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抽调的人员就会带着一些主观性。

    其实,不用费力猜想,就应该能够明白。

    那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副组长,起到的应该是对整个工作组的监督作用。

    从刘文静提出问题的态度以及言谈举止上。

    能够看出她的身上带有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

    如果没有领导许诺过她什么,亦或是她本身没有什么背景,一般不会在第一天上班就直接顶撞领导的意见。

    况且,李有才也只是简单提出了三点意见,并没有明确说今后的工作就要按照这三点进行下去。

    ......

    碰头会结束之后,李有才站在窗前默默的点上了一支烟。

    陈平安慢慢走到他的身后,站在一边一起望向了窗外。

    他说道:

    “咱们今后的工作看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李有才递给了陈平安一支烟,笑着说道:

    “想想也是对的,我们两个人都是从地方过来的,安插一个人进来监视着也是情理之中。”

    烟雾缭绕,沿着窗口钻出了大楼。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二人突然感觉肩膀上多了几分压力。

    当你的领导跟你说:

    ‘放开手脚去干吧!’‘我就是你坚强的后盾!’等等类似的话语之时。

    你千万不要当真,因为等你真正放开手脚去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到处都是你的领导为你安排的掣你肘的人。

    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现象,正常到我们在历史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防止权力坐大,防止贪污腐败......更是为了防止功劳被人全部抢走...

    在后来的工作中,陈平安发现,在这个队伍当中,其实已经隐隐分作了几个派别。

    当然,每个派别都代表了不同人物的声音。

    ...

    “看起来,农业集约化的政策还是处于实验阶段,让我们两个过来牵头,看起来是控制了整个工作组,实际上却只是证明支持我们的声音大一些而已。”

    陈平安弹了弹烟灰,笑着说道。

    “你小子...懂得还挺多,我们早应该想到这一点的,其实像刘文静这样主动冒出来倒还好说,怕就怕那些一直藏着掖着什么都不说话的人。”

    “这些人潜伏在我们的工作组,等到我们工作的关键阶段突然给我们来上一刀,这才是最可怕的...”

    李有才的思维和陈平安是一致的,二人在政治行为以及对于很多政策的观点都是一致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李有才是陈平安除去个人关系之外,唯一的一个工作上的领导。

    对于李有才,他一直都是在学习和借鉴。

    其实,用心就可以发现,陈平安的身上一直都有李有才的影子。

    从做县委书记,到工作组组长,再到市长、市委书记,陈平安为人处世以及对待下属的方式方法,很多都是从李有才身上学到。

    当然,还有李有才那一份为国为民的初心,陈平安也全部学了过来。

    现在的情况和他们当初预料的一样,这次的工作组不会顺顺利利。

    李有才侧目看向陈平安说道:

    “平安,我昨天在跟农业部的领导见面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咱们这个工作组很可能近期就会被分散下去,你们和那个刘文静将会分别负责几个省份的集约化农业的改制工作。”

    “意料之中。”

    陈平安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