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氏啊…”

    老李叔媳妇最先开口,“今天是婶子和你叔错了,我们不该跟那帮畜生骂你们…”

    “婶子在这跟你们道歉了。”

    最后这句是对着苏若卿和战承勋说的。

    还说,若他们不嫌弃,回村后去跟战老夫人等人道歉。

    战承勋无应答。

    李家婶子是女子,战承勋就算不接受道歉,那也不能开口,这就得苏若卿说。

    苏若卿是应了的。

    她虽也生气李婶子他们去战家跟着帮腔,甚至还都把婆母气倒了,却战家刚来槐树村…

    在不知槐树村村民情况时,能不树敌就不要树敌。

    但不用李婶子再去道歉。

    “我知婶子是被村长家骗了,毕竟当时婶子跟村长家相识,本能帮衬熟人是正常。”

    “我们不怪婶子…”

    “我母亲也是深明大义之人,等回去,我与她说明情况即可,她也不会责怪李婶子。”

    她没说不用她们来家里,却意思很明显。

    旁边几个妇人本来还想附和李婶子说去道歉,听她这话又都闭了嘴。

    回去后,她们没特意来道歉,却拿着家里吃食来串门了。

    其实也等于是道歉。

    战老夫人是好的,见她们气气过来,登时明白了她们意思,连忙招呼大家都坐。

    亭长也在。

    几个妇人都有眼力劲,哪里好意思坐啊,说是自己家里要做饭呢,纷纷离开了。

    苏若卿和三位嫂嫂们做菜。

    因为战承炘的归来,二嫂特别高兴,还说今天中午要亲自下厨给大家露一手。

    众人都没见过她做饭…

    以前的将军府家大业大,哪里需要主子做饭啊!

    却既然她想做,大家也没拦着。

    第一道菜是炒猪肉。

    这是纯纯的一道没有其他菜品的纯肉菜。

    这种菜对火候和调味都很有讲究,二嫂决定要亲自烧火,别人烧火无法掌握火候。

    大家倒也没意见。

    眼睁睁看着她把锅烧干了,却还没加油…

    这就让人有点怀疑了。

    大嫂善意提醒句,“二弟妹,你这锅都快干了吧,是不是该放点油炒菜了?”

    二嫂像是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从之前炼化出来的猪肉中舀出一大勺子,直接搞里头。

    接下来呢?

    是要放肉了吗?

    二嫂盯着锅里化成水状的猪油看了半晌,终于决定要放肉了。

    却端起肉盘,又担心放肉会不会被油蹦手?

    她又顿住了!

    众人…

    旁边的大嫂看不下去了,“二弟妹,要不你还是出去看看二弟那边需不需要帮忙吧!”

    说着还直接接走二嫂手里的猪肉和锅铲。

    二嫂有点尴尬。

    好在她有自知之明,眼见大嫂都给她台阶下了,她顺着也就下来了!

    答应声,果断出去!

    见她跟逃也似的的背影,几位嫂嫂都是哭笑不得。

    中午大家做了10道菜。

    主要都是苏若卿做的。

    因为苏若卿知道的菜品类多。

    就好比,手抓排骨,糖醋里脊,锅包肉,涮毛肚,炖排骨,这大多是现代的菜品。

    其中炖排骨是哪个年代都有的,却在做时,苏若卿的脑海中突然闪过集市上那个孩子的身影。

    尤其是他手里的黄豆。

    黄豆是被他娘炒熟给他当零嘴吃的,炒熟的黄豆嘎嘣脆,算是道地道的解馋小吃。

    而黄豆除了能做解馋小吃还能做什么?

    苏若卿想到了豆腐。

    豆腐还能再做成各种下饭的小吃,另外可以搭配酸菜。

    这个年代还没有酸菜,苏若卿便想自己腌制些酸菜,豆腐搭配酸菜可以做臭豆腐,还有单做的毛豆腐等等。

    家里需要有个赚钱的营生,以后她再拿钱出来也有理由。

    刚好亭长就在,晚上吃饭时,苏若卿便问亭长家可有黄豆,若有的话想跟他买些。

    亭长没多想,只以为苏若卿是想做成炒黄豆吃。

    他们这边每到快过年的时候都会做炒黄豆。

    他就应下了。

    “我家今年种了些黄豆,四夫人想要多少?”

    苏若卿想了想。

    一斤豆腐需要3斤半左右的黄豆,她做出来的第一锅豆腐肯定不止是家里吃,还得作为人情来往互相分分。

    那就做10斤左右的豆腐吧,大概要35斤黄豆。

    她就给了个40斤的数。

    亭长一皱眉,他家虽然有黄豆却没有这么多,不过可以从其他人家收购一些。

    “四夫人有所不知,这黄豆虽然是一棵上面能长好几个豆粒,却亩产也就200斤左右。”

    “这眼瞅着过年了,我这家拿不出这么多…”

    “但我可以帮夫人问问其他村民家都有没有多余的黄豆,若有,可以收购些给你。”

    “只是我就不要钱了,却其他村民…”

    其他村民可不会白给。

    这话亭长没说完,苏若卿却是明白的。

    笑着应下,“我本也不是白收亭长的黄豆,亭长大可放心收!”

    有她这话亭长也就放心了。

    亭长办事很麻溜,前一晚上刚答应的苏若卿,次日一早就把黄豆给送了过来。

    至于黄豆的价格…

    这边的黄豆价格是4文一斤。

    苏若卿就按照市场价格给亭长,总共160,另外,为感谢亭长帮忙还多给了10文钱。

    亭长推辞不要,战家人就都劝着亭长收下。

    亭长推辞不掉就只能收了。

    却说是战家日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就尽管找他,他就住在他们隔壁的村子里。

    战家人自然是连声应下。

    等亭长离开,战家人又满脸诧异问向苏若卿要这么多黄豆做什么?

    就算想炒着吃,也用不着这么多吧?

    苏若卿给大家卖了个关子。

    就是战承勋问她,她都也闭口不答,想着是直接做出豆腐来惊艳一下大家伙。

    不过做豆腐的步骤需要家人一起来帮忙。

    而且,做豆腐是个慢功夫。

    首先要泡豆子,基本是需要泡一整天的。

    而在这之间,苏若卿给战承炘诊脉看了看他的身体情况。

    战承炘的脉息不错,原本脑海中那块压迫他不能说话的血块已溶解了很大一部分。

    剩下的部分,苏若卿每天给他用银针针灸即可。

    再就是皮肤的问题。

    昨晚二嫂给他用了些祛疤膏,今天还看不出明显变化,需要十天左右出效果。

    苏若卿安抚二哥二嫂别着急。

    两人昨晚已经聊过这个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他们也已经沉静了心。

    另外房子久住需要修建。

    苏若卿今天本想去外面找找有没有能修缮房屋的工匠,战承勋和战承炘主动说他们可以修。

    以前在军中只要不安营扎寨,将士们就住在一些没人的村子里。

    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破旧的,他们都自己修缮。

    战管家也会修缮房屋,闻言也说可以帮忙,却大家可不敢让他上房。

    战管家年纪大了,这若磕着碰着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终就是战承勋兄弟修缮。

    这兄弟俩在修缮房屋上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也就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就把房屋修缮好了。

    二嫂调侃他们,“我看你俩这修缮房屋的本事不错,不如做个修房工匠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