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54章 接二连三添置大家当
    钱进组织这场抓捕行动本意是给自己、给自己带领的大队获取荣誉。

    当然抓捕一伙抢劫犯保护国有资产也很重要。

    但他没想到抓捕行动对于鼓动工人们干劲很有帮助。

    工头们回到各自队伍,立马将重要信息告知了搬运工们,搬运工们得知自己竟然参与了这么重要的抓捕工作,并且还成功了,那叫一个亢奋。

    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到了大队之中。

    更有凝聚力。

    更有战斗力。

    第二天杨胜仗又来了,这次陪着一位副社长来的。

    要不是他们社长和党官员去首都开年终总结会了,恐怕那两位大领导都得来慰问他们。

    副社长同志很务实,除了表扬钱进外直接问他:“听杨部长说小钱你刚结婚?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需要单位提供帮助的地方?”

    钱进说道:“报告领导,我个人没什么需求,但我们街道的小集体企业有个重要的需求,希望咱们单位能提供帮助。”

    杨胜仗帮他介绍了一下:“钱进这位同志身兼数职。”

    “他是他们泰安路劳动突击队的队长,还组织他们的劳动突击队队员们成立了一家小集体企业,叫做人民流动食堂……”

    “哟,”副社长姜茂面露惊奇,“人民流动食堂是你组织办起来的企业?”

    钱进说道:“是的,领导。”

    “我们街道劳动突击队成员较多,回城知青也多,他们没有工作,我担心给社会造成压力,于是就想办法办成了这么个企业。”

    “但是不会影响我的本职工作,”他又补充一句,“请领导放心……”

    姜茂哈哈大笑:“不用解释、不用解释,你的工作做的很好,老杨都给我汇报的清清楚楚了。”

    “另外我要说的是,小钱你是个能干的年轻同志啊,咱们供销总社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说吧,你们人民流动食堂需要咱单位提供什么帮助?”

    钱进掏出准备的摩托车购买票给两人看:“我们企业办的不错,现在有个短板就是交通工具。”

    “企业里的一位同志想方设法找亲戚换来了这么一张票,想要帮助企业添置一辆摩托车。”

    “可是现在摩托车供应量太少了,我们根本买不到!”

    轻骑15型摩托车市价1700元。

    价格很贵。

    即使月薪50元的工人不吃不喝也得攒三年半才买的上这么一台车。

    然而供不应求……

    现在采购摩托车的主要是各大单位,它们不缺钱。

    姜茂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扫了眼摩托车购买票后直接对杨胜仗点头:

    “老杨你把这件事记下来,去找采购科老陈说一声,给小钱解决这个问题。”

    钱进急忙道谢。

    姜茂饶有兴趣的问:“还有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吗?”

    钱进需要单位提供帮助的地方很少,主要是自己手下两个企业需要的帮助很多。

    但人得知足。

    供销总社没有帮扶他手下企业的责任。

    于是他就说一切都很好了,不需要单位的帮助了。

    杨胜仗摇摇头,帮手下得力干将提了个要求:

    “小钱上个月刚跟妻子登记结婚,当时韦社长特批两人去银滩公园招待所中咱单位的401住过几个晚上。”

    “小钱同志的妻子很喜欢里面的环境,我想咱们能不能帮小钱再申请一下住宿机会?”

    听到这话钱进忍不住拍了下额头。

    他都把这事忘了!

    可领导没忘。

    这怎么能不叫人感动呢?

