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抄歌,胡小北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可如果能够原创,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此前为神雕所创作的三首歌曲中,《等你归来》和《人间烟火》都算是半借鉴。
因为这两首歌和原歌曲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词曲相似度已经不足五成,编曲更是完全不同。
而《淇奥》这首歌的歌词是古诗原文,编曲是胡小北一手包办的,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第一首原创歌曲。
这三首歌都是为了神雕而作,风格内容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接下来的专辑制作就不一样了,身为历年最强高考状元,胡小北还是要点脸的。
因此这张专辑就需要满足销量、传唱度、文化内涵,以及符合安小茜自身特色等条件。
有鉴于此,胡小北将目光投向了语文和古风戏腔两个方面。
就拿语文来说,课本中很多经典的古文、古诗词都是需要学生们进行背诵的。
若能将这些内容转化成嚷嚷上口的古风歌曲,那么势必将在学生群体中引发极高的关注度。
而古风戏腔类歌曲在80、90后的消费者群体中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两者相结合之下,即便消费能力差一些,想来也能打着学习的幌子,让家长买单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里,想到这种做法的人并不是没有,只是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潮就已倒下。
比如王菲在1995年发行的专辑《菲靡靡之音》中,就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编曲演唱了一首《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哪怕二十年后依然不觉过时。
又比如焦恩俊曾经唱过一首子曰XXXX的歌曲,因为字数极多,且采用了rap唱法,此歌扑gai得极快,十几二十年后,基本上已经找不到这首歌存在过的痕迹了。
所以,古文、古诗词还是得配合古风歌曲,这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古文、古诗词好找,类似于蜀道难、如梦令、琵琶行、长恨歌等等,都是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再编曲的。
至于古风歌曲,就不得不说起戏腔唱法了。
华夏戏剧种类繁多,且各具自身独特魅力。
其中,京剧融合了徽剧、汉剧等元素,以西皮、二黄为主唱腔,讲究唱念做打,行当齐全,风格大气庄重,韵味醇厚,如《霸王别姬》就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豫剧唱腔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充满生活气息,表演风格豪迈,如唱着“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的《花木兰》,就充分体现了豫剧的特色。
越剧长于抒情,声腔清悠婉丽,多演绎才子佳人的故事,尽显江南的温婉细腻。在广为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的经典唱词,将这份柔情娓娓道来。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表演质朴细致,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如《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女驸马》中“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可谓是家喻户晓。
此外,尚有唱腔细腻婉转,表演载歌载舞,注重身段动作的优美与韵律感,充满了典雅的艺术气质,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
还有那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豪放粗犷的表演风格著称,多表现历史故事与民间生活的秦腔。
在诸多戏腔中,有一部分流派的唱法就很适合这个年龄的安小茜。
安小茜此时尚未满18岁,她自身的小奶音甜美清脆、柔和灵动。
这种嗓音特质与京剧荀派十分契合,荀派声音靠前,花音、装饰音丰富,风格活泼俏皮,能让她将古灵精怪的少女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PS:这里的“靠前”是指在发声时,声音的共鸣位置相对更靠近口腔前部。)
此外,她也适配越剧尹派唱法,尹派委婉缠绵,可尽显她声音中的温柔细腻,轻松塑造出温柔多情的角色。
同时,她的小奶音与黄梅戏清新自然的风格高度适配,能完美演绎出黄梅戏中年轻活泼女性的甜美与灵动。
当然,胡小北并不会让她耗时耗力地去学这些派系的知识。
而是会通过自己的了解分析,将其中适合安小茜的唱法技巧拆解开来,以最贴合的方式,量身定制地给她打好基础,教她核心技巧。
这么一来,安小茜可以省略过99%的无效内容,直接学习她用得上的技巧。
虽然这样的速成方式有着一定的弊端,缺乏了各类基础知识的了解。
可对于只需要唱一些戏腔歌曲,并不想走进这个行当的安小茜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以上种种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胡小北先行学习了解各派技法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施而为之。
如今这个时代,戏剧生存并不容易,就连传承也都是靠着国家扶持,才能勉强维系下去。
只要肯花钱、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戏剧相关技巧,还是不难的。
以胡小北的学习和感知能力,要不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这些内容学好。
所谓学好,不是说他能唱得有多好,而是掌握纯粹的理论知识。
简而言之,就是嘴强王者,但依靠自身能力,教起知识技巧来比那些大师强多了。
这就和演戏是一个道理,胡小北虽然不会演戏,但是他却能完美地指导演员演戏。
单单自身的学习就耗时近半月,再加上还需要制作相关歌曲,教导安小茜学习指定唱腔技巧。
前前后后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也只不过是刚完成了准备工作。
专辑的录制还要等到学生们都放假了,才好借用北电的相关设备。
如此,眨眼已是七月中旬。
距离胡小北成立反谣言专项资金,也已经超过两个月的时间了。
首先,网络实名制很好的遏制了谣言的传播。
其次,各律师事务所战绩惊人,第一个月就烧掉了胡小北近两百万软妹币。
第二个月则锐减至一百五十万软妹币。
第三个月已经过一周,却只是支出了二十万软妹币不到。
不是各律师事务所不想赚这个钱,而是那些公司、媒体和个人太过识趣。
毕竟,没有多少人会和钱过不去。
在见识到如疯狗一样盯谁咬谁的各大律师事务所,绝大多数公司和媒体在第一个月就怂了。
第二个月之所以能花费那么多,主要还是针对一些小公司和小媒体。
这些群体总觉得自己体量小,可以随便乱写,不用担心被起诉。
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会有以本伤人的玩法,针对的就是他们这些小门小户。
随着这些群体被一一起诉、赔偿,剩下的就是些散兵游勇了。
这些人是最多,也是最难处理的。
难只是难在多、散,以及锁定到个人,可一旦雇佣网络技术人员锁定到了个人,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
这类人,别看他们在网上怼天怼地,到处喷粪泼脏水,好似无所不能。
可在现实中,他们往往生活的很不如意,处在食物链的低端。
通常来说,他们在接到起诉的第一时间里,就已经投降了,跪得比嘴都要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