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刻着“岁岁无虞”,反面刻着“长安常乐”。
“你把你的长命锁都给小家伙,你戴什么?”
孟祁安一眼就认出,这个长命锁是家里之前专门给宁宁打的。
“我现在戴这个,”
她把平安扣从棉袄里拿出来。
“二哥,你见过二十岁出头的人还戴长命锁的吗?与其放在我那边积灰,还不如给他们。”
暄暄踮脚看二叔手里的长命锁,越看越眼熟。
“和暄暄的一样。”
他把自己脖子里的长命锁扒拉出来,示意二叔看。
“当然一样了,都是姑姑送你们的,能不一样吗?”
孟祁安呼噜一把侄子的头发,把长命锁放在儿子枕边。
“说正事,帮我儿子想个好听的小名呗。”
“我听大伯说,宝宝的大名已经起好了,和暄暄一样,直接用大名做小名不行吗?”
孟祁宁姐妹俩疑惑的看着二哥。
孟祁安神色微滞:“你知道我儿子的大名叫什么吗?”
孟祁宁摇了摇头,她还没来得及问大伯。
“孟容煦,小名不能叫煦煦吧?”
孟祁宁和孟祁玉还没什么反应,趴在孟祁安怀里的暄暄急忙摇头。
“二叔,暄暄不想嘘嘘。”
孟祁宁等人:……
“哈……”
孟祁玉刚笑出声,想起来什么赶紧把嘴捂住,她担忧的看了摇床一眼,唯恐吵醒还在睡的婴儿。
“知道我为什么要给我儿子另外起小名了吧?”
孟祁宁憋着笑连连点头。
“孟容煦,温暖和煦,不如小名就叫和和。”
孟祁宁提议道。
“和和,不是和呵呵也挺像的吗?”
小玉反复念了几遍。
“呵呵有什么不好啊?乐乐呵呵的,宝宝每天开开心心也挺好的。”
“宁宁说得对,和和挺好的。”
李清也觉得这个小名不错,反正小名也就叫这几年,等孩子大了,估计都不会愿意再叫他们小名,到时候就得全用大名。
“那就叫和和。”
孟祁安作为和和的亲爹,立马替儿子定下这个名字。
晚上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家里新添的成员大名叫孟容煦,小名叫和和。
“挺好,和煦,温暖的阳光。”
庄老和楚老对这个名字赞不绝口。
和和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家里除了暄暄叫弟弟,其他人对小家伙的称呼,已经从宝宝换成和和。
和和的洗三和暄暄一样没办,倒是满月,孟家的亲家们都来给小家伙庆祝。
宁宁和小玉不偏不倚,给和和准备的东西和暄暄是一样的。
因为姑姑和伯伯叔叔们的大方,小家伙年龄不大,收到的好东西不少。
李清参考大嫂的做法,把这些东西都给儿子收起来,以后可都是他的老婆本。
日子在暄暄和和的成长中一天天的往前走。
小飞也和麦田里的秧苗一样,抽条长高,才十一岁的年纪,已经有一米三高了,他这个年纪这个身高,在同龄人中简直鹤立鸡群。
八月初,大队的双抢还没有完全结束。
和和在摇床上睡得正香,孟祁宁和孟祁玉埋首于书山题海,小飞陪着暄暄玩九连环,储瑶闯进书房,打破书房内的安静。
“三嫂,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思路都被打断,孟祁宁看到三嫂满头大汗,赶紧给她倒了杯凉茶。
“小欣刚才打来电话,我接完电话就回来了。”
“大姐打电话过来,有什么事吗?”
听到大姐打电话回来,小飞也着急的围过来。
储瑶几口闷完一杯凉茶,缓过劲来,眼神亮晶晶的盯着宁宁。
“小欣说,京市前几天召开一场和教育有关的会议,有教授提出恢复高考,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热烈响应,宁宁,恢复高考应该快了。”
上年十月份发生的大事,他们心里就有预感,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年,终于听到点消息。
“八九不离十了。”
孟祁宁忍不住嘴角上扬。
“三嫂,你们也可以考虑,是继续工作还是停下工作,专心复习。”
“当然是专心复习。”
储瑶回来的路上,都已经想好了。
“没什么比考大学更重要的,我在回来的路上就想好了,明天找个借口去公社,把岗位卖了或者辞了都行。”
孟祁宁知道嫂子们都是干脆利落的性子,也支持三嫂的决定。
“等三哥回来,你们商量好就行,平时咱们也都一起复习,你们如果不去上班,全力以赴几个月,肯定都能考上大学的。”
他们已经比其他人快了这么多,再加上哥哥嫂子们又聪明,要是考不上大学,那也太没天理了。
“好,等晚上我和你三哥他好好说。”
中午的时候,去上工参加双抢的大伯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很淡定。
“明天你们全部去单位辞工,工作岗位是送人情还是卖你们自己做主。”
储瑶点了点头,她本来就决定辞职回家复习,对大伯的决定当然没有意见。
不止她,晚上下班回来的孟祁平赵霞还有孟祁康也没有意见。
至于李清,在丈夫接她回来的路上,早就做好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