    姜茂说道:“应该没问题,女同志肯定喜欢里面的装潢,可是小钱同志,你可不能被里面的糖衣炮弹给打倒呀。”

    钱进顿足表态,自己坚定信念干革命,绝对不会被腐蚀。

    姜茂哈哈笑,说道:“这件事交给我吧,不过现在里面住了魔都来的领导,得等人家离开我根据档期进行安排。”

    恭送两位领导离开。

    钱进充满干劲。

    既然领导对自己这么好,那没说的,必须报答领导的栽培之恩。

    正好借着如今他高的时候,钱进开始对搬运大队做调整工作。

    首先,要加强每一支队伍里队员之间的互助。

    现在国内各行各业都不够职业化,就拿搬运大队来说,搬运工们如同散工,不够团结,干工作的时候没有发挥集体的力量。

    他设立互助小组,让体力好的队员帮助相对较弱的队员。

    为此他直接召集八个工头和搬运大队里的党员们开了个会。

    针对互助小组他说道:“咱们甲港大队是一个大家庭,不能让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掉队。”

    “以前大队有个口号是‘齐心协力搬运忙,码头稳定有保障’,现在我们可以再加上一句‘互助互爱一条心,甲港大队立功勋’。”

    工头们听后赶紧点头。

    刘金山却严肃的摇头:“钱大队,在这里我个人要提出一点小小的意见。”

    钱进一愣。

    他没想到刘金山还能反对自己的提议,就问道:“那刘副队你说说,你有什么高见?”

    刘金山精神抖擞的说:“不气的说,这次我还真是有点高见……”

    “你快拉倒吧,咋了,老刘,你媳妇给你吃铁杆山药了?你今天怎么这么硬呢?”胡顺子大咧咧的说。

    刘金山冷笑道:“那你等我说完话后,再进行质疑好不好?”

    “我的高见是,这句口号要改一改,应当改成互助互爱一条心、甲港大队向前进,甲港大队向——钱进!”

    钱进惊呆了。

    你真是个人才!

    这都能拍马屁?

    关键马屁拍的还很到位!

    刘金山说完之后,工头们忍不住鼓掌。

    他得意洋洋的看着胡顺子。

    胡顺子一拍桌子站起来,然后哼哧哼哧的说:“不得不承认,老刘你这次确实提了个好意见。”

    刘金山对钱进说:“钱大队,我提议大队就把口号改成这个吧。”

    钱进研究之后答应下来。

    倒不是他愿意吃马屁。

    主要是人家改的确实好,一条心对向前进,押韵啊!

    钱进继续进行改革。

    成立互助小组对集体有益,但对于那些强壮搬运工不公平。

    所以他决定在大队内部建立一个奖励机制。

    他说道:“我会找咱们单位给搬运工进行额外嘉奖,以后每个月评选诸如‘最佳互助队员’、‘搬运效率之星’等荣誉,并给予一些奖励。”

    “物质奖励,绝对都是好东西!”

    工头们听后更是要拥护他的改革了。

    谁不喜欢物质奖励呢?

    魏雄图担心的问钱进:“总社能支持你的申请吗?物质奖励不是那么好拿的。”

    钱进点头。

    这方面他挺有信心的。

    今天杨胜仗给他打电话了,单位决定给甲港大队拨付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码头的设施设备。

    资金金额是一万元,由钱进专人负责。

    不用说,这是市供销总社针对钱进率领甲港大队抓捕了下山虎团伙的物质奖励了。

    但这笔钱钱进不会克扣一分一毛。

    具体怎么使用他已经有安排了:

    首先他要用一部分钱修缮工作码头的照明系统,换上了更亮更耐用的灯泡。

    其次要在码头的一些关键位置安装上个信号灯,以便搬运工们工作更有条理、更有秩序。

    然后他还要用一部分钱制作简易装卸架和滑道的材料。

    这是他继四车发明后针对工作现场工具的新发明。

    他要设计一批可拆卸滑道,搭配专用小车使用,可以进一步解放劳动力。

    所有提案全票通过。

    没人有异议,因为钱进确实是为了单位、为了搬运工集体而搞的这一切。

    每一项提案都可以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评价。

    不过这些提案的实施都得在年后进行了。

    快过年了。

    当天下班钱进要回家,张爱军忽然蹬着自行车来到了他身边。

    看到这伙计钱进松了口气:“你这两天跑哪里去了?我还以为你走丢了!”

