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看苗珍走了,怎么没留她中午在家里吃饭?”

    “她不会留下的。”

    孟祁宁和大哥他们打过招呼,坐在周庭桉旁边。

    “宁宁,你和小玉有没有提醒苗珍高考的事?”

    赵霞给孟祁宁倒了杯水,关心的问道。

    “提了,但她不准备参加高考。”

    “她不相信?”

    李清他们对苗珍这个小姑娘的印象很好,从宁宁回来之后,苗珍算是宁宁在杏林唯一认同的朋友,更何况她和小玉的关系也不错,所以妹妹们想要提醒苗珍,他们也能理解。

    “不是,苗珍是单纯,但不是傻,我们只要说可能恢复高考,你们又都把工作给辞了,她肯定相信,只是她觉得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就算提前复习,估计也考不上大学。”

    储瑶听说过苗珍的事,和李果不同,李果不去上高中,是因为家里不让去,但苗珍不是,苗家叔婶很疼唯一的闺女,苗珍之前不上高中,纯粹是自己不喜欢,要不是宁宁和小玉做通她的思想工作,估计她现在早就说好对象嫁人了。

    “要是实在不想读书,她现在已经考上县里的机械厂,也算是有个前程。”

    工人还是很吃香的,也是因为考上了,所以苗珍这个年纪还没对象,苗婶子他们也不算太着急。

    “如果真的恢复高考,咱们小学老师一旦有缺,苗珍准备辞掉机械厂的工作,回小学来教书。”

    孟祁宁的这一句话,别说孟祁平赵霞她们,就连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的庄老和楚老都愕然的看过来。

    “辞工回来教书?”

    储瑶不可置信的重复一遍。

    “嗯。”

    孟祁宁点了点头:“苗珍担心学校的老师有考上大学的,咱们这一时半会没有老师教孩子,所以准备回来教书。”

    “这……”

    赵霞她们顿时无言。

    “咱们大队的小学,虽然有工分补贴和工资,但和正经的工作岗位比,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就算不提薪资待遇这些,她都二十一了,要是在机械厂上班,过几个月找个同样是工人,年龄相当的男同志结婚,苗婶子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这要是回来,可就什么都没了。”

    储瑶说的,他们都能想到。

    “这孩子,赤子之心啊。”

    庄老喟叹一声:“是个好丫头。”

    庄老瞟一眼苏南,可惜就是年龄太小了。

    不过……

    庄老转念一想,那孩子这两年也没少往孟家来,要是这两人有可能,哪还用等到现在。

    “太可惜了。”

    李清她们难免心疼苗珍。

    “不过,我估计这事也悬,苗珍自己愿意,她爸妈也不一定愿意,这么大的事,苗叔苗婶子应该不会让苗珍乱来的。”

    孟祁宁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宁宁,你找我们说这事,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周庭桉可不相信宁宁会什么打算都没有,当闲话一样和他们说这事。

    “确实有个想法,但不知道可不可行。”

    孟祁宁抬眸,看向大哥他们。

    “大哥,咱们大队的小学,有没有可能民转公?”

    “你的意思是,民办转公办?”

    孟祁平眉头缓缓拧起。

    “这不容易,成立一所公办小学,需要政府财政拨款不说,还要有指标,但目前教育瘫痪,怎么可能会有指标。”

    “大哥说得对,”

    孟祁安接着说道:“而且,一旦成为公办学校,老师就有正式的编制,宁宁,编制这个东西你是知道的,就算咱们大队的小学成为公办小学,学校里的老师也不一定能成为在编教师,没这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