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个人经历足够传奇?天才这么多,并不缺他一个。”
“更因为他所代表的,是我们华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需要的一种精神,一种希望!”
说着,他调出了之前姜羽的采访。
“他代表着是普罗大众,而非世家精英。”
“呵呵,我个人很喜欢他的那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那个编辑道:“人与人的确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鸟儿翱翔于蓝天,池鱼畅游于水中。”
“但我们都应该心怀希望,哪怕人类文明前途未卜,也要为此而奋斗。”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当然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地球所处的宇宙位置,相当特殊,可以说是多个不同的强大文明的交界地带。
前线的摩擦、冲突,其实从未真正停止过。
能享受这么多年的相对和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苏曦语在支撑。
“很多异域文明,对我们这颗潜力巨大、且源能正在复苏的星球,一直虎视眈眈。”编辑继续说道,“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发起更大规模的侵略,顾忌的有两点。”
“第一,地球虽然整体实力不算最强。”
“但毕竟是我们的主场,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拼死反击的力量,足以让任何入侵者付出惨痛的代价,得不偿失。”
“而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
中年编辑声音压低了几分,“那就是忌惮苏曦语大人。”
“传说,苏曦语大人一直蕴养着一招惊天动地的剑招,其威力深不可测,就连以凶悍残暴著称的血色王庭,都对她忌惮三分,不敢轻易招惹。”
当然,也有不少文明认为,苏曦语终究还未真正踏入传说中的‘武神’之境,或许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可怕。
但是谁又真的敢去赌呢?
谁愿意以自己的文明前途,去试一试那可能毁天灭地的一剑?
万一造成自身文明的顶尖战力陨落或重创,岂不是给了其他虎视眈眈的文明趁虚而入的机会。
所以,苏曦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悬在所有潜在敌人头顶的一柄利剑。
一位沉默的执剑人。
一种战略级别的威慑。
正是因为这柄剑的存在,才换来了人类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倾巢之下,谁能幸免于难?“中年编辑淡淡道,“美丽国的火种计划也好,精英计划也罢,本质上是投降主义,牺牲大多数人来保全少数人。”
“但人类,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团结活下来了的。”
中年编辑点燃了一根烟,大手一挥道:“写,姜羽,从普通少年到亚洲冠军,他的传奇成长历程正是当代华夏奋发图强的缩影。”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面临严峻考验,唯有勇敢应对、坚定信念、不断进取,才能迎接光明未来。”
“写。”
“人类处于千年未有的变局,文明走在十字路口,姜羽在高中未入阶的情况下,英勇救人、挺身而出,体现了舍己为人,大义当先的美德。”
通过他,引导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号召更多年轻人投身人类事业。
其他人微微点头。
……
11月23日。
华民日报用一个版面,写了一篇《昔日晨光少侠,今日亚洲之冠》的文章。
这篇报道一出,直接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网络上怎么吵,其实影响不到官方。
所以姜羽的名气至多是在年轻人之中传播。
但是,这篇报道一出,就相当于彻底给姜羽定了一个调。
网络上,各种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因为华民日报的含金量还是太高了。
很多时候,他的评论,会立马扭转网络风口。
这直接就让姜羽的名气,呈现指数级增长。
哪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姜羽是谁,但是终究是华民日报的报道,许多人都会格外留意其中的用意。
“姜羽的成长轨迹,与华夏崛起相互映照。”
“他个人的逆袭,折射出国家当前繁荣发展、励精图治的整体状态。”
华夏需要姜羽这样的青年典范,激励全民士气。
他从吊车尾到冠军的蜕变,更诠释了新时代华夏青年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典型形象。
同时,许多人都体会到了一点,姜羽普通出身的背景,被重点强调。
非武道世家子弟,非大富大贵之人。
哪怕社会落差巨大,哪怕无法论证一切是否有意义,仍然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梦想追求。
文章强调。
“无数人的合力,总有一天,会让人类文明战胜危机,繁荣昌盛。”
文章深入阐述了姜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符合华夏主流叙事。
自强不息、侠之大义……
文章末尾。
华夏明确反对“美丽国”的精英火种计划,坚持人类整体命运紧密相连。
姜羽行动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与危机担当,恰好体现了这一理念,向国际社会发出清晰信号。
“华夏青年,胸怀天下。”
“看来,未来风向要不一样了。”许多人心里都有这个念头。
文章的结尾。
“新时代召唤更多的姜羽,新时代必将涌现更多的英雄。”
“就像是黑暗中,最先跃出的一道光,星火先锋……姜羽。”
星火公会,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结合华民日报的文章。
一时间,姜羽从年轻一代的现象级讨论,到现在,成为了全民热点。
不再仅限于武道世家的关注。
也不是只有年轻人或者一些武道大学生关注。
而是真正的全民讨论。
无数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要以姜羽为榜样。
不以一时得失而论英雄。
也不以出身论英雄。
或许许多人不能逆袭,成为姜羽那般存在。
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
无数人的合力,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最后。
……
姜羽不语,只是一味的修炼。
11月26日。
青龙院。
黄霄华的课程结束。
姜羽和其他二十多名学生,都起身相送。
黄霄华本身就有职务在身,基本上下课完立马,就要去处理其他事务。
其中,并不全是姜羽和李瑞风这种关系密切的弟子关系,而是属于要毕业了。
学校分配的准毕业生,要在黄霄华这里,完成最后的毕业任务。
突然,有人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