    小年夜他约见下山虎团伙的时候,是安排了张爱军给自己当后援的。

    结果这后援不见了。

    第二天抓捕下山虎团伙的时候,他之所以不敢贸然实施抓捕而是要送功劳给治安分局,原因之一就是张爱军没到,他手上没有尖兵。

    张爱军表情凝重、眼睛一个劲往四周看:“领导,你小年夜让我保护的那个光头跟你是什么关系?”

    钱进心跳陡然加快。

    张爱军发现自己变装机密了?

    这事他有所准备。

    毕竟张爱军跟他关系太熟了,然后那天他一直盯着钱进背影,有很大概率发现两个人的一致性。

    于是他应和的说:“那其实是我一个哥哥,有血缘关系那种,怎么了?”

    张爱军沉声说道:“让他后面务必小心。”

    “下山虎团伙一共五个人,当时我跟踪的时候发现了他们那边有人在岸上放哨,并且这人的水平我觉得是他们团伙里最厉害的。”

    “我这两天一直在追踪这人,他很滑溜,我只打断了他一条腿,还是让他跑了。”

    钱进吊起的心落下了。

    咯噔一下子落下的。

    自己没猜错,下山虎团伙不是四个人!

    不过这事问题不大。

    虽然是自己一伙人抓捕的下山虎团伙,可坑害下山虎团伙的却是自己扮演的光头枪手。

    下山虎团伙中漏网那人如果要报仇大概率不会找他,而是去找光头枪手。

    当然,这事不好说,他后面确实得小心了。

    距离过年没几天。

    钱进开始盘算过年的事。

    大年二十九城南区有个庙会,叫做娘娘宫庙会,规模很大。

    历史上这个庙会是全城性的年集,前些年庙会被暂停了。

    到了77年过年的时候庙会又恢复了,人民群众依然对参加庙会有着巨大的热情。

    于是今年政府准备大办庙会,以显示新时期经济上的新面貌。

    供销总社在这件事上承担了巨大责任,今年腊月二十九各供销社、百货大楼、副食品店等供应性单位都要去摆摊。

    所以最近有大量物资从全国各地经过海上来到海滨市,由搬运工送入仓库又由运输队送出去。

    钱进准备带人民流动食堂去娘娘宫庙会上凑凑热闹,到时候应该可以打个响亮的炮。

    麻辣烫、鲜汤煮要销售,同时他还准备上阵烧烤摊。

    腊月二十七,钱进抽了个空提前下班。

    他先去了泰山路煤站,采购五十斤木炭。

    煤站迅速给他开票,负责称重的老王更是往磅上使劲放木炭:

    “钱总队你瞧好吧,全是上好的枣木炭,以前是给炼钢车间专供的好东西,现在咱也用上了,我先紧着给你用……”

    这就是排面。

    钱进还记得他刚穿越来那阵到煤站来买煤,结果就因为称呼不准确,人家师傅还给他甩脸子呢。

    走出煤场,他把装炭的麻袋甩上自行车后座。

    五十斤的重量不轻。

    钢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钱进摸了摸兜里剩下的肉票、粮票,蹬车往农贸市场方向骑去。

    食品公司门口排着长队,几个裹着头巾的大娘正在议论春节供应的各类海鱼。

    钱进径直走向熟识的售货员,两人低声交谈几句,小张悄悄从柜台下摸出个油纸包。

    “钱总队,这是刚宰的小山羊,你回去吃就行了,这羊肉绝对嫩。”

    钱进如数交钱交票。

    售货员还要给他折扣,钱进不要,他一分钱便宜也不占。

    不差钱!

