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西南的赵玉凤,还不知道自己辛苦在儿子心里维持的形象快被戳破了,她正在给毛衣收针。

    宁宁的毛衣做好了,给小欣的衣服也在改了,等全部都收拾好,就能寄过去了。

    随着邵安的离开,新年越来越近了。

    大队里家家户户开始炸丸子,蒸馒头,包包子,各家各户的烟囱里炊烟不断,小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袄,三五成群的从大队这头,跑到大队那头。

    好像沉寂了一年的大队,瞬间鲜活起来。

    “明天是腊月二十四,每个人都要早点起来,换上能干活的衣服,咱们明天大扫除。”

    家里的烟火气越重,从老到少,每个人的劲头就越来越足。

    “好。”

    小飞跳着脚,别看人不大,但积极性不低。

    “小飞,明天你自己的房间要收拾好,地面打扫好,高处让你哥哥们帮忙,自己不能踩凳子去打扫,太危险知道吗?”

    小飞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大伯娘,我知道,大伯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这小家伙说话,引经据典的,听得大家伙乐呵的不行。

    “邵二哥,你看看小飞,说话一套一套的,真厉害。”

    楚京墨和站在旁边的邵旭说了一句。

    他眉眼温和,整个人有一种悠然的气质。

    杏林的生活太安逸舒适,每当太阳好的时候,他经常找一本书,旁边泡壶茶,和庭桉宁宁他们四散的坐在院子里,能消磨一上午的时间。

    别看平时家里人多,但没活的时候,不是看书就是下棋,倒是安静的很。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就连小飞也能沉下心来,不是练毛笔字,就是看书。

    邵旭蓦然想起大哥走时的叮嘱,心里难得的有种紧迫感。

    不会以后小飞这小子都会嘲笑自己没文化吧?他好歹也是高中生,咋能真的没文化啊!

    有大伯娘的叮嘱在先,第二天早上,内院里的灯早早的亮了。

    孟祁宁穿上棉袄,把自己收拾利落,裹着大氅出门。

    厚实的皮毛大氅把寒风牢牢的挡在外头。

    “宁宁,”

    小欣听到动静,也从房间里出来,正好看到宁宁准备出门。

    “走吧,咱们一起过去。”

    “等等我,”

    小玉有些慌张的声音从她房间里传出来。

    “我马上就好。”

    孟祁宁和大姐对视一眼,俱都笑了。

    两个人站在廊下避风的地方,等小玉出来,三姐妹一起往前院走。

    前院已然灯光大亮,一阵一阵的香气从餐厅里传出来,裹着香味的水蒸气让厨房和餐厅看着暖洋洋的,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

    “厨房有热水,你们赶紧洗漱吃饭。”

    赵霞托着肚子,看三个妹妹过来,急忙招呼她们。

    “大嫂,你怎么也醒这么早?”

    “家里这么热闹,我躺着也睡不着,还不如起来看你们干活。”

    赵霞把毛巾递给她们。

    “早上做的手擀面,可香了,趁着热乎赶紧吃,吃完饭休息一会就能干活了,咱们家房间多,有的忙呢。”

    每年的除尘都是一项大活动,以前他们家房间多,人手少,别人家很快能干完的活,他们家能干一天,今年人手多了,估计大半天应该就能结束。

    吃完热乎乎的面条,孟祁宁他们头上都被伯娘套了顶帽子。

    身高体壮的男士负责清理高处,姑娘们负责清理低的地方,彼此分工合作。

    第一次参与这么热闹的家庭活动,孟祁宁干的很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