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权口中低语,面上露出几分疑惑。

    官场之道,在权,在利。

    人脉,权柄,缺一不可。

    相反,财富反而不怎么重要了。

    宁远城中这些商贾手上不缺钱,可他们沾不上权。

    与他们相谋,有何意义?

    张远真要聪明,只要拜访城主府和府学,哪怕是城外几方镇守大营去一趟,也比拿出这一份什么承诺书的好。

    “城主大人,张远在庐阳府时候,建立九林城,就是与城中家族约法三章,后来与汇聚的商行也是签订各种契约。”下方,知事夏丰躬身开口。

    “大约这是他做习惯的路数,觉得商贾都喜欢签契约。”

    这话让宋权愣一下,然后笑出声来。

    他看过张远的资料,别说,夏丰分析的还真有几分道理。

    “你这般说,也是有可能的。”

    “可惜情势不同,行事手段也不该拘泥啊……”

    “九林城那是沧澜江通商大计一部分,背后站着何瑾,站着户部,他张远现在虽然也算位高权重,可毕竟还未坐稳镇抚司司首之位。”

    宋权摇摇头,将面前的卷轴合上。

    “也好,就让他们镇抚司自己去内斗吧,本城主安心闭关就是。”

    ……

    宁远城镇抚司。

    现任司首郑守海面如青铁,端坐不语。

    下方,一众镇抚司中官员列坐,都沉默不开口。

    那承诺书的复刻之件,就放在中间长案上。

    “以权谋私,这还未到镇抚司就职,已经与商贾结盟,准备鱼肉百姓,如此官员,该当让御史参奏。”看众人都不说话,左侧位置,一位穿着黑色武袍的老者出声。

    他叫杨全有,是宁远城镇抚司兵甲司主司,当初是郑守海一手提拔。

    “咳咳,杨主司,我镇抚司的事情,不好让御史插手吧?”对面,有人轻咳一声,然后轻声询问。

    “不错,镇抚司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

    “对,那些御史早看不惯我镇抚司,不能让他们插手。”

    大堂之上,不少人出声附和。

    杨全有瞪一眼,站起身来:“诸位,司首大人待大家如何大家心里清楚,这个新亭伯要是正大光明的来履职也就罢了。”

    “你们看看他暗搓搓里做的这事情。”

    “串通城中家族,商贾,还支持他所行第一件事。”

    “如此小人行径,杨某看不惯。”

    他声音响亮,大堂中其他人又不说话。

    谁都知道杨全有是郑守海心腹,郑守海一旦离任,杨全有绝对落不得什么好。

    正是如此,杨全有才没有什么顾忌,死命站出来。

    其他人大多数没有他这样的立场,自然不会开口。

    何况在不少人看来,张远对这些商贾做出的承诺,更像是给镇抚司中同僚的定心丸。

    张远这人杀伐果断,行事狠辣,可对商贾都能做出如此承诺,那镇抚司中同僚,袍泽,自然也不会亏待。

    现在镇抚司中一众官员,还有底层的皂衣卫,好多人反而期待张远就任。

    “其实本司首对新亭伯并无偏见,”上首位置,郑守海的声音缓缓响起,“只是在本司首看,新亭伯若是私心太多,未必是好事。”

    私心。

    私心多,私事就多,私利就多。

    话是实话,可此时说出来,就是给众人上眼药了。

    张远有私心,有私利,要动也是动镇抚司中人的利益。

    也就是在场所有人,都可能被张远损害到切身利益。

    不过今日在场的都是宁远城镇抚司高官,谁都是老狐狸,怎么可能凭郑守海一句话就能动摇?