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燕国半圣苏子主动找到齐国国君游说伐楚的景象被导播实况特写之时,无数支持纵横的观众都发出一阵阵大仇得报后的猖狂。
在刚刚观众们看到孟子作为齐国思想领袖,又轻易加入到了天理阵营的儒道势力中后,不少观众就已经感觉到了极度的不公平。
这一方出手就是超级帮手,这还怎么,直到现在,原本喜怒不一的观众对于这一场对弈的喜怒再次变幻起来。
棋手的手段还没有展示,这波原住民之间的风云变幻已经让观众们吃瓜吃了个够。
并且,无论是两位解说还是观赛的一些高阶棋手,都意识到,这原住民论道的水准之高,已经不是一般职业棋手可以完成的。
这样的背景原住民对喷精彩自然是精彩了,可对棋手来说,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就好像是两个普通人约架,背景板竟然放到了世界级拳王争霸赛一般。
对此,别说是天理组,远在天边的纵横组也因为儒墨争锋的缘故,感受到了来自于原住民的深深刻意。
孟子墨子两者对杠也就罢了,偏偏到了精彩之处都是直接圣言声传天下,对方那边有没有影响苏云、王逍遥并不知道,但他们的计划却因为这件事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吕子作为杂家的代表,在触发一字千金历史事件之后,对于高规格的言论可谓是求之若渴,这儒墨争锋算是直接投其所好了。
那原本连气运位阶都没有彻底凝聚的《吕氏春秋》,在吕不韦指挥下,疯狂吸纳儒、墨双方最为精华的言论。
在短时间内,吕子竟然完成了“兼儒墨”的个人成就,让那范雎想要入得秦国之位的难度呈现几何增加。
可以说,现在黑白双方都很头疼,白子一方头疼孟子不够能打,被墨子死死牵制;黑子一方则是郁闷吕子越来越能打,再下去要成就圣位了,他们纵横一道还玩不玩?
甚至,逼得王逍遥一度提出了放弃秦国,直接去找张子所在的魏国,至于赵国公孙子,算了,就在不久前,范雎拜访之时,被对方一番胡搅蛮缠,名辩之术,差点把范雎紫阶气运位阶都给打落了。
对于这样的临时盟友,两位纵横组的棋手也是有些无从着手。
不过,当苏子偷家成功,以一己之力说齐王伐楚之后,一切又开始有了变化。
身在家中坐的纵横组,在那一刻,顿感自身对于七国的影响力开始上升,早就定道为纵横的他们,也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他们这半边发生变化了,而是另外一边。
“是苏秦,我的直觉告诉我,绝对不会错。”
声频之中,苏云又是惆怅又是惊喜,如今的局面对于他们来说堪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惆怅如何切入的他们,得到了明示。
于是,卿范雎终于放弃了在吕子面前的种种行为,转为离秦亲魏,通过棋手的共鸣最终和前来访问张子达成亲密合作关系。
随着一道名为远交近攻虚紫阶历史事件的出现,也标志着,张子对于范雎纵横之道的认可。
在一番讨论之后,由张子出面,魏国牵头魏、秦、赵三国,连横齐、燕,共伐楚国。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观众再度被这一场天弈世界的原住民争锋给惊艳到了。
张仪说秦之时,吕子在聆听张仪的论辩之后,既没反对,也没同意,算是默许。
可当其前往赵国准备连横伐楚之时,竟然触发了一场同样惊艳至极的诡辩之论。
张子论道公孙子!
不同于齐国稷下学宫的那一场思想大争锋,这边的两人,堪称是无赖之间的大辩论。
两者之间的辩论,可以说正常人听了都是满头黑线,公孙龙以“白马非马”为例,试图以名实之辩强行压倒张仪,整个天地之间,当时只能看到那半空中不断扭曲变化的马群。
面对如此诡辩,张仪却从容至极,他直接跳开了公孙龙所设的逻辑陷阱,以治国伐交入局,同样的命实辩论,张仪句句所言,却似千军万马。
无论你白马黑马,在张仪眼中只要可以被其所用,那都是马,于是,那无数马群之上,开始出现一个又一个连横国家的战兵,在他们参战之后,是否白马甚至是否为马,张仪根本不在乎。
双方的辩论,最终可以说是以张子技高一筹而结束,也同时让张仪成功替纵横家完成了这一连横壮举。
只不过同步提高的,可不仅仅只有纵横一家。
在张仪和公孙龙激辩之际,远在秦国的吕子依旧微笑着听取了两人每一句圣言。
而那《吕氏春秋》也在一道道圣言的再次加持下,开始散发出浅浅金光。
贯纵横,合名家,以至虚金位阶!
对此,纵横组暂时是没有心思去思考最终如何面对一位不断提升的半圣了,至于天理这边,更是压根都不知道,对他们而言,当明白已处于纵横局内后,论道到快要打起来的儒墨两家就处于了一种极度尴尬的局面。
稷下学宫之上,现在早就不仅仅是孟子、墨子两人的简单论道,双方弟子早就加入其中,相互激辩,可就在这时,一道清澈的声音,响彻整个稷下学宫,虽不是圣言,但在学宫的加持下,竟然同样达到了振聋发聩的地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发言者,紫阶英雄棋灵孔门子思。
他的发言,既做不到声传天弈,更不是圣言传世,但区区一句话,在此时此刻,竟然成为了双方平息争端,相互下台阶的中和之声。
无论是孟子还是墨子都因为这句话而消去了心中的一些怒火,特别是孟子更是仿佛感知到了什么失去的东西。
一场难以抑制的儒墨之争,也在纵横一方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时间点达成短暂和解。
墨子领墨者,南下凭墨守救楚;孟子携儒士,入宫以仁义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