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一样,太平军也并没有对无抵抗的道州进行劫掠。

    只是例行公事般杀掉了道州满城内的满人男子,再将满人女子分配给诸多太平军士兵为奴。

    分配完各自的住所后,杨秀清就派人邀请西王萧朝贵来自己府上喝酒。

    萧朝贵看着面前丰盛的菜肴,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好些天没吃到这种好菜了。”

    “嘶,真辣,真带劲!”

    萧朝贵夹了一块辣椒炒肉送入嘴里,虽然被辣得龇牙咧嘴,但脸上却露出满意表情。

    辣椒原产地是美洲,明朝末年随着大明对外贸易,由欧洲殖民者传入华夏,作为食盐的代替品。

    从产量上来说,大清的产盐区有江淮、巴蜀两大地区。

    单单是这两个地方的盐巴产出,就足够供应整个大清的上亿老百姓。

    但清廷为了保持足够的国库收入,却采用了一个非常奇葩的政策。

    长江以南的所有省份,都必须用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产盐区食盐。

    而长江以北的所有省份,都必须由巴蜀产盐区进行供应。

    这就导致,像湖南、贵州、广西、云南这些省份,明明距离四川巴蜀产盐区近在咫尺,却无法购买巴蜀的盐巴,只能买远在数千里之外江淮产盐区的盐巴。

    几千里的运输路程,让江淮盐巴在这些省份的价格居高不下。

    偏偏盐还是人类身体的必需品,不吃是真会死人的。

    鸦片战争的爆发,让情况越发恶化。

    失去了来自海关的丰厚税收之后,亏空严重的大清国库必须要找到新的财源。

    盐巴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理所当然地被盯上了。

    《南京条约》签订十年,盐巴的价格直接翻了三倍!

    再加上外来商品导致男耕女织生活的破产,老百姓就算是用裤腰带把自己勒死,也买不起盐了。

    穷则思变。

    承受着大清最高价盐巴的云贵川、湖南、江西老百姓们,被迫寻找盐巴的代替品。

    原本传入华夏之后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辣椒,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发现,只需要一点点的盐巴再加上大量的辣椒,就足以维持人体对盐巴所需。

    不仅如此,辣椒的口味还很重。

    这对底层一年到头闻不到几次荤腥的老百姓来说,是口感的很好补充。

    再加上辣椒还能去体内的湿气,对山区居住的人而言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就这样,辣椒飞速在西南各省、湖南、江西等地风靡传播开来。

    广西北部的桂林、柳州地区,同样也属于西南官话区,一样受到了吃辣椒风潮的影响。

    杨秀清虽然是广东人,但在转战广西的过程中也耳濡目染有了吃辣椒的喜好。

    至于本身就是桂北人的萧朝贵,更不必说。

    两人风卷残云,将面前一大桌子各式各样的辣椒菜吃得干干净净,满足地打起了饱嗝。

    杨秀清用签子剔着牙,对着正在喝酒解渴的萧朝贵道:

    “萧兄弟,云山兄弟过世了,他之前是负责招揽人心、传教那一片的。”

    “现在天王事务繁忙,咱们两兄弟应该主动帮天王分担一点,你觉得呢?”

    萧朝贵闻言,心中不觉好笑。

    你杨秀清一个矿工出身,现在还故意文绉绉地说话,不违和吗?

    但杨秀清这是在暗示,不,明示萧朝贵和他一起争夺传教、纳新的权力,萧朝贵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分享新权力蛋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