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安小茜轻呼一声,原本灵动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诧异。
短暂的愣神后,她连忙接过银行卡,仔细打量起来。
一番查看后,她抿了抿嘴唇,默不作声地将信用卡塞回包包里。
只是柔软的嘴唇处,那被她咬出的一道浅浅痕迹,却是如此的显眼。
安小茜再次掏出一张银行卡,定眼看了好几秒,似乎在心里反复确认信息。
直至小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安心神色,这才伸出手,把银行卡又给胡小北递了过去。
胡小北倒是没气,伸手就接了过来,却是没有再去看银行卡,而是反手就把卡递给了刘小莉。
然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语双关地说:“阿姨,就买这辆车吧,后面的问题就麻烦你来处理了。”
“好啊。”
刘小莉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眼睛微微眯起,眼角的鱼尾纹也跟着舒展开来。
她自然是懂胡小北意思的。
刘小莉伸手接过银行卡,笑着点了点头,又提醒道:“小北,这买车呢,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喜不喜欢,可不能因为茜茜的意见,而去改变自己的喜好。”
对于妈妈的偏心,安小茜不乐意了,她的眉毛瞬间一蹙,嘴巴也嘟了起来,像是蓬松的小包子。
“妈妈,我的意见怎么不重要了?我可是合伙人呐。”
她连忙挺直了腰板,双手抱在胸前,表达自己的诉求。
紧接着,又似想起什么,眼睛一下子睁大,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问道:“等等,我们不是钱不够吗?这是要分期付款吗?”
胡小北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伸出手指在桌子上轻点两下:“大人的事,小孩少管。”
安小茜果然被轻松转移了注意力。
她的眼中闪烁着不服气的光芒,迅速伸出五根手指,在空中挥舞着。
据理力争道:“现在是2005年了,如果算虚岁的话,我都已经成年了。
就算是周岁,再过几个月,我也马上要成年了……”
胡小北眼中透着一丝戏谑,再次打岔,扰乱她的思绪:“好吧,算你一半,你选了这辆车,我来选车的颜色,一人选一个,没问题吧?”
安小茜反应极快,眸中闪过一丝机智的光芒,连忙力争选择权:“不对,是你选了这辆车,我来选车的颜色才对。”
“噢,是这样啊,那我还是选别的车吧!”胡小北眉毛一挑,出招就是绝杀,直指要害。
安小茜小嘴微张,眼睛睁得大大的,愣了好几秒,才底气不足地说道:“那还是我来选车吧,你来选颜色,不过,我想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
“不,我不想听,我已经确定好了颜色。”胡小北摆了摆手,连忙止住她的话头。
安小茜无奈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缓缓呼出,平坦的“胸大肌”微微起伏,肩膀也随之下沉些许。
她那精致可人的小脸上不免露出一丝惋惜的神情,有气无力地说道:“好吧,我只是觉得你平常都穿黑衣服。
车子如果换成白色的,会和你更搭配一些。”她的小脸满是真诚,眼神中还透着一丝小小的期待。
“哦,原来你选的也是白色呀,早知道我就选黑色的了。”
胡小北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里却闪烁着打趣的光芒。
安小茜哪里还能不知道,自己又被他捉弄了。
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刚想伸出小拳头捶他一下。
可眼角的余光瞥见妈妈就在身边,动作便僵在了半空中,只能作罢。
粉嫩的小拳头也顺势改拳为指,在发丝间轻轻穿梭,梳理着那原本就整齐的秀发,试图借此平复自己起伏的情绪。
心中却是暗自思忖:现在重要的是巩固战果,万一他反悔了呢?