    他把肉揣进怀里,鼓鼓囊囊的像揣了个炮弹。

    此外他又去买了两袋子面饼,车把一边挂一袋子,自行车摇摇晃晃回到社区。

    海风裹挟着雪地上冒出的寒意扑进泰山路的老巷子。

    暮色刚染红半边天,钱进回到筒子楼。

    车把手上又挂上了半扇猪肉,包羊肉的油纸包下头洇出暗红的血渍,后座捆着的木炭包簌簌往下掉碎渣。

    他和张爱军提上东西上楼,廊道晾衣绳上几件衣服在随风晃荡。

    魏清欢正在挂衣服,枣红色毛线围巾垂在胸前,衬得脖颈愈发白皙。

    “回来啦?今天回来挺早。”

    女老师笑着打招呼,钱进从她身后走过,她恰好转身,辫梢扫过钱进下巴,带着雪花膏的茉莉香。

    月白色毛衣裹着纤细腰身,袖口露出半截藕荷色毛衣,钱进永远看不够媳妇的妖娆身段。

    廊道既然晒上衣服了,钱进只好将烧烤架支在屋子里。

    他拉开窗户,阳台又担任起了厨房重任。

    魏清欢见此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今晚要做烤肉吃?”

    钱进点头:“嗯,我准备培养几个人做烧烤,这两天先自己练练,等腊月二十九去赶娘娘宫庙会的时候,让人民流动食堂去制造个大新闻。”

    麻辣烫,关东煮,烧烤。

    这三样出现在当下的庙会上绝对是餐饮明星。

    三角铁焊的烤架支好,钱进把木炭码成宝塔状。

    魏清欢蹲在搪瓷盆前调酱汁,粗陶碗里红艳艳的辣椒面混着金黄的芝麻粒,倒进香油时溅起几点油星在脸上,惹得她忙用袖口去擦。

    “你小心点,得亏是香油,要是滚油或者辣椒油,你可得遭罪了。”钱进过来拉起她仔细的擦。

    魏清欢抿嘴温柔的笑,夕阳光垂落,照得少妇脸庞光光。

    按理说肉要好好腌制才行。

    但钱进发现这年头的肉还没有注水肉这一说,鲜肉品质极佳,这样做烤肉即使不腌制单纯的肉香反而更能勾起人的食欲。

    他让魏清欢将肉切块,把准备好的烤肉调料全数摆放出来。

    魏清欢干活很麻利。

    等他忙活完了回头看,羊肉已经被切成均匀的小块。

    肥的像脂玉,瘦的似暗红玛瑙,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烤肉签子是他在商城买的,都是自行车辐条形状的铁签子。

    有了人民流动修理铺后,这签子来路变得很好解释:用自行车废辐条改造而成。

    钱进从屋里搬出个小板凳给魏清欢坐下,让她坐在烤炉边学着穿肉串。

    这没有技术含量。

    魏清欢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翻动着,竹签从肉块中穿过,肥瘦相间,两瘦一肥,标准的烤串穿法。

    几个相熟的哥们还没来,钱进想烤点肉给媳妇吃。

    第一批肉串上炉时,炭火正好烧到透红无烟的状态。

    羊肉串上了烤炉很快就“嗤”地冒起白烟,油珠子在肉表面滚动,然后滴落到炭火上,炸开一朵朵蓝色的小火苗。

    钱进熟练地翻动着肉串,时不时撒上一把混合了孜然、辣椒面和芝麻的调料。

    香气像有实质一般,迅速的就在寒冷的冬夜里弥漫开来。

    月亮升起来了。

    羊肉串不断爆出油花儿,滋滋声很悦耳。

    钱进手腕轻转,铁钎子在炭火上画着圆,羊油滴落处腾起青烟,逐渐就烤好了。

    街道上有人从楼下经过就会抬头张望:“这什么味儿?怎么这么香?”

