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威胁

    炭火烧得正旺。刚踏进屋内,一股热风便朝姜暄和袭来,瞬间包裹住她全身。

    真暖和啊。

    与母亲在相府度过的那些冬天,她们只能蜷缩在破旧而潮湿的柴房,相互依偎着取暖。

    好多次她都觉得熬不下去了。

    母亲总告诉她,一定要活下去,活着就有希望。

    无数个日夜,她便在母亲的宽慰和鼓励中,撑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冬天。

    但今年,母亲却等不到春天到来了。

    姜暄和低眸,眼里掠过一丝悲痛。

    “用了早膳没?不如先叫下人备些吃食来。”

    回忆间,姜辛宇已经换下朝服。

    他看着姜暄和,脸上满是温柔笑意。

    “不用。”

    飞速收拾好情绪,姜暄和微微仰头,对上姜辛宇的目光。

    “我今日过来,是为了傅开哥的事情。”

    “姜傅开?”姜辛宇困惑。

    “傅开哥身为姜家的三少爷,你一父同袍的弟弟,我觉得,一直叫他在府里做个下人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他才识不比你差,即便入朝,也不会丢你的脸面。”姜暄和开门见山。

    听罢此话,姜辛宇先是些许错愕,而后忍不住发笑。

    “暄和,你把朝廷之事想得太过简单了。”

    姜暄和呡唇不言,看他如何推脱。

    “我虽早早便入了仕途,但之前几年任职都远在泾州,同京都毫无关联。如今回京也不过几月,哪里有本事将姜傅开送进官场。”姜辛宇语气颇为无奈。

    “我知你和姜傅开关系要好,但此事我的确无能为力。你若真执意要帮他一把,不如去求求父亲。”

    “大少爷太谦虚了。”姜暄和嘴角微勾。

    她顿了顿,望向姜辛宇的眸中不自觉添了几分凌厉。

    “连科考都能偷梁换柱,有这等胆量谋略,为自己的亲弟弟谋个小小官职,想来应当不在话下吧。”

    此话一出,姜辛宇脸上笑意顿时戛然而止。

    “你这是什么意思?暄和,这些话可不能乱说。”

    “我有没有乱说,你心里最是清楚。倘若你不承认,我大可陪你去一趟圣前,科考榜眼的文章不难找到,它们究竟出自谁手,你作没作弊,对比一下便知。”

    姜暄和神色坚毅,言语之间胸有成竹,毫不畏惧,果不其然将姜辛宇震住。

    “我想你是对我有些误会。从前我对你多加照顾,鼓励你继续读书学习,是因为看你可怜,也惋惜你的才学。绝非有其它所图。”

    反应片刻,姜辛宇强装镇定,开口替自己辩解。

    “你自小和你娘相依为命,你娘去世,你伤心难过我都能理解。但你不该栽赃陷害,污蔑于我,随意将恨意倾泄在无辜之人身上。”

    “这件事情我不与你计较,今后我也还当你是我的亲妹妹,同敏儿无异。你一夜未睡,先行回房歇息吧。”

    一番推卸甩锅,他朝姜暄和下了逐令。

    “大少爷还是当我是几年前,性子软弱好骗,随意两句话就指望将我打发走了。”姜暄和不为所动。

    她甚至觉得好笑。

    姜家人心机深沉,思虑周全,在她面前却仿佛有天大的自信。

    是因为从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吧。

    姜暄和不屑冷哼。

    “你是姜家的嫡长子,将来是要接你爹的手,掌管相府大业的。可要是让你爹知道,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在科考中作弊,他该如何作想?”

    一边看着姜辛宇脸色变得愈加明显,姜暄和一边往下说。

    “此事再要传到皇上那,闹得朝廷上下皆知,你们父子俩还要不要脸面啦?”

    “你到底想做什么?”

    终于,姜辛宇再是忍不住。

    姜暄和太懂得他最畏惧的东西,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往他心口上戳。

    他一动不动盯着面前熟悉的身影,因为才失去至亲之人,气色尚未恢复,瞧着虚弱而寡淡。但莫名的,他竟感觉到一丝害怕。

    “送傅开哥入官场。”姜暄和直截了当道。

    “我与你无仇,无意要拖你下水。你只要帮了我这个忙,此事我必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给第三个人。”

    “好。”

    半晌,姜辛宇答应。

    “那就静候大少爷的好消息了。”

    事情做完,姜暄和没有多留,叮嘱一句尽快,随即扬长而去。

    走出房门,感受到寒风凛冽,拍打在她脸颊时,她才彻底清醒过来。

    从前她只懂得“等”,等到万无一失,等到自己有足够能力全身而退,再去解救身边之人。

    殊不知这世上不是所有东西都会站在原地等她的。

    想到母亲,临死前甚至都未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姜暄和鼻子发酸,两行清泪滑落。

    这一次她不会等了。

    她要以最快速度帮助姜傅开,逃离这个人间炼狱。

    回宫前最后一天,姜暄和又去了趟冯府。

    彼时,冯溪薛正与府里丫鬟蹴鞠。

    京都的女子大多被规训要温顺贤良,下人更甚。听说她连着教了两三日,她们才终于学会。

    姜暄和看着空地上一道道欢快如蝴蝶般灵动的身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艳羡。

    母亲当年若不是遇到姜中正,而是得冯家收留,也不至于下场落得如此悲惨。

    “姜姐姐!”

    姜暄和回过神时,便见冯溪薛朝她飞快跑来。

    “你慢着些,莫要碰到伤口了。”她轻笑着提醒。

    “我伤的是手,又不是脚。”冯溪薛理直气壮。

    她伸出另一只手臂,亲昵挽住姜暄和。

    “你还好吗?”冯溪薛小心翼翼,一双杏眸中满是心疼。

    姜暄和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

    本应该前两日便回宫,结果慕容峥先行回去,她在相府又多待了两日,冯溪薛想必是听说了此事。

    “无碍,你不用担心。”她温声回道。

    二人走进亭中坐下。

    “自小便待在你身边照顾你,那嬷嬷在你心中定是已经同亲人一般珍贵。况且你这般心善,更是不知道有多伤心。姜姐姐,我嘴笨,不会安慰人,但你有什么不要憋在心里,可以和我说。我陪着你。”

    小姑娘神情紧张无措,唯恐哪个字未说对,惹得姜暄和更难过。

    “我真没事,你放心吧。”姜暄和嘴角微勾,轻笑着拍了拍冯溪薛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