴含着复杂的能量转化公式。
“又一个幸运儿。”鳞皮老者冷笑道,声音中饱含着对后辈的不屑与轻蔑:
“当年本真途径的死亡率可是高达九成,现在这些年轻人就是坐享前人福利。我的那个时代,稍有不慎就是灵魂崩溃的下场,哪里有什么现成的指导和辅助魔药?”
老者名为瓦里安,曾是第三纪元中期的大巫师,专精于空间法术研究。
他在位面边界理论方面的成就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纵使过去了近万年,仍少有人能超越。
不过,他仍然有着唯一的遗憾——他是依靠“钥匙魔药”进阶的。
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超越了不少本真途径晋升的原初巫师,但这件事仍然一直让他感到耿耿于怀。
“瓦里安,你还是那么刻薄。”
第二个声音的主人显露真身——那是一个青年模样的男性。
仅仅从外表看去,几乎与常人无异,只除了他的双眼是纯粹的银白色,没有任何瞳孔或虹膜。
这双银眼并非装饰,而是他对灵视法术研究的巅峰成果——“透析眼”,能够直接洞察物质、能量乃至灵魂层面的一切奥秘。
传说他曾在一场实验中不慎直视了某个古老存在的本质,导致双眼永久性地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同时也让他获得了这种超越常规的洞察力。
这名银眼青年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但更多的是对过往逝去岁月的怀念:
“在你我那个时代,就连实验失败都能要了半条命。记得我第一次尝试搭建精神桥梁时,差点让自己的灵魂永远迷失在虚空中。若不是偶然发现了那个破损的锚点,恐怕现在早已成为宇宙间的一缕游魂了。”
银眼青年名为卡伦特,第三纪元后期的视界大师,曾经创立了“灵视学派”,发明了十七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洞察法术。
他的本真途径进阶成功了一半,不过他比艾伦夫人更加幸运,反而从中因祸得福。
卡伦特的个性比鳞皮老者温和许多,但对自己的研究同样极度自负。
“所以才更加可笑!”
鳞皮老者瓦里安嗤之以鼻,水晶囊中的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这些后代也太轻松了,本真途径晋升率从我那时代的十之一二,到现在的近一半。他们根本不理解当初的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失败者的尸骨作为垫脚石。”
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会比预估要少的多。
因为能够拥有突破可能的人,必须先熬住宝石级和王冠级冥想法的污染剧增,自身还必须具有足够多的特殊天赋。
所以看上去突破概率由十分之一变为近半,但辅助魔药发明的这些年过去,原初巫师的数量也并没有激增多少。
瓦里安说到这里时,他的虚骸形态开始微微显现。
一道道空间裂缝在水晶囊周围闪烁,仿佛随时可能撕裂现实的结构。
这是他情绪波动时的自然反应,即使在半休眠状态下,他的虚骸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第三个水晶囊亮起,里面倒悬着一位看似年轻的女性。
但她的下半身已经完全融入了一团不断蠕动的深蓝色胶状物质中,几十条触须从那团物质中延伸出来,微微颤动着。
这不是简单的畸变,而是她对“形态流动性”理论研究的巅峰体现。
那些看似随机蠕动的触须,每一条都能精确操控不同类型的能量流,执行复杂的法术公式。
据说她曾经依靠这些触须,同时维持过七十二柱深渊巨兽的运转,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
“两位,少说些酸话。”
水母女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混合着对两位同僚幼稚行为的不屑:
“我们这些倒吊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说了,本真途径难度再高,也不是你们这些‘钥匙’巫师能够理解的。毕竟,在灵魂与高位存在的直接对话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水母女名为茉菈,是位极为罕见的本真途径成功者。
她的研究领域是“形态超越学”,曾经创造过十三种不同的血脉极限化形态,每一种都拥有截然不同的特性和能力。
她的成就,让许多走传统途径的大巫师都感到深深的嫉妒和不安。
“闭嘴,茉菈!”鳞皮老者瓦里安恼羞成怒,水晶囊中的身体剧烈抖动,掀起一阵能量波动:
“你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当年要不是那个怪物的精神烙印与你碰巧共鸣,你早就变成了一堆灰烬!”
瓦里安的嘲讽中带着浓浓的嫉妒和不甘。
作为一位走传统途径的大巫师,他心中一直对本真途径的成功者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一方面是对其勇气的钦佩,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未能尝试的遗憾和愤懑。
银眼青年卡伦特忍不住轻笑一声,囊中的身体微微颤动:
“瓦里安,你还是对茉菈这么敏感。都在标本库待了几千年了,还放不下这点芥蒂?”
卡伦特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调侃,但眼神却透露着敬佩。
虽然他和瓦里安一样走的是传统途径,但他对茉菈这样的本真者有着由衷的尊重。
尤其是对方在接受高位存在烙印后,依然能保持自我意识的成就。
“卡伦特,你”
瓦里安刚想反驳,却突然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敬畏,目光转向远处另一个方向:
“德雷克大师苏醒了?这可真是稀奇。从上次苏醒至今,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五百年?还是一千年?”
在标本库的深处,一个比其他水晶囊都要大上三倍的特殊容器缓缓亮起。
内部倒悬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他的身体异常瘦长,皮肤紧紧贴在骨骼上,犹如一具干尸。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头部——整个头颅已经完全透明化,露出内部不断闪烁着微光的大脑结构。
那不是普通的大脑,而是一个由无数微型符文和能量回路构成的复杂网络。
每一条神经纤维都被重新定义和改造,使其能够处理和存储远超常规生物可能的信息量。
据说他的思维速度是普通大巫师的数百倍,能够在眨眼间计算出一个复杂位面的完整能量方程。
“本真途径倒也算稀罕。”
那干枯老者的声音飘渺如烟,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古老韵律:
“.噬星者呓语.是个有野心的孩子。”
德雷克是标本库中最古老的存在之一,他的时代可以追溯到第二纪元的中期。
在他漫长的生命中,见证了无数天才的崛起与陨落,经历了数不清的巫师界大事件。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巫师历史。
其他三位倒吊者立刻停止了争论,就连那刻薄的瓦里安也不再吱声。
囊中的身体几乎完全静止,仿佛在竭力避免引起这位古老存在的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