    四小和汤圆精明的跟小狐狸一样,他们嗅到香味你追我赶往二楼跑。

    筒子楼一户户的都舍不得吃肉,能够出来这肉香味的自然是钱进家里。

    钱进把一串肉交给魏清欢:“趁热吃。”

    他用卫生纸擦了擦签子头,魏清欢轻启红唇咬下一块肉慢慢咀嚼。

    肉汁混合着烧烤料在舌头上爆炸,她忍不住点头:“好吃,我感觉比管大哥烤的还好吃。”

    钱进知道她没有违心夸奖自己。

    21世纪的烧烤料配方太成熟了,当下的国营大厨根本比不了。

    魏清欢开开心心的吃着肉问道:“这得是内蒙草原的羊羔肉吧?好嫩。”

    钱进揽着她的腰准备来两句骚话,结果门被推开五小嗷嗷进来:“好香啊!”

    后面其他人开始断断续续的到来。

    王东拎着两瓶白酒,鼻子使劲抽动着:“这味儿,隔着一条街我都能闻见!”

    “烤肉串啊?好东西,正好配我今天带来的汾酒——科里的过年福利酒。”

    后面徐卫东、朱韬、赵刚、石振涛几个人都到了,周山湖这次也被钱进叫了过来。

    到了年根,各大单位发了年节福利,于是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点东西。

    有用报纸包的油炸花生米,有单位发的虾米,还有带了香肠肉丸之类的东西。

    周山湖最实在,一手一条大黄花鱼。

    黄花鱼得有半米长,色泽金亮亮,一看就知道是夜里捕捞上来的好货——

    海边人家都知道,大黄鱼之所以是黄色的不是因为它们擅长搞黄色,而是体表有一层金色皮腺体。

    这东西极易被紫外线分解褪色,因此夜晚捕捞的大黄鱼会因为隔离光线加上低温保存而使其色泽更加金黄,白天的会偏于灰白色。

    看到周山湖进来,钱进招手:“你过来,你手巧,以后这门买卖你负责。”

    周山湖擦了把鼻子低声问:“钱总队,我一个新兵编入人民流动食堂能合适吗?”

    谁都知道人民流动食堂如今为劳动突击队乃至居委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和福利支持,所以进入人民流动食堂对突击队员们成为一种荣耀。

    钱进说道:“合适,除非有人比你手更巧。”

    “烤肉不简单,我其实学的不好,之所以破例提拔你来负责这个活,是因为需要你自己钻研。”

    周山湖痛快的说:“交给我,钱总队,我办的漂漂亮亮。”

    钱进让他看自己烤肉。

    肉串烤到七八分熟时,钱进拿起个刷子,蘸了油料往肉上刷。

    油一接触滚烫的肉表面,立刻激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他解释说:“具体什么时候刷油你得自己研究,我是乱刷的。”

    周山湖点头。

    第一波烤好的肉串被放在搪瓷盘里,魏清欢端上桌,接下来周山湖也上阵,两人一起忙活起来。

    “都别气啊。”钱进阴阳怪气说反话。

    王东这帮人跟牲口一样根本不在乎,早就开抢了。

    烤得焦黄的羊肉块冒着热气,咬下去的瞬间,外皮的酥脆和内里的鲜嫩形成绝妙对比。

    滚烫的肉汁混合着香料在口腔里炸开。

    满嘴流油这个词,此刻有了最生动的诠释。

    “钱总队这手艺真厉害,我感觉这次比在工人新村那天吃的还要好吃,钱总队的技术进步了啊。”朱韬吃得满嘴油光。

    “那是,”王东灌了口白酒,“钱总队在做菜这块真厉害,跟小魏老师简直是天地之合。”

    “是天作之合。”徐卫东纠正。

    王东便冷笑:“哟,徐老师也考上大学啦?”

