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天又是休息日,胡小北毫无意外地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
当天晚上,刘小莉不出意外地又给胡小北发来了邀请。
胡小北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听安小茜的声音在一旁抢答般响起。
“妈妈,小北要代课,最近几天很忙的,要准备很多教学资料。
还是不要打搅他了,等下个礼拜吧,下个礼拜他就不忙了。”
“小北,茜茜说的是真的吗?如果真的忙的话,还是工作要紧。”电话那头传来了刘小莉的安慰声。
胡小北本来是无所谓去不去的,可安小茜这么一折腾,他就有点别的想法了。
“忙倒是不…忙是忙了点,不过确实列了些学习计划,要不还是等下周再去阿姨家玩吧。”
身为表演系的临时代课老师,他的断句和语速语调都把握的很精准。
相信刘小莉一定能听出点意思来,至于安小茜会不会因此而被教育一顿,那就不是胡小北能探知的了。
毕竟这个姑娘忘性大、不记仇,一觉醒来估计就没事了,更何况现在是周五。
离两人再见面,还早着呢!
周一,胡小北对学生们进行了情感细腻度的教导,并对他们开展情感主题和层次的训练。
比如喜悦的不同层次、悲伤的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音乐、画面等氛围营造,引导他们沉浸并精准表达特定情感。
比如播放舒缓忧伤的音乐,让他们注重自身表情、肢体和声音的细腻配合。
在这种环境和情况下,表现出失去心爱之物的悲伤等等内容。
对于情感细腻度方面,胡小北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之划分为五个层级,每个层级占二十分比例,合计一百分。
这个分数不是说越高就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
比如说表演男女之间分手的情感戏份,如果感情深,那么情绪表达就要高分比,反之则低分比。
若是渣男海后分手,那便保持在20分以内即可。
普通人分手,一般情绪表达保持在60分左右较好。
要是拍催泪悲剧,那就加到80分,甚至再往上。
具体所需,还是要根据剧情和人物来做出衡量。
而无论哪一种情绪表达,参照物都是以绝大多数普通人为基准。
也只有这样,拍摄演绎出来的作品才不会脱离群众。
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情感表达时,所能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就拿安小茜来说,她的爆发式愤怒表演即便再使劲,可使上十分的力,天然就会被削去七分。
哪怕她再歇斯底里,也只需要表达到75点的愤怒就足够了,再多的话就失真了。
因为她这个人物本身的形象、性格、气质在这里,超过一定的数值反而不美。
又比如冯巩,他演喜剧只需要花两三分的力,就可以演绎出八九分的效果。
这种都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型选手,在自己的领域内,基本上可以随意拿捏角色。
要说他演技好嘛,确实是好的,可是让他专门去演那些凶神恶煞式的角色看看,一辈子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长进。
这也是为什么安小茜15岁就能饰演王语嫣,16岁饰演赵灵儿,17岁能演好小龙女。
人物适合,才是三个角色都能演得这么好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很努力,她为角色付出了多少,角色是会反馈给她的。
纵观安小茜成年后,那些追逐艺术梦想的过程中,虽然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之前少,可收获却是寥寥。
当然,成年后,她的努力确实是有收获的。
然而,和她付出的努力和时间相比,完全不成正比。
这样的付出,真的值得吗?
还有那些什么好莱坞电影,对她在圈内和国外提升知名度确实有帮助。
可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并不认这些玩意。
那些影片在绝大多数国人看来,不过是狗屎一堆。
甚至于她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还是18岁前的形象。
直到她再度接拍电视剧,这才重新回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
当然,这并不是说拍电影没有用,而是她根本没接到过什么好的、适合她的角色。
即便有这类角色,那么不是导演水平不足,就是制作有问题。
哪怕她的电影票房还凑合,大部分都盈利了,也依旧无法在大荧幕上留下一个份量足够、触动人心的角色。
有鉴于此,胡小北和她日常相处时,也一直有在锻炼她的演技,给她提出很多建议。
其实,安小茜并不知道。
她一直追求的艺术,所向往的奥黛丽·赫本和所欣赏的费雯丽,只是外国人心中的奥黛丽·赫本和费雯丽。
在绝大多数国人眼里,这两人也就是个外国演员而已,啥也不是。
她安小茜就不一样了,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就好。
时间会证明一切。
什么奥黛丽·赫本,什么费雯丽,都是浮云,在国人心中都抵不上她万一。
周二,也是11月的最后一天。
胡小北并没有教学生们什么新的东西,而是将此前讲述过的内容融合在了一起。
并利用自身的能力检查学生们的表演水平,指出他们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改进方向。
下午则是讲解此前拍摄他们表演时的视频资料,并一心二用,当场进行剪辑。
临下课时,终于将班上每个学生的个人视频资料剪辑完成,并交由班长王嘉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
短短七天的课程里,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自身的进步。
虽然每个人的进步程度必然不同,且差异颇大。
但是胡小北为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指出了一条合适自己的表演道路。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
比如江大建筑师,胡小北给她指出了一条绿茶婊、心机婊、小三上位的表演道路。
她却始终认为胡小北的分析有问题。
在她自己的心中,她江大建筑师应该是集各种美好词汇于一身的。
那些乱七八糟的词汇与自己相差甚远,实在不足为信。
比如小龙女这种角色就很适合自己,只不过出道太晚,没有机会罢了。
要不然,哪轮得到安小茜这种未成年少女来演小龙女。
在这群学生中,获益不大的人肯定有安小茜在列。
倒不是说她听不进去,也不是分析不适合。
而是这类教学她早就潜移默化地经历过了,甚至还一直享受着胡小北的私人教学指导。
只不过她一直觉得是双方互飙演技,彼此表演水准五五开,不分伯仲罢了。
要不是胡小北经常利用妈妈这个强力外援,说不定还不如她呢。
安小茜会这么想,倒是也没错,毕竟,胡小北经常被她拿捏住。
虽然很滑手,经常会拿捏不好,并不时遭受反击。
但是能拿捏住对方,也是自身实力的一种体现。
这也是她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和胡小北五五开的根本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