于是安小茜只能轻哼一声,鼻子里发出一声小小的抗议。
然后侧过脸去,不再看他。
可嘴角那一抹上扬弧度,却是怎么也止不住了。
胡小北见好就收,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也不再去逗她了。
只是伸手指了指口罩和太阳镜,示意她戴上。
然后,朝着远处的销售顾问招了招手,开始了解起购车问题。
这辆车作为硬派越野车,设计重心放在了动力以及越野性能方面,后排空间,特别是腿部空间有限,长时间乘坐可能会有些不适。
而且它的配置不够便利,部分车型没有冷热杯架、电动天窗遮阳帘和无钥匙感应解锁等便利性配置,需要手动操作的部分也比较多。
除此之外,其它的问题对于胡小北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好在这是一个金钱化的社会,只要肯加钱,配置和舒适度都不再会是问题。
在加钱的前提下,店方承诺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改装,并交付使用。
只不过,需要先行缴纳三十万的定金费用。
于是,刘小莉当着安小茜的面,用她的银行卡,以预授权功能刷了这三十万定金。
选择预授权支付,这笔钱能在指定时间内退回。
如此一来,还省去了公转私的账务问题。
只要后续使用茜北风文娱公司的账户进行转账购买,这三十万自然可以退回安小茜的银行卡内。
只不过,安小茜现在并不懂这些罢了。
胡小北和刘小莉也没去跟她解释这些账务问题。
反正她连自己的银行卡都放在刘小莉那里,卡里有多少钱,她也没一点数。
三人连车都没试驾过一次,就直接交了定金,随后立刻离开了4S店。
说起这辆车,和安小茜还是很有缘分的。
原时空里她也有这款车,嗯,颜色也一样……
此外,她在象山拍摄神雕期间,还传出过不少有关“车”方面的谣言。
当时有人爆料“安小茜有3辆大奔,还有一辆房车,都是她的义父给的,有钱。”
当记者就此向刘小莉求证时,刘小莉有些生气地说:“3辆奔驰,怎么可能,根本没有的。至于房车,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可以方便照顾安小茜的生活。”
然而,这段新闻其实是2023年的时候编的。
还有一个新闻是09年时发的,配图都是最简单的照片对半拼接,而且是汽车网站发布的,明显是广告车炒作。
最后就是象山开城仪式那天的新闻,有记者报道:直到下午3点多,雨是渐渐小了,但气温却仍在下降,接近了0摄氏度。考虑到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剧组在下午4时30分左右,便开始收工了。而12时30分到达现场的“小龙女“安小茜,躲在自己的房车里候场,一直没有出来过。
此文虽对安小茜诸多暗讽,但却对黄小铭亲近粉丝的举动大加好评。
那么,这里就有问题了。
既然安小茜一直都没出来过,那么,哪来那么多照片和视频?
既然安小茜一直没出来过,记者又怎么知道那辆车就是她的?她就一直坐在车里?(PS:剧组有公用的车,有点像大号的面包车,却不是个人所有。)
首先,开城仪式当天安小茜是有出场的,无论是拍戏,还是和影迷合照问答,都有照片和视频为证,这个做不了假的。
而众所周知的举伞照片,其实是04年10月左右,剧组去象山时拍摄的,那时还是夏天,从照片和视频里也能看得出来。
话说,互相举伞照也被炒作过,更成为了某人励志的证明。
其次,安小茜当天和杨过、公孙绿萼一起拍摄了绝情谷换解药的戏份。
这不仅有人证、物证、那篇文章开头也是有写的。
前后…就很矛盾!
可若是斟字琢句地去看那篇文章,才会发现这个记者使用了偷龙换柱的写作手法,将日期和事件以特殊的方式模糊化、绑定化。
这样写文章的好处是可以胡编乱造,还不需要担心真相曝光的问题。
可以明目张胆地将1月11日发生的事情模糊处理,使读者误以为是1月10日发生的事。
当然,若是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可一篇娱乐新闻,又有几个人会用读名著的心思,去那么认真地阅读理解?
要知道,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
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现上面字的顺序全都是乱的。
人与生俱来就喜欢忽视细节,尤其是在自认为对某一领域已经很熟悉的情况下。
比如“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这句话乍一看,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让你念出来,想必也是按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顺序来读的。
因为人在阅读时,已经将这两句错误的诗词与记忆中相似的场景进行重合,对一个句子的内容很熟悉,看到结构,就能够“脑补”出其正确的形态。
模糊化处理、脑补、加上心理暗示,种种手法一起施为,很容易就能让读者产生错误的认知。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运用在娱乐新闻里,甚至很多网络小说里也常用,尤其是华娱类小说……
其实,这个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有阐述:“按照原计划,这一天要完成杨过和公孙绿萼的对手戏和部分打戏。”
好了,合着今天榕树林这里根本就没有小龙女的戏!
真·前后矛盾!
此外,文中又写了安小茜12点30左右到达现场,假设属实,那估计也不是来拍榕树林这段戏的。
有可能是另一组的岩头柱水库武戏,只不过因为下雨,所以取消了。
所以……事情已经很明了了!
实际情况是在象山拍摄期间,开豪车来片场的好像是投资方,具体情况安小茜自己也不太确定。
她在接受采访时,也有专门说到过这个豪车的事。
类似的豪车事件,在天龙拍摄时也发生过。
而当时那辆奔驰是剧组的车,是用来接送演员的,并不是安小茜自己的车。
PS:本书按她当时没有房车来写,如果有的话,她为什么还要说憋尿的事?
另外,本书有修改武培地点,所以,这本书里不会有大秘密举伞炒作的事发生了。
(抱歉,还是没忍住,我已经在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去写这些内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