    两人开始斗嘴。

    钱进笑着又放上一批肉串。

    这次是五花肉,肥厚的肉片在炭火卷曲起来,边缘渐渐变成诱人的焦糖色。

    魏清欢端出一摞面饼准备上锅,钱进见此急忙说:“不不不,这是要烤的,实际上人民流动食堂的烧烤铺以后全靠这个面饼来撑生意。”

    这年头烤肉太奢侈了,注定不会成为烧烤铺的主力,烤面饼和烤豆腐才是。

    钱进烤起面饼。

    油料刷上去,面饼渐渐鼓起小泡,小麦的甜香中透露着浓郁的孜然香。

    “来,试试这个。”钱进把烤好的五花肉递给魏清欢。

    但递给其他人的五花肉是夹进面饼:“尝尝这个,这就是以前没吃过的了。”

    魏雄图回来,他去给宋致远老教授送年礼来着,顺便把老教授接了过来。

    老教授曾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可他多年没吃过烤肉了,如今拿到手后大为感慨:“上一次吃这个还得是62年吧,当时我去内蒙协助筹建大学……”

    说着他长叹一声摇摇头,张开嘴咬了一口烤饼夹烤肉。

    随即老先生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妙啊,这谁想出来的绝配?”

    “五花肉肥腻,面饼瘦柴,让面饼吸足了油水给五花肉加了粮食味道,绝配!”

    然后他又压低声音:“说起来要是在前两年,这可就是享乐主义啊。”

    众人哄笑起来。

    徐卫东举起酒缸:“那么同志们,咱为能光明正大吃肉干杯吧?”

    “干杯!干杯!”大人举起酒杯吆喝,小孩也举起橘子水吆喝。

    安排周山湖做烧烤是个很好的主意。

    他以前搞钱快舍得花钱,也是吃过烧烤的,另一个他确实手巧。

    一把把肉串在他手里旋转,第一把烤肉还有些地方烤焦,第二把烤肉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焦糊处了。

    后面钱进下班,他自己掌控烤炉,能从左到右同时照顾好几十根烤串。

    又是开开心心一顿大餐。

    夜渐深时,众人摇摇晃晃离开,炭火渐成暗红色。

    魏清欢收拾着残局,发间绒花不知何时掉了,乌发散在肩头如瀑。

    钱进拎着热水壶给她添茶,壶嘴腾起的热气氤氲了视线。

    墙角的录音机飘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沙沙杂音里歌声倔强地往上蹿。

    “明天百货大楼能来电视,今天我骑车过去的时候白洁特意跟我说来着。”钱进往烤炉里添了把松枝,噼啪声里火星四溅。

    魏清欢倚着窗台,月光给少妇镀了银边:“那明天咱家里就有一台电视机了。”

    钱进说道:“电视机算什么?运气好的话,年前我给你看看咱家能添置个什么好东西。”

    魏清欢下意识要笑。

    可过于幸福的生活又让她有些担心:“咱家里又有录音机又有电视机,就是寻常的领导干部家庭也比不上咱们。”

    “老公,我感觉咱家里的东西够多了,不要再添置了。”

    钱进哂笑:“放心,老公的东西都是堂堂正正来的,绝对没问题!”

    房间又有火炉又有烤炉,温暖如春,而海滨靠海一年四季都湿润。

    于是,这个夜晚带上了一些春日的潮意……

    当烤炉的最后一颗火星湮灭在星光里,泰山路的石板路上已结满霜花。

    钱进照常上班,刚上班一会杨胜仗的电话打过来:“到总社办公大楼来。”

    今天很冷。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街道。

    钱进顶着风站在供销总社办公楼院子里,脸颊冻得发红,看起来像是满脸喜色。

    当然他确实很欣喜。

    因为此时他面前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大红色的车身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喜庆的光泽。

    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他熟悉的摩托车,这车的车身结构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不如摩托车那么厚重,又比自行车厚重的多。

    这就是轻骑15。

    轻骑来自于它的形象,这是一款轻型的铁骑。

    15是因为这款车下线时正值建国15周年。

    钱进买的不是最早款式的轻骑15,像购买票上写的是轻骑15-75,实际上它是轻骑15在1975年出厂的升级款,用二十世纪的话说就是p露s款。

    官面上这款车也叫轻骑15,但民间为了区分把它叫做轻骑75。

    相比前辈15型,75型要更结实厚重,跟后世的电动自行车也就是小电驴差不多。

    15型这款车油耗少,百公里油耗仅为1.5升,设定时速45公里。

    改进型的75型轻骑油耗提升到了2.8升,限定时速也提升到了80公里。

    轻骑15型还有些车被私人买走了,75型几乎都被用于公用了,比如送电报送胶片,或者各单位外勤使用。

    杨胜仗拍了拍车座说道:“单位特批的一个名额,名义上这车该给报社使用,领导亲自出面给你要了过来,这是78年海滨市过来的第一批75车。”

    钱进道谢:“多谢领导了。”

    “行了,别愣着了,试试吧,你会开摩托车吧?”杨胜仗递过他钥匙,金属在冷空气中泛着冷光。

    钱进接过钥匙露出笑容:“干嘛不会?”

    “这是油门、这是离合,这是刹车,这还不是有手有脚就能骑?”

    他跨上车座,皮革冰凉的感觉透过棉裤传来。

    一阵鸡动。

    插入钥匙,轻轻一拧,发动机发出“突突”的声响很清脆。

    钱进感到一阵奇妙的震动从胯下传来,很久没有的感觉了。

    自从来到这边他只骑过肉马,还是第一次骑铁马。

    “慢点开,路上小心!”杨胜仗在后面喊道。

    钱进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拧动油门。

    他现在娇妻在怀,大好前途在望,比谁都怕死。

    摩托车缓缓驶出大院,拐上街道。

    二月的海滨市街头,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匆匆行走,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

    但当摩托车的声音传来时,自行车的铃声只能黯然失色。

    “看!大摩托车!”有戴棉帽的小男孩指着钱进大叫起来。

    大摩托也是一些人对轻骑75的俗称,轻骑15自然就是小摩托了。

    八十年代青年为什么愿意骑摩托车?

    钱进现在明白了。

    他只是出来试车,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可街道上好些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不知道是惊讶或者羡慕还是好奇,反正周围的人都往他身上看。

    甚至有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拼命蹬车想跟上来看看。

    钱进一看这风头太大了,调转车头开了回去。

    现在摩托车比骑车还要罕见,轻骑75这种当下的大摩托则最是罕见。

    钱进回去跟杨胜仗说了情况:“要不然我先把车子送回去吧,否则带到大队去,同志们哪有心思干活?肯定都要跑来看车了。”

    杨胜仗抽了口烟点点头:“你把工作安排好,今天直接歇班吧,大年初一你给我去值班。”

    钱进正要满口答应,一听大年初一值班直接萎靡了。

    杨胜仗说道:“年前这几天,你只要安排好工作就行了,其他时候不用在单位盯着,这样大年初一换你值班行不行?”

    钱进一听,精神抖擞:“领导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兵锋所指,我策马奔驰!”

    “滚蛋!”杨胜仗笑骂甩手,“真是近墨者黑、近刘金山者能拍马屁!”

    刘金山的马屁功夫在全仓储运输部里都是有名的。

    钱进执行命令。

    加油门滚蛋。

    以往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车程如今就是几分钟。

    摩托车开进泰山路,远远地钱进就看见几个孩子在筒子楼下的空地上玩斗鸡。

    他们单脚跳来跳去,摩托车的声音一传来,游戏立刻停止了,所有孩子都转头望向声源处。

    “前进叔?!前进叔你开上摩托车啦!”刘三丙不斗鸡了,激动的迎面跑来挥手。

    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跟上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钱进不得不停下车,生怕撞到这些兴奋的小家伙。

    “哎哎哎,都能碰、都给碰——不是,那里别碰,小心烫着!”钱进一边熄火一边喊道。

    但已经晚了,有几只小手已经摸上了还发热的排气管。

    “哎呀!”两个孩子同时缩回手,有一个直接眼泪汪汪。

    钱进又好气又好笑:“车子以后停在咱泰山路,少不了你碰的时候,但排气管不能碰,这是车炉子,能不烫手吗?”

    孩子们却不管这些,围着摩托车转来转去,问题一个接一个:

    “钱叔叔,这车能跑多快?”

    “烧汽油的吗?”

    “是单位奖励的吗?”

    钱进一边胡乱搭腔一边推车回到筒子楼门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伸长脖子看。

    “小钱,这是公家配的?”对门的王师傅喊道。

    钱进点点头:“对,工作需要,搬运队经常要去仓库检查,有辆车方便。”

    他没说是以人民流动食堂名义买的。

    这就是他的车了。

    在供销总社这车属于人民流动食堂,在泰山路它就属于供销总社。

    “了不得啊!咱们这条街上头一个配车的干部!”王师傅的赞叹引来一片附和声。

    小孩的喊叫和老人的赞叹吸引不少楼上住户,有人推开窗户往下看,看到大摩托赶紧下楼来凑热闹。

    魏清欢也出来了,手里还拿着没摘完的韭菜。

    钱进过去找她,又对其他人挥手:“叔伯阿姨爷奶婶子,都散了吧,天冷,别冻着了,这车以后就停这里了,你们想看随时能看。”

    进了屋,魏清欢关上门小声说:“这么招摇,合适吗?”

    钱进把钥匙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工作需要嘛,我们杨部长说了,这是社长特批的。”

    “再说了,现在不是提倡‘四个现代化’吗,交通工具也得现代化。”

    魏清欢还是有顾虑。

    在这个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年代,突然有了这么一件稀罕物,难免招人眼红。

    但钱进很清楚,时代正在变化,生活要改变了。

    去年恢复高考,今年又要搞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神州大地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魏清欢还没有去搬电视机,她想要等晚上百货大楼快下班时候再去搬。

    那时候天就黑下来了,她想要搬上电视偷偷去工人新村藏起来。

    钱进知道她喜欢电视机也喜欢摩托车,所以今天能提前下班,他想要带魏清欢出去兜风。

    魏清欢一个劲担心他被人嫉恨,便拉着他的手说:

    “咱先不去兜风了,天这么冷,马上要过年了,要是兜风给兜感冒了怎么办?”

    “你把车先停到学习室里去吧?主要是得小心被人给偷走。”

    这是个重点。

    这种摩托车当下是所有小偷的心头好,学习室还真是个合适的藏身之地。

    毕竟那地方曾经是个大仓库,窗户很小只有门能进出,只要把门锁好就没事。

    钱进答应魏清欢,晚上就把车子停进去:“但这白天用不着,走,我带你去买电视机。”

    “咱买了电视机直接送去工人新村,然后咱俩在那里看电视。”

    魏清欢也想看电视。

    但她太了解钱进了,或者说她现在有个公式。

    钱进+工人新村上床。

    所以她特意警告钱进:“今天是去上床、不对,说错了,今天是去放电视机,绝对别想别的!”

    钱进无语:“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购买电视机很顺利,钱票准备好,钱进搬上箱子就走。

    摩托车开进工人新村又是一阵瞩目。

    钱进锁车搬着箱子上楼,将小电视机放在了卧室桌子上。

    魏清欢说道:“应该放到厅去呀。”

    钱进解释:“有外人来的时候再搬去厅,平时放卧室,厅那么冷怎么看?”

    “放卧室咱们可以在床上倚着床头盖被子看,那多舒服。”

    魏清欢觉得哪里不对劲,可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现在没法安插天线,钱进打开电视转动按钮调频选台。

    只有一个电视台,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住顶楼并且现在六楼是居民楼的最高层的原因,画面倒是还挺清晰的。

    清晰的工农兵雕塑画面。

    钱进上床盖好被子。

    魏清欢很有仪式感的泡了两杯茶上床。

    然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